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尋找心中菩提樹——專訪奚淞

奚淞與菩提樹(奚淞先生提供)
奚淞與菩提樹(奚淞先生提供)
奚淞與書法 (奚淞先生提供)
奚淞與書法 (奚淞先生提供)

「尋找一棵菩提樹﹕奚淞畫展」,不是建議您到那裡找那一棵菩提樹。也不是建議您到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欣賞奚淞的畫作有多超卓非凡。而是透過觀賞奚淞的畫,這視覺接觸,把二千五百多年的時間與地域空間的阻隔溶化掉,再與佛菩薩相會。

「自在容顏-菩薩的畫像」 講座。圖中左﹕李焯芬教授﹔中﹕奚淞先生﹔右﹕白先勇教授。 (張偉鵬先生攝)
「自在容顏-菩薩的畫像」 講座。圖中左﹕李焯芬教授﹔中﹕奚淞先生﹔右﹕白先勇教授。 (張偉鵬先生攝)

李焯芬教授一天來電﹕「這個有關佛學和藝術的展覽和講座,非你莫屬。」筆者感恩這份緣,有幸參與策劃、海報設計和訪問撰稿。白先勇教授的溫文儒雅,奚淞老師的親切瀟灑,都散發著文人氣質和修行人的慈藹,還有背後出錢出力的贊助大德及義無反顧的義工朋友,在在處處都是「諸上善人,共聚一處」的表現。

畫家奚淞先生與筆者駱慧瑛女士。(蕭曉華小姐攝)
畫家奚淞先生與筆者駱慧瑛女士。(蕭曉華小姐攝)

筆者與奚淞老師結緣,早在十年前,當時我在佛光山叢林學院就讀,偶爾翻開《三十三堂札記》,覺得書中的觀音菩薩畫像特別從容自在,看後心生平靜和喜悅。下山回港後,介乎出家與入世之間的我,不甘隨波逐流買名牌,也不願做傳統佛教徒的清苦樸素。畢竟是英國根德美術學院畢業的設計師,結果我設計了一個簡約時尚的手袋,並參考書中的一幅觀音菩薩像,壓印在袋面上,從此與觀音菩薩,到處相伴。後應佛堂師姐要求,把觀音袋義賣結緣。半年前有緣與淞師在香港大學相會,自首說出以上一事,希望他不會責怪我侵犯版權。結果淞師非常落落大方,且說他一直為中國文化藝術出力,正是為啟發後人,傳承優良的中國文化藝術。

筆下觀音  發菩提心

奚淞於上海出生,曾赴法國巴黎美術學院進修,返台後擔任編輯。一九八零年代因母親病重,促使他探索佛學,並開始創作白描觀音,來送給母親一點祝福與自求心靈慰藉。如白先勇教授形容:「是抄《心經》與白描觀音把奚淞接引入佛門的。」 其後奚母往生,奚淞延續對母親的思念,每月白描觀音一幅,完成了的「三十三觀音菩薩」白描水墨畫,並結集成《三十三堂札記》,他也因而對佛學產生興趣。

「自在容顏-菩薩的畫像」中其一作品 (奚淞先生提供)
「自在容顏-菩薩的畫像」中其一作品 (奚淞先生提供)

觀世音菩薩(梵文:Avalokiteśvara),又譯為光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佛教經典上說觀世音菩薩的悲心廣大,世間眾生無論遭遇何種災難,若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菩薩即時尋聲赴感,使之離苦得樂,故人稱「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為佛教中知名度最高的大菩薩,有「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的讚譽。 「觀世音菩薩」從字面解釋就是「觀察世間聲音」的菩薩,出自《妙法蓮華經》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當親人的「老、病、死」在自己無準備和無選擇地眼前演出,內心不禁生起恐慌,疑惑與彷徨。既然「老、病、死」是生命中的必修科,我們只能選擇面對這學科的態度和方法。奚淞選擇了用毛筆寫字與畫畫,來作穩定自己的工具。正如他說「剎那的專注,就是剎那的解脫」。每一次提手下筆之間,都是剎那的提起振作,放下煩惱。專注地活在當下,令人忘我無我,煩惱剎那間消失,換來剎那的自在。如奚淞的白描佛陀像中的「說法印」,剎那剎那地把一個一個的心結解開。生活是由無數剎那串連而成,能把煩惱悲傷的壞心情,逐漸轉化為安心自在的心境。

