[
進階搜索
]
简体
主頁
明覺專稿
佛學智慧
十方人物
專題特寫
文化薈萃
社會關懷
人生感悟
淑世佛教
明覺長文
時事脈搏
專題網站
觀音專輯
淨土專輯
活一番
拾方視角
拾方藝廊
社區活動
學佛資源
明覺學佛
佛學辭典
昔日明覺
一門超出
人海燈
明覺電子季刊
十方影音
動感影頻
精彩音頻
圖片專集
護持我們
關於我們
佛門網
東蓮覺苑
訂閱通訊
成為伙伴
進階搜索
搜索關鍵字 :
搜尋明覺雜誌 :
全選
佛學智慧
十方人物
專題特寫
文化薈萃
社會關懷
人生感悟
淑世佛教
搜尋時事脈搏 :
所有新聞
搜尋相片 :
全選
佛教活動
佛教藝術
寺院建築
朝聖之旅
高僧大德
搜尋影頻 :
全選
佛學講座
佛曲妙音
文化藝術
法師開示
生活靈修
素善人生
搜尋音頻 :
全選
佛教文化
佛曲妙音
生活靈修
經咒課誦
經論開示
明覺專稿
|
作者
鍾玲
1945年生於重慶,成長於台灣,年輕時曾留學美國,在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獲得比較文學博士學位,並先後在紐約州立大學艾伯尼分校、香港大學、台灣國立中山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從事教學、學術研究及行政工作,現為澳門大學鄭裕彤學院院長。1977至1982年間,曾為名導演胡金銓擔任編劇及製片,胡導演名作《山中傳奇》的劇本,便是出自她的手筆。文學創作方面,著有詩集《芬芳的海》、《霧在登山》,散文集《愛玉的人》、《日月同行》,以及小說集《鍾玲極短篇》、《生死冤家》、《大輪迴》等。
鍾玲 文章
文化薈萃
櫻花的國籍
放眼望去,整部遊覽車坐的都是一對對六十出頭的夫妻。一片輕聲的台語對話,大多是在談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的趣事。都緣於1960年代、1970年代台灣本省家庭的觀念認為小學老師、中學老師是穩定的、受尊敬的職業,因此各階層家庭的女兒,中下階層的兒子,很多人考進師範學校。男女老師之間結婚的也特別多。這些老師多是五十多歲就退休,常常這般結群參加旅遊團。
文:鍾玲
|
2019-02-17
全文 >
文化薈萃
和尚揹女過河故事
虛山禪師帶著他的徒弟常空行腳在天台山山徑上,清早離開縣城,中午就應該到國清寺了。五年前禪師在國清寺住過八個月。常空是第一次來,春山的景緻令他心情鬆快。他想到了國清寺,可以聽師父和方丈談話,一定會學到很多東西。常空二十一歲,一年前在戒壇受了戒。
文:鍾玲
|
2019-01-20
全文 >
文化薈萃
無姓兒
周姑才二十三歲,但皮膚乾枯,瘦得像竹竿兒。她在日落時分停了織布機,到後院去找劈柴的忍兒。七歲的忍兒有十歲的個頭,他正背對著她劈柴,劈柴動作很有韻律,口中低吟:「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
文:鍾玲
|
2018-12-09
全文 >
文化薈萃
過世以後的母親
馮月清在靈堂上瞻仰母親遺容的時候,心像是被敲掉了一塊,喉頭抽噎、胸口急促地起伏,淚滴滴落下。母親的面容平靜,皺紋撫平,皮膚白晳,看不出七十六歲。出殯後一個半月,月清失魂落魄,平時興緻勃勃地工作、旅遊、吃美食,那一個半月對甚麼都提不起興趣⋯⋯
文:鍾玲
|
2018-11-25
全文 >
文化薈萃
最後一刻
忽然間建平看見正下方自己躺在床上,被子一直蓋到下巴,眼睛閉著,額頭、眼角都是皺紋,的確是那個八十三歲的他。鼻子上罩著呼吸器,綫路接向一個電腦儀器⋯⋯
文:鍾玲
|
2018-10-28
全文 >
文化薈萃
惠明和袈裟
惠明和尚打聽到的確有一個操濃重粵語口音的年輕人,在一個時辰前出城了,他知道終於給他找到狡猾的南蠻了。惠明立刻衝出城門往山上走,這條小山路先朝北,再朝南,然後通向北粵,只有他發現這條小徑,其他七、八十個僧人都往通粵的主驛道上追去了。
文:鍾玲
|
2018-01-21
全文 >
返回頁頂
訂閱通訊
訂閱通訊
訂閱「佛門網」資訊,
每期最新內容
即以電郵送上!
立即訂閱
護持我們
護持我們
請支持佛門網的
弘法工作!
網上捐款
遷址啟示
遷址啟示
本機構於2020年12月7日
遷往
香港荃灣青山公路九咪半
發業里8號 弘法精舍215室
遷址啟示
分享到
facebook
新浪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