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尼泊爾地震:國際救援及佛教組織將關懷付諸行動

地震破壞力驚人,加上餘震不斷,大肆破壞該國的基建設施,交通及通訊網絡中斷令救援難度增加。(相片由樂施會提供,Shristi Rajbhandari攝)
地震破壞力驚人,加上餘震不斷,大肆破壞該國的基建設施,交通及通訊網絡中斷令救援難度增加。(相片由樂施會提供,Shristi Rajbhandari攝)

上星期六,尼泊爾發生黎克特制7.8級強烈地震,至今死亡人數已超過5,000人。在首都加德滿都,交通通訊中斷,部份災民家園盡毀,失去至親。大地震後第四天,各救援組織紛紛啟動緊急救災工作,派駐在地或海外救援人員到現場救助災民。聯合國估計,是次地震令受災人數高達800萬人,很多市民希望捐款予自己信任的救援組織,惠及災民。佛門網搜集了部份國際人道救援以及佛教組織的資訊,供讀者參考。

在香港,香港紅十字會、樂施會、聯合國難民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宣明會、無國界醫生和仁人家園均在地震發生後迅速回應災情,然而賑災計劃及工作內容稍有不同。佛門網在各組織網頁取得賑災消息,以下為截至4月28日晚上7時的最新資料。然而災情每分每秒變化不定,如需最新資訊,請前往各組織網站查閱。


國際救援組織


香港紅十字會:

已緊急撥款港幣50萬元賑災,並設立「尼泊爾地震緊急尋人服務熱線」。而尼泊爾紅十字會已抵達災區評估災情,並在瓦礫中搜救生還者,為傷者提供急救服務;而當地紅十字會血庫為醫院提供血液,為災民提供臨時棲身的帳篷;同時,開展緊急尋人服務,為災民重建家庭聯繫。國際紅十字會已緊急撥款超過港幣400萬元支持尼泊爾紅十字會的賑災工作,並派員抵達災區進一步協調賑災工作。

網上捐款


樂施會:

樂施會現正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於巴克塔普爾的Tudikhel地區建設首個衛生設施,可供區內1,500至2,000人使用。樂施會也即將完成在Lalitpur營地的災情評估。

樂施會亦正致力預防次生災害的發生,包括透過提供安全飲用水及衛生設施,以防止傳染病爆發。樂施會將繼續專注於在營地內維修現有水源、安裝新的水泵及水井,並向災民宣傳衛生的重要性。首階段的救援工作,預計可支援受地震影響的10%人口,即身處於加德滿都及加德滿都谷地外圍約350,000名災民。

地震亦對中國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造成嚴重傷亡及破壞,樂施會駐中國甘肅省的前線人員與合作夥伴已到達西藏,正在瞭解當地情況。

香港樂施會計劃撥款200萬港元,以支持全球樂施會在當地的人道救援工作。

網上捐款


聯合國難民署:

聯合國難民署在地震後已從東部的倉庫運送11,000塊防水帆布及4,000盞太陽能燈至加德滿都,隨後再從難民署杜拜倉庫運送額外8,000塊防水帆布及4,000盞太陽能燈至災區,供災民修補帳篷,以防當地持續暴雨。在電力中斷的環境中,災民晚間能用太陽能燈照明;太陽能燈也可為災民提供電力,足夠他們為手提電話充電,以保持與親友通訊。

難民署自1960年代已開始在尼泊爾進行難民登記的工作。

網上捐款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

UNICEF準備空運120噸人道救援物資到加德滿都,並已派出水車為全市共16個營地提供食水,並為在臨時收容所的人民提供防脫水鹽及鋅片遏止腹瀉問題惡化,及設立帳幕醫療站。早前派出的20名食水及衞生專家已抵達災場,為賑災工作提供重要技術支援。他們亦正調動職員及食水、衞生、營養、教育及兒童保護等救援物資,賑濟當地受災兒童。

UNICEF現正派遣兩架貨運包機,將120噸人道救援物資,包括醫療及醫院物資、帳幕及毛毯,緊急送往加德滿都。

網上捐款


宣明會:

宣明會已初步撥款港幣156萬元,向災民派發個人衛生日用品等緊急救援物資。同時,計劃成立「兒童天地」,以幫助受災孩子舒緩災後情緒,暫時預計幫助5萬人渡過難關。

網上捐款


無國界醫生:

無國界醫生的17人救援隊已抵達尼泊爾,正評估最緊急的醫療需要,隨後更多救援隊將抵達當地,支援當地醫院、開展流動診所,分發基本救援物資,包括毛毯、衛生套裝及棲身材料。另外,醫療隊陸續抵達當地為災民提供醫療護理,一包機將運送35噸救援物資到達尼泊爾,當中包括吹氣帳篷醫院、緊急救援物資和藥物等。

網上捐款


仁人家園:

仁人家園的工作人員正評估當地狀況,並與政府部門及救援組織合作,支援救災及災後重建。仁人家園已預備向地震災民派發20,000個緊急救援建屋包,包括鎚子、手套及屋頂片等,協助災民搭建臨時房屋。中長線計劃方面,仁人家園則會派遣工程專家評估及協助重建永久屋所的需要。

網上捐款


佛教組織及道場:


香港佛教聯合會:

香港佛教聯合會呼籲四眾弟子和廣大巿民發揮「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大乘佛教精神,捐款救助災民,並把籌得的善款透過「香港紅十字會南亞賑災金」撥予災區,協助重建工作。

捐款詳情


德噶香港禪修中心:

德噶禪修中心發佈了一封來自尼泊爾德噶光明寺的函件,表示該寺的佛殿、教室、僧舍等損毁嚴重,僧侶須於空地上搭棚暫住,亟需寢具及生活用品。

募捐資料詳見其官方Facebook專頁


其他消息:


寧瑪巴雪謙寺(Shechen Monastery)

感恩諸佛加持,僧侶安然無恙,暫於戶外棲息,一些無家可歸的人也紛紛到寺內搭起帳篷避難。然而,頂果欽哲仁波切親自建造的佛殿、唐卡學校、閉關中心以至存放仁波切舍利塔的客廳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瓊英卓瑪(Choying Drolma)

以梵唄享譽國際的瓊英卓瑪在尼泊爾創立的聖救度母學校,也在地震中受到影響。80多位小女尼、所有老師和職員暫時安全,對此表示非常感恩。然而學校和宿舍大樓到處出現裂痕,隨時有倒塌的危險,故須暫居於戶外帳篷。瓊英卓瑪和朋友已進行全球物資和善款募捐,首批包括帳篷、淨水器、醫療用品、藥物、食物和衞生用品將於5月1及2日分批抵達災區,詳細資料可搜尋其官方網頁。

本地的佛教道場亦舉行活動及公開呼籲,如法鼓山香港道場本周五的菩薩戒誦會共修將設消災及超薦牌位,迴向地震的受災者;大覺福行中心亦透過網頁,呼籲十方弟子每晚十時為受災者及其親人誦經回向。


關心在港尼泊爾社群

據政府統計處資料,居港尼泊爾人約超過17,000人。他們是二戰時隨英軍而來的啹喀兵,戰後在港落地生根。今次大地震,在港尼泊爾人面對老家的親人生死未卜,正默默地承受巨大的痛苦。我們同在香港,能視而不見嗎?

除了捐款或誦經,我們也可以對居港尼泊爾人送上一句問候,表達我們的關心,為他們帶來心靈上的點點安慰。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