奚淞筆下的白描觀音,如白先勇教授形容的「春蠶吐絲」。以敦煌唐代菩薩像為參考對象而創作,法相莊嚴大方,祥和寧靜。可見奚淞心手相連,以超卓造藝,表現出中國人心中至美至善的觀音菩薩形象﹔奚淞的畫,同時也反映了他內心祥和美麗的世界。《大方廣佛華嚴經》卷19﹕「心如工畫師, 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及「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世間一切現象亦如是,無不從心造。其實每個人都是畫家,憂鬱時把自己的臉塗上一抹藍色,即時掛上「生人勿近」的告示牌在臉額上﹔高興時把眼前人的頭上加光環和彩虹,覺得大家都長得天使般美麗可愛,正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如《法句經》云﹕「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心念剎那地在變動,牽動著每一個言行舉止。

《大智度論》卷53: 提到五種菩提﹕「菩薩發心之後,須經五階始得無上菩提,故稱五菩提。即:(一)發心菩提,在無量生死之中,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發心者。(二)伏心菩提,折伏煩惱而行諸波羅蜜者。(三)明心菩提,觀察三世諸法而行般若波羅蜜者。(四)出到菩提,於般若波羅蜜中得方便力,亦不著於般若波羅蜜,滅一切煩惱,得無生法忍,出離三界,而到一切智者。(五)無上菩提,乃坐於道場,斷盡諸煩惱,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奚淞因為母親的病死,接觸了佛陀說的四聖諦中的第一聖諦「苦應知」和世間的無常,聰敏的他,加上才華,以畫觀音畫像來自持和給人歡喜。進而發菩提心,深入經藏,尋找無上甚深智慧。自我解脫後,並發心與身邊友人分享,把快樂種子四處散播。如《妙法蓮華經》卷5 :「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大樹之歌-佛陀的畫傳」中的「得成正覺」 (奚淞先生提供)
「大樹之歌-佛陀的畫傳」中的「得成正覺」 (奚淞先生提供)

走出煩惱  光明靜好

由「白描觀音」到「油畫佛傳」,奚淞走遍佛陀昔日的足跡,沿佛陀一生遊行教化的途徑,走訪他出生地尼泊爾的藍毘尼園、得成正覺的菩提迦耶、初轉法輪的鹿野苑、大般涅槃的拘尸那羅。恂恂的一遍西遊記,那種求真的虔誠,心中所獲的感悟,化在筆尖,成了「大樹之歌-佛陀的畫傳」一系列佛傳油畫。

歐洲藝術史上,以油畫繪畫宗教題材的作品,在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非常流行,如李奧納度‧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米高安哲勞的「創世紀」、拉斐爾‧聖齊奧的「聖母的婚禮」等所繪的宗教油畫,皆以寫實著稱,對後世影響深遠。然而在東方的社會,卻未曾出現如此畫作。奚淞言:「雖然我一再想畫好東西,但藝術不是我的最終目的,我想傳遞的,是對古老精神上的一種了解。赫曼‧赫塞說,他的作品是一個窗框,能夠把光引進來;同樣,我的手藝,也是一個窗框。」亞洲人繪畫佛陀,一直是平面的、裝飾性的,甚至愛把佛像貼上金箔,以示其尊貴及神聖。擅長油畫的奚淞,運用油畫的特性和技巧,繪出寫實雅緻的佛像油畫,佛相莊嚴祥和,在樹影婆娑中經行,在夕陽傍照中說法。

「佛陀是有體溫的,不是寺院裏來保佑你的佛像,而是一位老師……他活在你我同一樣的日出日落、地水火風的條件中。只是他能透徹地告訴你,心靈現象是什麼,煩惱的成因,及離苦得樂之道。」奚淞感道。他油畫中的佛陀,除了神聖,更富人性。同時契合了太虛大師所言︰「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佛陀出生、修行和成佛都在人間。要學會做人,才能學成佛。而奚淞油畫中的佛陀,正正活在陽光空氣中,與我們的距離拉近了很多,讓我們超越時間空間,與這偉大的導師接近請教。親聽他對羅侯羅說「五蘊無我」、「無常」的本義和「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法門。我們隨著奚淞的引路,走入叢林,與佛接心,逐漸走出煩惱,換一片光明靜好。

