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帶業往生與不退轉

在元代天如惟則禪師《淨土或問》的廿六組問答裏,於第十九問提出凡夫帶業往生後是否不退轉的問題。文中指出:

問曰:「前云博地凡夫,便階不退,此必已無惡業者也。今此帶業而生,能不退乎?」

答曰:「例皆不退也。經云:『其有生者,悉住正定之聚。』又云:『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又《十疑論》云:『有五因緣,能令不退。一者,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持,故不退。二者,佛光常照,菩提心常增長,故不退。三者,水鳥樹林,風聲樂音,皆說苦空。聞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四者,彼國純諸菩薩以為良友,無惡緣境。外無外道鬼魔,內無邪三毒等,煩惱畢竟不起,故不退。五者,生彼國者,壽命永劫,共佛齊等,故不退也。』又古人云:『不願生淨土則已,願生則無不得生。不生則已,生則永不退轉也。』」[1]

天如惟則指出一旦往生極樂世界便位階不退,並舉《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淨土十疑論》等經論來說明。其中《無量壽經》指出:「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2]所謂住於定聚,指證得「正定聚」又稱「正性定聚」、「等聚」、「正定」,眾生破除顛倒,則能證悟,這稱為正定。再者,見道的聖者斷盡見惑,獲得畢竟不退,定於正性,故稱正定。又菩薩階位在十信以上者,亦稱正定。因而,據《無量壽經》此第十一願,「住正定聚願」而觀,眾生一旦往生,便得不退轉。

《無量壽經》另亦指出:「其有眾生,生彼國者,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國中,無諸邪聚,及不定聚。」[3]依據佛教的說法,將一切眾生分成三大聚,聚者類也,這三大類為:第一類叫做「邪定聚」,邪定就是定於邪,跟他闡述佛法,絕不能接受。這類眾生造作五無間業,必定墮於地獄,不具備成佛之素質,亦無法證悟。第二類是「不定聚」,遇到邪師、邪教就相信,遇到善知識跟他談佛法,他又學佛法。這類眾生的本性處於正邪未定,遇善緣則成正定聚,得惡緣則成邪定聚,以其不定,故稱不定聚。第三類是「正定聚」,在內心升起絕對的正知正見的眾生。在娑婆世界有這三大聚,但極樂世界只有正定聚的眾生,因為極樂世界沒有邪定聚,也沒有不定聚的眾生。然而,極樂世界為何只有正定聚的眾生?這是上文所提的第十一願的功德所成就,阿彌陀佛的國土無邪定聚與不定聚的眾生,所住者皆為正定聚,即是所謂的處於不退的境緣,凡是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就是不退轉的菩薩,能夠一生圓成無上菩提。

除了上述所舉《無量壽經》之外,天如惟則還舉出《阿彌陀經》所言:「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4]經文之「阿鞞跋致」又稱「阿毘跋致」、「阿惟越致」,譯為「不退轉」,指不退轉直至成佛。足見,天如惟則舉出經證說明往生極樂世界之眾生皆得不退轉位,即便是「帶業往生」之惡業凡夫,也能夠獲得不退轉,在在表明彌陀淨土法門的殊勝。

尤有甚者,天如惟則特別舉出《淨土十疑論》所列的五種不退轉因緣,此五種不退因緣,表明極樂淨土的正報、依報極為清淨,故往生彼國的眾生,即使帶業往生者亦然得以在依、正莊嚴的佛土中修行而不退轉。智者大師的《淨土十疑論》所舉五種原因如下:

一、常得阿彌陀佛大悲願力,護念加持,故不退轉;

二、佛光常照,菩提心常增,故不退轉;

三、水鳥、樹林,風吹、樂響,皆演法音,悠遊法海,聞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轉;

四、在極樂世界皆能跟上善人(菩薩)以為良友,環境純善,無惡緣境,外在方面沒有鬼神搔擾,內在方面沒有貪瞋癡三惡毒,煩惱畢竟不起,故不退轉;

五、往生極樂世界後,壽命與佛齊等,能夠一生成辦,故不退轉。[5]

依照這三不退轉的教說,我們可以進一層推論,無論上、中、下品,但得往生者,一概皆是阿鞞跋致。而且,漸進而修,最後必能圓證「三不退」,達到一生補處的階位。因此,有說「一生補處」是圓證三不退的別名,道理在此。最後,天如惟則還舉宋代楊傑的說法,云:「不生則已,一生則永不退轉。」[6]做為此「不退」的結語。

在娑婆世界的凡夫,經歷累生累刼沉淪於六道輪迴之中,於諸佛法,勤修不退,才能獲得修行成效,就世間法而言,處世有大無畏的精神,行事有大格局的性格,做人有大氣度的擔當,才能成就事業;相對而言,就出世間法來說,修行則要有不退轉的精神。然而,不退轉豈容易哉!我們雖都知道在修行的路途上,不退道心,必能轉煩惱為菩提;我們多少也能體悟到,有發願便會有力量,有功德便能不退轉。但是凡夫常常怯弱不堪,數百千萬的修行者當中,能真正不退轉者有幾人?修行路上進進退退其實很正常,說自己勇猛精進,只進不退的,必是妄語。

