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南、漢、藏傳法師開示淨土與念佛

時值佛誕,南、漢、藏傳法師四位法師一起主持供燈儀式
時值佛誕,南、漢、藏傳法師四位法師一起主持供燈儀式

淨土法門,即以求生淨土為目標的法門。

諸佛菩薩由本願力,示現清淨剎土,接引有志修行的眾生。例如阿彌陀佛有極樂淨土、藥師佛有琉璃淨土、彌勒菩薩有兜率淨土等。眾生稱念這些佛菩薩的聖號,持誦有關經典和真言,都能種下往生至其淨土的因緣。

漢傳佛教中,淨土法門的修持以念佛為主,多數行者都是求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故淨土法門在漢地與「念佛法門」、「彌陀法門」相通。

藏傳佛教提及的淨土更多,除了極樂、琉璃、兜率等淨土,還有觀音菩薩的普陀淨土、蓮花生大士的鄔金淨土、金剛瑜伽母的清淨空行剎土、時輪金剛的香巴拉淨土等等,不同行者求生不同的淨土;在藏傳佛教而言,淨土法門不限於念佛、誦經、持咒,還有密乘的本尊觀修,乃至任何善業、修持,只要發心為生淨土而行,皆是廣義的淨土法門。

至於南傳佛教中,現在佛只有釋迦牟尼佛一位,也沒有淨土的觀念,那麼有沒有念佛法門呢?漢傳、藏傳、南傳之間的淨土法門或念佛法門,又有何異同呢?

2013年5月10日,東蓮覺苑弘法精舍舉行《老實念佛(二)》佛曲光碟首發儀式,並邀請了漢傳的僧徹法師、藏傳的唐東仁波切(Thamthog Rinpoche)與嘉生喇嘛(Lama Kelzang)、南傳的法護法師,介紹各自傳承中的淨土或念佛法門,正好解開大家對不同傳承的疑問!

現場觀眾一起合十誦經,以慧燈供養佛陀
現場觀眾一起合十誦經,以慧燈供養佛陀
僧徹法師(左)與法護法師(右)先後講解漢傳及南傳念佛要義
僧徹法師(左)與法護法師(右)先後講解漢傳及南傳念佛要義

道人若要尋歸路 但向塵中了自心

東蓮覺苑苑長、法雨精舍住持僧徹法師指出,佛陀教法最重要的是調整自心。《三時繫念》有言:「世界何緣稱極樂,只因眾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尋歸路,但向塵中了自心。」煩惱起則三界現,清淨心起則淨土現。內心有著喜悅,便不會覺得別人討厭,天氣熱也不會煩躁;心地清淨,就不會埋怨雨聲吵耳。若能淨化我們內心的煩惱雜染,「唯心淨土」即隨心自現。

念佛,正是要念自己的心,令心地更豁達,包容好與不好的種種;非只接受善緣,也接受惡緣,從逆境中增長心力。

念佛非僅口唸,內心更要造就淨土概念;並非只唸一時三刻,還要把清淨的概念投入生活、工作中,才算成功。

修持淨土法門,並非只顧求生他方淨土,還要做好「人生正行」。經典所載「淨業三福」之一,即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便是「人生正行」。人乘佛法是五乘佛法中的重要基礎,好比建築物的地基,如果地基不穩,建築物便會倒塌。因此,念佛不是老人家才修的簡單法門,而是十分講究的,須要由建立人生正行開始做起。

唐東仁波切(右)、喇嘛嘉生(中)分別以英語、藏語開示,由司儀即場翻譯
唐東仁波切(右)、喇嘛嘉生(中)分別以英語、藏語開示,由司儀即場翻譯

隨其心淨 則國土淨

唐東仁波切是藏傳佛教格魯派(Gelugpa,俗稱黃派)的格西(Geshe,佛學博士),印度達蘭沙拉尊勝寺住持;長年於義大利、歐美、日本弘法,能以英語直接開示。

仁波切認為很多人喜歡祈請阿彌陀佛或某位本尊,希求往生一個清淨國土,但光是這樣祈求,並不容易成就。

釋迦牟尼佛最初跟我們一樣,很多煩惱和問題,但他立志改變,出家學習、修持,最終於印度菩提迦耶圓滿正覺。釋尊開悟成佛後,身語意皆清淨,對於他而言,菩提迦耶也是淨土。外在世界清淨與否,主要視乎自己的內在覺悟。

釋尊已經現證法身,繼而能示現不同化身、不同本尊。無量壽佛、觀音菩薩、度母等密續本尊,皆來自佛陀的證悟。

若欲獲得本尊、淨土的成就,便須要修持。持咒、供養、祈請,都是重要的修持,但修持並不限於這些,更重要的是令自己的心變得慈悲、友善、開放,幫助其他眾生,從而令自己更快樂、平靜。這種修持,對於現時這個濁世尤其重要。

煩惱、無明、迷亂並非心本來所有,只是暫時性的。我們有時會瞋恨、嫉妒,但此等負面情緒不會長時生起,因為心本性清淨,不會與煩惱混合,故我們才有可能把煩惱除掉。修行就是每天觀察自己的身語意,把負面的轉化為正面。每天早上,發心自利及利他;每日結束時,把功德迴向眾生。持之以恆,假以時日,心便會出現改變。向本尊祈請很好,但光是祈請,未必能帶來改變。所謂「佛教」,就是佛陀的經驗,佛陀解釋他如何開悟,讓眾生依循他的步伐。

