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今後,佛教必會清新、創意和充滿活力的! ──專訪馬來西亞佛教居士總會

馬來西亞佛教居士總會總會長蔡明田(左)、總秘書王書優博士(右)
馬來西亞佛教居士總會總會長蔡明田(左)、總秘書王書優博士(右)

佛陀二千五百年前始說法,今天踏入末法時代,佛教在傳承方面正面對嚴峻的考驗。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5年公佈的報告,預計到2050年,世界佛教徒的人口會由百分之七,下降至百分之五。佛教人口萎縮的同時,佛教徒老年化的趨勢亦越見嚴重。早前馬來西亞佛教居士總會總會長蔡明田、總秘書王書優博士及一眾青年團的年輕人,來港參訪及交流。兩位都是當地居士組織的領軍人物,蔡會長更率先指出,過去三十年,超過八成佛教組織是在家眾創立、營辦的。「居士發憤圖強,自願肩負弘法責任的情況真的十分普遍!」 是次兩位接受專訪,佛門網深表感謝,也希望藉此讓讀者對總會的弘法事業方向,有一扼要的理解。

讓佛教形成一種文化,在家庭中扎根

過去,馬來西亞佛教多以寺廟的形式發展,並不如當代這般著重交流及向外的推廣,多強調信仰部分,因此佛教文化活動並不多見。「直到最近,拜拜還是主流。然而隨著教育程度提高,不少人開始提倡把文化藝術的元素加入其中,例如他們從經典文獻溯源,重構古法唱誦,居士佛教就是在這樣一個環境下對漢傳整體作出補充。」 蔡會長說,不少佛教徒從中國大陸來到新加坡,成立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居士林多從文化方面為傳統佛教界作出補足,其後更逐漸影響鄰近馬來西亞的在家眾創建眾居士林、佛教青年總會及多個規模不一的組織。四年前會長及一眾在馬來西亞各洲的居士林組織有見因緣成熟,遂聯合組成馬來西亞佛教居士總會,以促進國內外居士佛教的交流及發展。蔡會長同時身為古晉佛教居士林林長,是當地著名的佛教徒,學佛差不多半個世紀,且在工商企業界亦成就不凡。

總會的總秘書王書優博士十歲開始學佛,早年在台灣千霞山海明禪寺的悟明長老座下受在家菩薩戒,其後赴英國留學,和當地的佛友結緣,更和他們成立佛光協會,志切弘法的種子早已牢牢種下。專長為企業管理諮詢的他,回國後投入參與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的工作,擁有二十多年推動佛教青年培訓及居士弘法的珍貴經驗。他特別點出佛教在馬來西亞傳播的一些困難和挑戰──其一,人才培訓,即我們常說的青黃不接。「佛教一直予人的印象是老年人的信仰,但我們相信佛法就是人生的教育,所以居士總會極關注教育工作,積極吸引年輕人。」其二是如何讓佛教形成一種文化,在家庭層面中扎根。「跟其他宗教相比,家庭學佛的概念絕對不夠深穩,也未能讓宗教成為家庭的載體。」 譬如說,我們很少找到一家人都是佛教徒,甚至是幾代人都是佛教徒的例子。往往是子女信奉了,卻未能成功接引父母;父母虔誠相信,下一代反倒認為他們古老刻板。其三是佛教一直存在出世、解脫的向度,入世關懷卻並不著重。「西方宗教很早起已經大力關注教育、慈善、醫療這幾方面,在亞洲發展中國家建立起強大的影響力。像泰國、柬埔寨、緬甸這些原本傳統的佛教國家,信仰佛法的人口反而大減。」 他著我們先不要問為何其他宗教會陸續抬頭,反而要思考有否以入世角度關懷社會、服務眾生。