蓮宗九祖蕅益智旭在《阿彌陀經要解》云:「今淨土,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7]一旦能夠順利往生到極樂淨土,即便是下下品往生,也能獲得三種不退轉的殊勝利益。所謂三不退指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一般而言,十方世界眾生如能依念佛法門修行,一旦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得不退轉。細分「不退轉」,又可分為三種意涵:一、位不退——預入聖流,也就是說往生到極樂世界的眾生便已進入聖人流類,不再退墮到凡夫地。二、行不退——恒常度化眾生,不再退墮到二乘地;這類往生的眾生都具有大乘根性,修菩薩行,不墮自了漢。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梵語「薩婆若」,此云「一切種智」,即佛的果海;這類往生的眾生能夠念念趣入佛果,必定成就。

此外,蕅益智旭的《阿彌陀經要解》另提出四不退的說法,簡述如下:

1. 念不退,指破除無明,彰顯佛性,而直接往生實報分證的常寂光土。

2. 行不退,指斷除見惑、思惑、塵沙惑,而往生方便有餘土。

3. 位不退,指帶業而往生於凡聖同居土,於九品蓮華托質,永離退墮之緣。

4. 畢竟不退,即不論至心散心、有心無心、解或不解,只要彌陀名號、六方佛名,乃至《阿彌陀經》的經名等,經歷其人之聽聞,假使過了千萬劫之時日,畢竟可由此一因緣而得度脫。[8]

最高層次的是念不退,依次是行不退、位不退。蕅益智旭另外舉出「畢竟不退」,強調只要阿彌陀佛的名號或是《阿彌陀經》的經名,一歷耳根,便能成為得度因緣,而畢竟解脫,這即是佛教所言「一入耳根,便成道種」。蕅益智旭說:「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使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也。」[9]因此,即使散心稱念佛名,已於八識田中植入佛種,時節既至,善根成熟,亦有成佛希望。倘若又能一心執持佛號,念念相續,於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直登不退地。

關於帶業往生而達致「位不退」的問題,蕅益智旭強調:

帶業生同居淨,證位不退者,皆與補處俱,亦皆一生必補佛位。夫上善一處,是生同居即已橫生上三土,一生補佛,是位不退即已圓證三不退。如斯力用,乃千經萬論所未曾有,較彼頓悟正因,僅為出塵階漸,生生不退,始可期於佛階者,不可同日語矣。宗教之士,如何勿思。[10]

這充分說明如果能夠帶業往生而證「位不退」,便同時橫超三土(方便有餘土、實報無障礙土、常寂光土),最終得以獲證一生補(佛)處,這即是《阿彌陀經》裏所教示的:「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11]凡是往生到極樂國土的眾生,都能達到「不退轉」的修行果位,其中還有很多是「一生補處」的大菩薩果位。像這樣「一生補處」的大菩薩的數目,在極樂世界有無量無邊,只能以無量無邊阿僧祗的說法來比擬。阿鞞跋致指不退轉、無退、必定,即不會從所證得的菩薩階位退墮至惡趣或二乘地(聲聞、緣覺)。

再者,《無量壽經》裏提及阿彌陀佛在其第廿二願「一生補處願」說:「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遊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恒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12]這個誓願又稱做「必至補處願」、「攝他國菩薩願」、「令至補處願」、「菩薩究竟一生補處願」、「還相迴向願」,表示阿彌陀佛願他方國土的菩薩,來生極樂國土,除了各自的本願,到十方世界度化眾生外,皆能證得一生補佛處的階位。因而等於是圓證念、行、位三不退的境地。這對念佛行者來說,具有莫大的鼓勵作用。因為目標明確,而且效果可期。

不退轉是往生的功德,也是念佛法門的力用所在。不僅上品得以不退,即使下品下生,最終亦得圓證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等三不退。換言之,既生彼國,即是最後身,可以入補處位,疾趣菩提。蕅益智旭的《阿彌陀經要解》云:「(阿彌陀佛)以四十八願,接信願念佛眾生,生極樂世界,永階不退者也。」[13]阿彌陀佛所發之四十八大願,無一不是為了接引念佛眾生往生極樂國,使其永登不退轉的階位。

足見,遠離阿彌陀佛的本願大海,十方眾生即無歸處。反之,念佛行者獲得彌陀本願,釋尊本懷,諸佛護念等等無上功德的加被,無論得生的善人惡人,皆以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為增上緣。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說:

淨土法門普被三根,於在家人更為要緊。以在家人各有職業,不易參研宗教等法,唯此念佛一法,最為契理契機。老實頭顓蒙念佛,念到業盡情空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如來藏妙真如性,悉皆覿體全彰。待至臨終,定登上品。其或根機陋劣,未能業情空。然以真信切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之誠,必能與佛感應道交,親蒙接引,即得帶業往生。淨土之妙,妙在於此。[14]

