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天地與眾生:《一代宗師》的武學道次第(下)

(續前文)

相比於王家衛以往的電影,《一代宗師》具有更宏觀的視野,他企圖以武學的境界去解釋追求「真理」或「道」的次第。雖然同樣深刻的主題,亦曾經見於周星馳《功夫》一片,但藝術形式卻有分別:周星馳用較隱晦的喜劇形式,以劇中人所成就的不同武學境界,暗喻人追求自我成長之路;而王家衛則藉著劇中人物的言談及際遇,以較詩意的方式表達他們如何習武求「道」。相比之下,王家衛的探索比周星馳更深一層:周星馳沒有進一步探討時代環境如何影響個人求道之旅(這亦是喜劇的先天限制,因為喜劇必然以一個較抽離的角度冷眼旁觀世事的荒誕),但王家衛卻做到了,因而在哲理境界上達到港產片從來未有的水平。

王家衛藉著宮若梅的口,說出她父親——八卦掌一代宗師兼中華武術會會長宮寶森對武學境界的體會:「習武之人必有三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這和大乘佛教的思想有暗合之處,而王家衛則透過劇情編排闡釋其心目中的「武學道次第」。當打遍天下的宮老爺欲金盆洗手時,他南下廣東約葉問作「收山戰」的對手,然而比武的內容卻不是一般的拳腳,而是「想法」——思想的境界;宮老爺以「人有南北,拳也有南北嗎?」的中國大統一思想挑戰葉問,葉問卻以「世界一家」的大同思想回應,最後宮老爺承認自己落敗,並讚揚葉問的思想比自己更開闊……此一段表明武藝拳腳只是形而下之物,形而上的思想意念才是決定武學境界高低的關鍵。

習武的第一個階段是「見自己」,就要了解自己的弱項和強項,就算自己欠缺反思能力,和別人對打時對方的拳腳也會令自己「痛切地」理解自己的不足。劇中宮寶森的大弟子馬三,個性好強衝動,拳腳剛勁快走,卻只會出不會收,不懂留手,不願留後路給對手。宮寶森為調伏他的個性,刻意為他取名「三」,是希望他時時記得謙遜(北方人自稱「三」是自謙,就像「不才」之意) ,但馬三卻敵不過自己好強愛出頭的性格,終於受不了誘惑而被日本人招為漢奸。宮老爺示馬三絕招「老猿掛印」的重點是「回頭」(即留手莫「去盡」),暗示馬三學武和做人都要知道「回頭」,但馬三不理,宮老爺只好清理門戶,最後就是用「老猿掛印」打傷了馬三,可是亦由於他希望馬三「回頭」而不是想殺他,出招時留手,結果自己反被馬三所重傷,臨終時留下一句「不問恩仇」的遺言給女兒便去世了。

其後宮若梅要為父報仇,跟馬三在火車站決戰,雙方本成均勢,在出最後一招時馬三用「老猿掛印」,但因為他出盡全力而不懂「回頭」,招勢一老反被宮若梅將他撞上火車而受重傷……直到這時,他才明白宮老爺當初向自己使這招時,並不是因為年紀大、力不從心而「慢了」,而是刻意留手放他一條生路,讓他日後有機會浪子回頭,可惜一切已經太遲……馬三不是敗給宮若梅,而是敗在不能「看自己」。

反之,宮若梅則勝在能「看自己」。當她知道父親被殺,同門長輩又不願主持公道,便明白她只可靠自己的力量去復仇。她知道自己力量還不足,便在佛前起誓:不結婚不留後不傳藝,一方面她要斬斷對未來幸福的期望,把心念集中在練武(相反馬三則雜務繁多,多少會影響武藝的進步),另一方面只要她一天不出嫁,她便可以一直保持「宮家女兒及傳人」這個身份,可以代表宮家去討回給馬三奪去的一切。經十年苦煉,為了「宮家」這個「大我」而犧牲個人幸福這個「小我」的宮若梅,因為能「見自己」而打敗不能「見自己」的馬三。

能「見自己」,更高的層次便是「見天地」。復仇後的宮若梅信守誓言,斬斷對愛情生活的盼望(喜歡葉問卻放棄對他的情意,把葉問送給她那枚傳情的鈕扣送回給他);也不授徒,寧願讓宮家六十四手那些絕頂的武學失傳(用宮若梅自己的說話:古往今來多少絕學失傳,也不差在宮家六十四手) ……與其說她心灰意冷,倒不如說她已到達「見天地」的境界——天地已完全超越了世間的成敗得失、悲歡離合,世事仿佛已跟她脫了關係。到此境界,武術變成「不住一物」的澄明心境,亦表現於人生悲喜和遺憾的全盤接受——宮若梅對葉問最後的贈言是:「都說人生無悔,那是賭氣的话。人生若真是無悔, 那該多無趣啊!」也只有曾經見過「天地」的人,才說得出這話。

但王家衛卻認為「見天地」之上,還有「見眾生」的最高境界,即使出了世間成聖,還是要重新回凡渡眾。劇中的宮老爺和葉問都是達到此一境界的絕頂人物——他們的武藝不一定是最高的(宮老爺曾敗給葉問,葉問又曾敗給宮若梅,故推斷片中各主角應以宮若梅武功最高),但心胸必定最廣博,視野必定最遼闊——他們的追求已完全地超越世俗的名利之爭,但還是心懷眾生,願意幫助眾生從習武中學習做人,從而成就更高的精神境界——這也就是「一代宗師」和「武林高手」之間最大的分別。

當葉問在香港開始授徒時,面對眾多門派的競爭,他卻拒絕搞一些其他武館常搞的噱頭玩意,例如氣功點穴、舞龍舞獅等招徠,只回歸最基本的技擊——他認為「功夫,兩個字,一橫一直。錯的躺下,站著的才是對」——拋棄無用的花招套路,重拾基本,就像做人一樣容不得花俏。與此同時,葉問亦不重門派之別,他融會貫通各派的長處,不拘泥於「詠春」與否。也正因為這種博大的胸襟和重視實用的性質,葉問最終徒弟遍天下;弟子之一的李小龍,更進一步創出「截拳道」,有「道」無「招」,徹底地拋開了中國武術傳統的招式套路,把武術的「實用性」發揮到了極至,將中國武術弘揚國際。這正呼應了葉問和宮老爺比武時,以「世界一家」的思想超越了宮老爺「全國一家」的思想,葉問對「眾生」二字的理解比宮老爺更開闊,所以他成了最後還「站著」的那位一代宗師。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