青年團的佛曲創作在馬來西亞乃至東南亞甚為有名。當地甚至舉辦「全國華語佛曲歌唱比賽」,發掘歌唱人才。年輕人呈獻自創的流行佛曲,製作專輯,以妙音唱讚佛陀,風格清新,展現對身邊物事的感恩心,是以迴響越來越巨大。
青年團的佛曲創作在馬來西亞乃至東南亞甚為有名。當地甚至舉辦「全國華語佛曲歌唱比賽」,發掘歌唱人才。年輕人呈獻自創的流行佛曲,製作專輯,以妙音唱讚佛陀,風格清新,展現對身邊物事的感恩心,是以迴響越來越巨大。

文化滋潤配合佛法傳遞

為了應對這一系列的挑戰,王博士提出四大方向。第一是弘法的基本工作,畢竟作為一個佛教團體,一定要強調法義的基礎--淨化人心這部分不能忽略。以他的角度來看,今天弘法,不能再用傳統的方法,要創新及深度兼備。這點從他們多年來在各地舉辦的研討會、論壇可見一斑,尤其在探討佛法如何回應當代社會議題這一塊上更是著墨不少。「我們每三個月便有一場大型的研討會,規模都是國際級的,當中內容涵蓋生死教育、性別權利等議題,每次都吸引不少國內外法師、學者參與。」 第二是教育,如歷史悠久的古晉佛教居士林,於1983 年開辦菩提幼稚園,是馬來西亞的第一所(佛教幼稚園),目的是從小培育下一代透過佛法,在德、智、育三方面得到均衡發展。「之後可以繼續升讀小學、中學,甚至是(佛教)大學,從而讓佛法在他們生涯規劃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接下來是慈善,從一般布施行善,到捐血、器官捐贈等,總會轄下的各居士林都努力推廣、提倡。當中位於雪蘭莪州八打靈再也(距首都吉隆波約20公里)的千百家佛教居士林,在醫療方面投放大量資源,除義診、贈醫施藥外,更設立中風康復中心,還興建了一所孤兒院,從方方面面關懷弱勢社群。最後則是文化,「文化是軟性、柔性的。」 總會認為,文化滋潤配合佛法,是有效的傳遞模式。值得一提的是,青年團的佛曲創作在馬來西亞乃至東南亞甚為有名。當地甚至舉辦「全國華語佛曲歌唱比賽」,發掘歌唱人才。年輕人呈獻自創的流行佛曲,製作專輯,以妙音唱讚佛陀,風格清新,展現對身邊物事的感恩心,是以迴響越來越巨大。

蔡會長回顧馬來西亞近數十年的佛教發展,他指特別在工商企業界,大家把布施與供養看作是佛教的全部,對修行及義理教育則不怎樣理會。極端一點來說,有企業家每年財施,在某地興建一整座寺廟,他們認為這樣便盡了佛教徒的責任。 「沒有教育成份在內的佛教,只是空殼而已。沒錯,布施與供養是佛教徒應有的責任,也很重要,但那是入門的第一步。真正的佛教徒,除了三皈依,自己更要主動尋求對佛法的認識和深入理解。」 他不希望佛教界形成一種不成文的假設,就是修行及讀經是出家人的事情。「佛陀打從一開始便強調四眾的重要性,學習對我們在家眾而言,絕對是責無旁貸的。」

王博士補充,這一切其實還是有跡可尋的,雖然在原始經典定下來的是,白衣的責任就是供養、護持三寶,但隨著進入大乘時代,像維摩詰、勝蔓夫人等,他們都以居士身份弘揚正法,乃至現代如楊仁山居士,更是傾盡全力,復興中國佛教,辦金陵刻經處,又從日本引入早已失傳的佛典,這些貢獻都意義重大,而且從某程度上看,有些事情還是由在家眾來奔走較順理成章。 「從香港、中國大陸,到日本、菲律賓、汶萊⋯⋯我們走遍整個東亞地區,主動和各地的佛教團體合作,希望透過強調入世佛教的關懷精神,為今後大乘佛教的發展獻出綿力。」 蔡會長期盼在不久的將來,佛教給人的印象是清新、創意、充滿活力的,而不是迷信、古老、脫節。「 我深信,這一天很快便會來到!」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