「光陰的故事-生活裏的手藝禪」 中的靜物畫作 (奚淞先生提供)
「光陰的故事-生活裏的手藝禪」 中的靜物畫作 (奚淞先生提供)

佛法探索  藝術創作

奚淞以手藝人自居,多年來對佛法的探索,心中有感悟,筆下便成了字畫。修行與創作,是一體兩面的,心手相連,交替前行。透過繪畫、書法等手藝做禪修,成了一系列的靜物畫。「光陰的故事-生活裏的手藝禪」,白先勇教授形容為「禪畫」,奚淞透過繪畫生活中的靜物,作觀照生命的媒介。畫中表現的光與影,同時呈現了畫家在作畫過程中的細微觀察。一杯水,一盆半開半落的茶花,莫不在說法,靜訴世事無常、剎那變幻之法。這過程就是禪修,令創作者和觀賞者都從中得到了寧靜。在當今八風亂舞的娑婆世界中,覓得方寸心靈淨土。

《六祖壇經》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強調佛法的人間性,至馬祖道一禪師的「平常心是道」,及星雲大師所推動的「人間佛教」理念,都在說明佛教的出發點是以人為本,佛法就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六祖惠能的得道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見性是菩提,不見是煩惱。世間的煩惱與菩提,是一體兩面,生起煩惱的因,也是解煩惱的藥。心生煩惱,心也能生菩提,煩惱菩提不離心,離心無煩惱菩提;煩惱當下覺悟,煩惱即菩提,菩提不覺者,菩提即煩惱;是故,菩提由煩惱淨化中得,離煩惱無菩提。越是糞土,越能長出肥美果子、美麗花朵。所以不要怕煩惱,只要學懂化煩惱為菩提便是了。

以畫結緣  仿如清泉

視覺藝術(包括中、西式的字和畫),都是一種媒介,如窗框讓你接觸外面更廣大的世界﹔讓更多人有機緣,接觸解脫之道。小悟則解決生活中的大小困難,大悟則脫離生死輪迴,成佛涅槃。從水深火熱的深淵,走進寧靜祥和的清涼境地。奚淞的畫,是一隻手指,需要您的參與,才能見月﹔是一座好琴,需要您的參與,才能發出美妙的聲音。儘管畫再有多好,掛在牆上是不起作用,要親身去觀,心有所感才能起作用﹔就如最好的藥,放在桌上也不起作用,要服下才能藥到病除。

站在現前色聲香味觸五塵上,不起妄想心,而起真如心-菩提心。奚淞<大樹之歌>的油畫系列,畫中的陽光、空氣和露水,能令觀者內心深處的菩提種子發芽成長,滋潤那顆向善向上的菩提心﹔啟動觀者內心深處成佛的潛能,早日共成佛道。如李焯芬教授言﹕「不論是那種風格的畫,能啟發人的、能感動人的,就是好畫。」其實,每人心中都有一棵菩提樹……祇要我們親身去觀畫,去進入和體會佛菩薩的世界,感受菩薩的溫柔和慈悲,佛陀的莊嚴和智慧。

主辦: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及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贊助:余志明先生、何鴻毅家族基金及趨勢教育基金會

日期:2010年3月24日至6月27日

地點: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時間:周一至六上午9:30至下午6:00;周日下午1:00至6:00;公眾假期休息

分享: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9%a7%b1%e6%85%a7%e7%91%9b%e5%8d%9a%e5%a3%ab/" title="Posts by 駱慧瑛博士"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駱慧瑛博士</a>

香港大學哲學博士。英國劍橋大學羅賓遜學院院士。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名譽副研究員及藝術顧問。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員。專研敦煌唐代觀音經變、敦煌吐魯番文獻等。專著《觀心自在 —— 香港觀音誕與觀音信仰探源》為首屆「想創你未 來 —— 初創作家出版資助計劃」(非遺組)得獎作品,並榮獲第三屆「香港出版雙年獎」社會科學類出版獎,及著《緣繫敦煌》。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