可見,如能老實念佛,則上根根器的行者必能念到業盡情空,往生上品;即使下根根器的行者也能因真信切願而與佛感應道交,親蒙接引而帶業往生。死心踏地底念去,念念不虧,念念老實,必能藉由佛之大願力而成就往生大業。

從上所述,往生時是藉由佛的願力承載眾生的惡業,帶著所修持的淨業以及未消除殆盡的惡業,一同往生到極樂世界。印順導師說:「無論有罪者,如帶業往生,其煩惱病毒,一時壓伏,猶瘧疾之為藥物所鎮。故安養之淨,乃煩惱已伏而非斷,業之帶往者,亦不起作用。」[15]這是關乎「業」起現行的問題,往生淨土後,如煩惱未斷,煩惱則不起現行;帶有無邊的生死罪業,在淨土時不會感得苦報。進一層言,淨土的殊勝在於讓未斷煩惱者可以避免障緣而繼續修行。例如印順導師又曾說:「業與煩惱,在淨土中是一樣的:一般(除得無生忍的上上品)往生淨土的,沒有斷煩惱,煩惱卻不會生起;帶有無邊的生死罪業,業卻不會感苦報。所以我以為:『帶業往生』是當然的,合理的,大家都是這樣的。」[16]另外,太虛大師曾在《往生淨土論講要》裏說:

世人有因惡報現前,怖畏驚悸而求生淨土者;有因饑寒困苦生活之所逼迫而求生淨土者;有因老病等苦之所逼惱而求生淨土者;皆以避苦趨樂之心理,為往生淨土之動機。細考諸佛安立淨土,釋迦世尊說淨土法門,雖附有令眾生厭苦欣樂之意,然非佛建立宣說淨土之本意,佛之本意在為真正發大乘菩薩心者安立宣說也。[17]

因為已發大乘心的眾生亦有退墮的違緣,有壞失大乘心的危險;而欲保持不退,實非易事。對此太虛大師直言:「對此已發大乘心而未能不退之菩薩,究以何法慈悲護念,而使其已發之大乘心不致有失壞退墮之危險?因此諸佛以欲護念如此已發大乘心未能不退之菩薩故,遂安立清淨莊嚴之國土。」[18]可見,阿彌陀佛安立的淨土,為的是接引發菩提心的大乘行者,使其有不退墮的修行環境,讓退墮的惡因緣不起現行,安心地在大乘淨土裏修行;進而迴入娑婆,廣度無量諸有情眾生,以成就菩提心願。


[1] 元.釋惟則撰、明.釋袾宏編、明.釋廣信校:《淨土或問》卷1,《大正藏》第47冊,頁299b-c。

[2]曹魏.康僧鎧譯:《無量壽經》卷1,《大正藏》第12冊,頁268a。

[3] 曹魏.康僧鎧譯:《無量壽經》卷2,《大正藏》第12冊,頁272b。

[4] 姚秦.鳩摩羅什譯:《阿彌陀經》卷1,《大正藏》第12冊,頁347b。

[5] 隋.釋智顗:《淨土十疑論》卷1,《大正藏》第47冊,頁79b。

[6] 宋.楊傑:〈建彌陀寶閣記〉,收入宋.釋宗曉:《樂邦文類》卷3,《大正藏》第47冊,頁184c。

[7] 明.釋蕅益:《阿彌陀經要解》卷1,《淨土十要》,《卍新纂續藏經》第61冊,頁652c。(案:此段話未見於《大正藏》版本)。

[8]> 參閱明.釋蕅益:《阿彌陀經要解》卷1,《大正藏》第37冊,頁365a-b。

[9] 明.釋蕅益:《阿彌陀經要解》卷1,《淨土十要》,《卍新纂續藏經》第61冊,頁645b。

[10] 明.釋蕅益選定、民.釋印光編訂:《淨土十要》,《第一要.阿彌陀經要解》卷1,頁8;明.釋蕅益:《阿彌陀經要解》卷1,《淨土十要》,《卍新纂續藏經》第61冊,頁645c。按:此段文字,未見於《大正藏》的版本。

[11]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經》,《大正藏》第12冊,頁347a-b。

[12] 曹魏.康僧鎧譯:《無量壽經》卷1,《大正藏》第12冊,頁268b。

[13] 明.釋蕅益:《阿彌陀經要解》卷1,《淨土十要》,《卍新纂續藏經》第61冊,頁644b。

[14] 釋印光著、釋廣定編:《印光大師全集》,第二冊,〈淨土篇序〉,頁1189。

[15] 釋印順:《華雨集(一)》(台北:正聞出版社,1993年4月),頁382-383。

[16] 釋印順:《華雨集(四)》(台北:正聞出版社,1993年4月),頁181-182。

[17] 釋太虛:《法界圓覺學》,釋印順編:《太虛大師全書15》(台北:《太虛大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1980年11月3版),頁2668。

[18] 同上注。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