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階搜索
]
简体
主頁
明覺專稿
佛學智慧
十方人物
專題特寫
文化薈萃
社會關懷
人生感悟
淑世佛教
明覺長文
時事脈搏
專題網站
觀音專輯
淨土專輯
活一番
拾方視角
拾方藝廊
社區活動
學佛資源
明覺學佛
佛學辭典
昔日明覺
一門超出
人海燈
明覺電子季刊
十方影音
動感影頻
精彩音頻
圖片專集
護持我們
關於我們
佛門網
東蓮覺苑
訂閱通訊
成為伙伴
進階搜索
搜索關鍵字 :
搜尋明覺雜誌 :
全選
佛學智慧
十方人物
專題特寫
文化薈萃
社會關懷
人生感悟
淑世佛教
搜尋時事脈搏 :
所有新聞
搜尋相片 :
全選
佛教活動
佛教藝術
寺院建築
朝聖之旅
高僧大德
搜尋影頻 :
全選
佛學講座
佛曲妙音
文化藝術
法師開示
生活靈修
素善人生
搜尋音頻 :
全選
佛教文化
佛曲妙音
生活靈修
經咒課誦
經論開示
明覺專稿
|
作者
Wyman
Wyman 文章
社會關懷
以境說法 妙華慈音:特殊需要學生參學日
由慈山寺與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合辦的「妙華慈音:特殊需要學生參學日」,於2月28日圓滿結束。
文:Wyman
|
2016-03-09
全文 >
十方人物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慈山寺互動音樂會
慈山寺與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將於2月28日,在慈山寺舉行「妙華慈音──特殊需要學生參學日」,並於大雄寶殿前舉行一場互動的音樂會。
文:Wyman
|
2016-02-22
全文 >
十方人物
從被人扶持到扶持他人:專訪霍何綺華女士
十多年前,霍何綺華女士(Eliza)發現自己罹患乳癌,在治療過程中,她得到康復者的扶持,以及家人朋友的支持。對此,她心懷感恩。康復後,她以過來人的身份扶持他人,自2005年起還當上香港乳癌基金會的主席。
文:Wyman
|
2015-10-26
全文 >
標籤雲
聞法趣入
思惟諸法
修行處處
熱門文章
蘇丹政府和國民的黃金夢──恐怕如同水銀蒸發,留下污染的土地⋯⋯
Google、Youtube不能代替老師!佛教慈敬學校如何教導學生從慈悲中展現智慧,建設身心環保綠色校園?
妹妹受欺凌,哥哥化悲傷為力量,這樣推廣同理心!同理心與同情心有何分別?
還未成道,先要廣結人緣; 佛法流傳,供養十方──星雲大師:我不是「呷教」的和尚(三)
《我永遠愛你》──表達父母之愛的動人繪本
佛門網 :開啟佛教大門 - 貼近社會、緊扣生活、深入心靈
贊助
相關連結
返回頁頂
訂閱通訊
訂閱通訊
訂閱「佛門網」資訊,
每期最新內容
即以電郵送上!
立即訂閱
護持我們
護持我們
請支持佛門網的
弘法工作!
網上捐款
遷址啟示
遷址啟示
本機構於2020年12月7日
遷往
香港荃灣青山公路九咪半
發業里8號 弘法精舍215室
遷址啟示
分享到
facebook
新浪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