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駱慧瑛
緬懷饒宗頤教授
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1917-2018)安詳往生淨土。 今晨往中大上班途中,收到敦煌研究院王旭東院長傳來問候饒公情況,才驚覺饒公已往生淨土了。看著窗外難得的燦爛陽光,觀想他已乘佛光接引,抵達清淨佛國了。觀想他現處的淨土世界,被他所繪畫的千朵萬朵、各式樣姿態的蓮花圍繞著,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金色金光、銀色銀光、微妙香潔。饒公結跏趺坐在其中,慈眼微笑,一如平常。那裏晝夜六時天雨曼陀羅華,如我們能理解的娑婆世界中春日桃花,隨風而舞,我們一聚迎風欣賞,想饒公會如平常一貫學問淵博而難得純真地欣賞當下自然景象說:「好美啊!」。
文:駱慧瑛| 2018-02-06
文化薈萃
在東方有一位大醫師,充滿光明,住在琉璃般的美麗世界。他發了十二大願,有日月菩薩、十二大將護持,存在久遠而鮮為人知;有一幅千年稀世壁畫,唯一而唯美,張大千親臨面前卻視而不見。到底發生了甚麼事?兩者到底有何關係?
文:駱慧瑛| 2016-10-28
佛學智慧
入秋以後,秋風吹來陣陣涼意,令人想像菩薩的清涼境界。藉農曆九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出家日,讓我們來思考一下觀音菩薩能如何幫助我們智慧和福報方面的增長,以及把握時機來多認識這位美麗而具足智慧和慈悲的觀世音菩薩。
文:駱慧瑛| 2016-10-17
文化薈萃
農曆七月廿九日是地藏王菩薩聖誕。甚麼是地藏王菩薩聖誕?為何當天是地藏王菩薩聖誕?誰是「地藏王菩薩」?
文:駱慧瑛| 2016-08-30
文化薈萃
道士王圓籙(1851-1931)於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發現了「藏經洞」,其後變賣洞中發現的文物來籌募經費,用作修葺莫高窟,後人對他毀譽參半──一些人視他無知,平賣國寶,他辛苦籌得的經費,用作修葺佛像,卻因水平不如前朝,令佛菩薩像反而面目全非,痛心不已;部分人認為因他的變賣,珍貴文物雖流散世界各地卻倖得保存,免了文革一劫。到底王道士所作,為我們帶來甚麼影響?
文:駱慧瑛| 2016-06-22
文化薈萃
再度重逢於敦煌 再踏上大漠茫茫,不懼風沙路迢迢。 經重重山,過段段雲。 在這千年中,我的每一世, 皆重臨敦煌,這漢唐之地, 與你重逢,與你凝望⋯⋯⋯ 你可還認得這面目全非的故人?
文:駱慧瑛| 2015-06-03
文化薈萃
佛入中土二千多年,豐富了中國精神和物質文化。可惜二千年來中土改朝換代,戰火摧殘,民族遷移,文物文化大多被遺忘或流失。敦煌雖處邊陲,卻與古首都長安聯繫緊密,而且沒經歷會昌滅佛之災。
文:駱慧瑛| 2014-12-03
文化薈萃
佛教傳承兩弟子 佛像兩旁的弟子分別為飽歷風霜、「頭陀第一」的摩訶迦葉(Mahā-kāśyapa)和儒雅瀟灑、「多聞第一」的阿難陀(Ānanda)。他們代表了佛教的傳承,是佛陀入滅後首二任的僧團領袖。
文:駱慧瑛| 2014-08-20
文化薈萃
每次走進敦煌莫高窟第45窟,踏上刻有大朵蓮花的唐磚,儼然步步生蓮,進入清淨無染的淨土世界。禮佛於主龕前,合掌一心觀佛,頓然融入龕內一鋪佛像的莊嚴淨土。
文:駱慧瑛| 2014-08-05
文化薈萃
聽一聲咖啡 聽那磨豆、蒸餾,加奶糖攪拌的嚴謹冲調方式, 猶如莊嚴而神聖的宗教儀式, 伴奏著心跳,灼熱期待。 看一色咖啡 是對你的思念、愛慕,編織了這雙貪婪眼神。 泛在你杯中湖上蕩漾。 吸一香咖啡 是你濃濃郁香,淡淡飄來, 捺不住對那既苦又甘的滋味,我都甘願品嚐; 放不下對人世間悲歡的追求,我都甘心承受。 嚐一味咖啡 是我與我久違的慾望,承萬古長空,遇一剎朝露。 從咽喉溜進,灌入心頭,淹沒了心上火焰, 頓覺乏味,一觸即放。 不一觸咖啡 是冷卻了的熱咖啡,也是對你冷卻了的熱情。 剎那濃情,已成永恆淡泊, 不觸不碰,無色無味,一如你我相遇之前, 本來,不曾一事。
文:駱慧瑛| 2014-07-23
文化薈萃
四月中,春正濃。2014年4月20日,我們在敦煌山莊觀星閣用早餐(圖1)。早上的觀星閣與昨夜漆黑寧靜涼冷的星空完全不同。
文:駱慧瑛| 201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