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向灑甘露長老請教

編按:達摩灑甘露長老近日於香港主持多場佛法講座,本文為香港資深傳媒人陳耀紅居士參加其中於201158日的「心平氣和吉祥禪」,9日的「與佛同行、與法共存」講座後所撰特稿,以此為眾生「請法」,蒙灑甘露長老慈悲回應。今將陳居士提問與長老回應一併刊出,以饋讀者,同沾法益。

向灑甘露長老請教:

「宗教不是精神糧食,只有禪是,禪能令心智飽滿。」長老說。

為什麼宗教不是?長老解釋:「你們不見有許多假宗教之名而興起的戰爭嗎?」

的確,佛不是神,輪迴是因眾生自己功過的累積而產生的果。過去世與未來世只是人因自己身處時空的局限,故不可知。那麼,佛教究竟是   不是宗教?這是第一條問題。

那麼禪又是什麼?近兩天在第一屆香港國際佛教用品博覽會上,聽達摩灑甘露長老講止觀禪與四念處,於是知道禪修法逾四十種,止觀禪為     其一。長老說:禪有兩種性質,一是令修行者把心安定下來,心無雜念,此為止禪;另一是觀禪,修行者透過色受想行意識五蘊等的觀修,以  破煩惱陋習,成就智與慧。

止禪是初步步驟,目的是把像野馬般亂跑的心馴服。止觀禪亦即修安般念,梵文是Anapansati,先是透過專注於鼻門的呼吸來進行。當腦袋神   經除了感受到呼吸之外,不再產生其他念頭後,那顆跑馬般的心便算是靜止下來,但小心,如果呼呼入睡的話那是不算數的。能維持住這樣靜止 的心的現境,便達到定的境界。這一步驟屬於止禪,當人進入定境後,才能逐漸進入觀修空性的境界,亦即才能用心去觀禪。

然而,空性的內容包羅萬象。正如講座上有一位女士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問題時,法師答以空的概念,明顯地這位女士表露出頗茫茫然的表情,因這是一個頗錯綜複雜的概念,需要甚深的妙智來修証,即使是高僧大德在其中亦有不同見解,例如唯識與中觀便有爭議。那麼,對在家人而言,又可怎樣去觀修呢?這是第二個問題。

講座上,法師又云:智是因,慧是果。怎樣才算得上慧?是否要達彼岸才是慧?如何達彼岸?這是第三條問題。

以上三個問題,敬請長老開示。

達摩灑甘露長老回應:

一、佛陀是位教育家,一位心靈導師,一位思想家,一位人文主義者,亦是一位革命家。佛陀出世在一個封建的宗教社會裡,對於當時的宗教意識已經是徹透了解,由於未覺悟前無高超智慧去破除人民心中的錯見及錯解,無法使人們從宗教的鎖鏈中掙脫出來。有鑑以此,佛陀無須另設一個宗教來約束眾生,反而是苦口婆心地勸導眾生,入佛知見,從而活出真正的自己。故說,佛陀的言教是一門學科,包括了哲學,文學,心裡學,換句話,天文地理皆包含。佛教是一門「生活之道」的學問,一門「活人學科」,即如何盡其一生去完成美滿的人格,圓成生存的基本條件。它並不是停留在膜拜的形式中,更不是奢求生天堂享受的宗教主義。

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說穿了,就是佛陀要後行道者在生活上要抱持的一種態度,即「客觀」的態度。以客觀的態度來應對一切,無論是在感官上的接觸及心思意念上的動念,皆別掉進主觀、人我及猜測的端詭上。這種客觀的態度,即是以「現觀」,「實觀」的功夫,也就是佛陀強調的中庸之道。

三、智是由「觀察」下對事物的認知深層了解,見到事物的非恆常,非實體,非舒適的實相。智的圓成即慧的顯現,慧具足了個人的主觀消失,在現實生活裡能自在應變,無論任何情景,即能隨心所適,似來者不拒、去者不留的瀟灑風度。經典裡所提到的「此岸」或「彼岸」,其實就是外六塵與內六根的著岸現象。並不是指某個所在處。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