憶佛念佛 必定見佛

嘉生喇嘛是來自不丹的噶瑪噶舉派(Karma Kagyu,俗稱白派)金剛上師,駐錫香港25載,能操基本粵語;現任佛國密乘中心住持。他開示了藏傳佛教傳統所說的「往生淨土四因」:

其一、發菩提心:菩提心是大乘所有法門都不可或缺的要素。正如阿彌陀佛因地時,發心要讓眾生能隨願往生其淨土,否則不取正覺。我們也應該緣念一切有情而發心,思維「為了令六道眾生都能生到淨土,所以我要修持阿彌陀佛法門。」

其二、累積資糧:學道時須累積有所緣的福德資糧、無所緣的智慧資糧,藉著福智雙運之善根,方能往生淨土。

其三、經常憶念彌陀淨土:即使身處香港,也要觀想所在的地方是淨土,種下往生淨土的習氣。

過去有一名木匠的女兒,她是虔誠的佛教徒,父親卻對佛法沒有信心。女兒希望讓父親也能往生淨土,於是向父親祈求,說自己有一位很要好的老朋友,名叫「無量光佛」,貧窮得居無定所,請求父親為他蓋一間屋。父親只有這麼一個女兒,很疼愛她,當然希望滿足她的願望,一口答應了。

然而,到父親臨終的一刻,房子還沒有蓋好,他向女兒道歉,女兒則說房子蓋不了也沒關係,只要父親心中記得為「無量光佛」蓋房子的事,就已經足夠了。如是者,父親彌留間仍記掛著「為無量光佛蓋房子」,最後往生到淨土了!

嘉生喇嘛強調,這是阿彌陀佛的大悲加持,與那名木匠心力結合的善果!

其四、迴向發願:造作任何善業之後,均迴向發願自他往生淨土。

五方佛淨土中,除了阿彌陀佛的淨土外,其餘四者必須證得初地菩薩(顯乘)或持明果位(密乘),最起碼也要戒律完全清淨,才能往生。但因為阿彌陀佛的宏大願力,除了犯五無間罪、具邪見者之外,未登地的凡夫只要具足上述四因,都能往生到其淨土。

念佛歡喜 輕安入定

南傳佛教有否念佛法門呢?東蓮覺苑弘法精舍心靈導師、佛門網總監法護法師解釋道,南傳經典雖然沒記載阿彌陀佛,但也有念佛法門。念佛屬於《清淨道論》所說「四護衛禪」之一(其餘三種為念死無常、慈悲觀、不淨觀),在這裡「念佛」指念釋迦牟尼佛的功德,增強對三寶的信心。

佛陀有九大洪名: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陀、世尊。南傳的念佛方法,就是念誦這九大洪名,可以全部念,也可以選其中一個自己最有感覺的專念,例如專注稱念「佛陀、佛陀、佛陀……」,並憶念其功德。

同時,可以準備佛陀的圖像或塑像,仔細觀察,令自己閉目後心中仍能清晰現起其形像。一邊觀想佛像,一邊稱念佛陀洪名,專心致志憶念其功德。這樣修習五至十分鐘後,可以配合安般念,專注於觀察出息入息。整個過程修持半小時至一小時左右,就能讓內心產生平靜、喜悅。長遠而言,這種修持能對治五蓋,生起五禪智(尋、伺、喜、樂、定),慢慢趣入近行定。

後記: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四位大德的精彩開示,不僅扼要地介紹了念佛法門的修行方法,更指出了不少「佛教徒」忽略了的重要事情──所有佛法修持的重點,都是淨化內心、自利利他。

某些漢傳佛教徒可能以為只要勤念佛號,不用止惡行善,仍能「帶業往生」。然而,只要多看一點歷史公案,就會發現許多臨終時因為惡業障礙而未能往生的例子;「帶業往生」的案例,都是至誠懺悔而成功的,絕非肆無忌憚地任意妄為。《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明言求生淨土,應該廣作不同善業!

一些藏傳佛教徒則覺得觀想本尊、持誦咒語,已經盡除惡業、功德無量,無須修心修德。其實這純屬自欺欺人的想法,藏傳的往生四因中,發菩提心、迴向發願都需要利益眾生的發心,累積資糧則包括了斷惡修善,反而沒提及甚麼特別的淨土修持。藏傳佛教認為菩提心就是最殊勝的淨土法門,有清淨心自然感生到清淨剎土。例如《修心七義》作者切喀瓦大師(Chekhawa,1101─1175)發願到地獄度眾生,並無求生淨土,圓寂時淨土的景象卻不由自主地現前。

相反,缺乏了良善的發心及相應的行誼,不管修持甚麼甚深法門,都可能淪為下乘法、世間法甚至邪道!過往,阿底峽尊者(Atisa,982─1054)聽說一名沒有菩提心的喜金剛(密乘的高深法門)瑜伽師僅證得小乘初果,為之慶倖,並說:「這是沒有菩提心所致,甚至有修喜金剛而墮入地獄的人!有人沒發菩提心卻念誦許多忿怒本尊咒,後來變成惡魔或墮入地獄。」尊者住世時,印度有個修大威德金剛(也是密乘的高深法門)的瑜伽師,死後變成惡魔來到藏地,被尊者施食驅趕回去。

謹願有志追隨佛陀步伐的人,不論專修念佛或任何法門,都緊記「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的原則。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