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您知道自己的「發心」麼?

圖:Richard Lee

在佛教的圈子裏,我們常會聽到有人說「你要發心啊!」或「你要發心去做這件事啊!」大家似懂非懂,究竟「發心」是甚麼意思?有何內容?又有何重要性呢?

發心的定義和性質

發心有立下心願的意思,或作「發意」、「發願」,即在內心萌生一種意願、欲求、目標。發心多為佛教所用,一般人則多用「立志」、「決心」、「希望」、「期求」等字眼。其實無論是否佛教徒,我們經常自覺或不自覺地發心,只是發心的內容各有不同。

若從心理活動來看,據唯識學派的心所理論,發心就是「欲」心所。世親菩薩的《大乘五蘊論》,給欲心所的定義為:「於可愛樂事,希望為性」,即對自己喜歡的事物或境況生起希求的心,故安慧菩薩釋「欲」是「願樂希求」的意思。

「欲」這個心所通於三性,即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惡或無記的。世俗人的發心,通常是環繞自己的事業成就,以至對世間種種的貪愛,譬如發心要賺很多錢、要娶一個漂亮女子等等,這樣的愛欲、貪欲在佛教來看都是不善的,也是我們於三界輪迴的原因。至於佛教所推許的當是「善法欲」,即對各種善法的願樂希求,如您可以發心修行十善,發心勤修禪定以得智慧,或發心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等。如果所「欲」者,非善非不善,那就是無記。由上述可見,簡單地說「發心」未免有點語焉不詳。

發心會生起甚麼力量?

依唯識的心所理論,「欲」心所的業用是令人生起「精進」的心。我們對目標發心後,就會朝向它努力拼搏,充滿動力,因為心的想法會指導我們的行為。有了發心就會生起我們現代常說的「動機」(motivation),鞭策、驅動我們朝目標進發。發心的力量有多大要視乎個人發心時的心理狀態。發心可起轉業、滿願的作用;但前提是發心前已經過深思熟慮,對目標有深切體認,然後心態懇切真誠,再以無比的決心立下誓願,堅定不移,像地藏菩薩因悲憫眾生發下「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大願,其大悲誓願力即令其有不可思議功德,能成熟一切眾生的善根。相反,如果自己根本沒有真誠嚴肅地決心以某發心的內容作為自己的目標,只是別人叫的,或人云亦云地跟著別人隨口說的,甚至對發願的內容根本沒有認真了解,這樣發心的力量自然很有限。

發心的重要性

也許我們會問,不是行踐最為重要嗎?佛教徒修行,行善不就夠了嗎?發不發心有何相干?答案:非也。

因為發心會決定我們行為的性質。《大方廣佛華嚴經》卷58〈離世間品38〉(八十華嚴)說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魔業,首者即為「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若忘失了菩提心這個發心,別懷不善動機或心態不正,即使行為表面雖是善行,也是魔業。譬如為了博取信任以行欺詐而布施,或以瞋心行布施;雖有布施之行,亦非清淨善行。由此可見,我們不能單從行為表面去判斷善惡,而發心屬於善或惡才是關鍵。

其次,發心的廣大或清淨程度差別,會令所招引的果報有所不同。為甚麼呢?因為不同內容和層次的發心,會增長修行者不同的心識,並驅使其造就不同的實踐過程,從而成就不同果報,譬如我們常說人天乘、聲聞乘與菩薩乘之別。其中大乘菩薩的發心,是要求取無上菩提,簡稱為「菩提心」,即所謂「自覺覺他」,包含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兩個重要元素;因此大乘菩薩不滿足於個人解脫,而是以化度無量眾生為理想,發心至為廣大。菩薩亦因要化度無量眾生的發心,不住涅槃,繼續修行至十地,得以成就無量和究竟圓滿的大悲心和智慧。所以清代省庵大師的《勸發菩提心文》說:「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因為我們先有發心,才會驅使我們有相應的修行及心識轉化。

由此可以明白,同是布施,如果布施只是為了自己得到福報,與發菩提心者「無所得」[1]、一切只是迴向自覺覺他的大菩提心,二者從發心、行踐時的心態到實際行踐都會有所不同,故前者成就的是人天乘的果報,後者所成就的是菩薩乘的果報。

學佛可以沒有發心嗎?

有些人修讀佛學,只是把「佛學」當作一種知識或興趣,與自己的心根本扯不上關係,那當然毋須談甚麼發心。然而,如果是「學佛」者,即以學習佛陀的教法為生命努力的方向,縱然當中或有不同的長短目標,但必對自己的生命有所期許,願意為此努力不懈,那便是發心了。事實上,了解自己的發心,是了解自己的重要一環;而認識自己的心,繼而調整和提升我們的心,正正就是我們修行要做的事。

須注意的是,任何的發心,應該基於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況,而不是群眾壓力或為了獲得別人讚許;因為自欺欺人的發心,只會增加我們覆蔽自心、欺誑他人的煩惱。對大多的人來說,一個善的發心,其廣度和力度也需要一個發展的過程,我們應在真誠的基礎上逐漸將其堅固、增長。

了解上述種種後,就讓我們靜下來想想自己有沒有發心,或發心的內容是甚麼;以及在下一次行動之前或行動進行之際,覺察一下自己的發心。這是一個重要而又有趣的探索!


[1] 因體悟諸法均由因緣所生,本無自性,故內心無所執著、無所分別。如行布施,心無染著,能隨眾生希求布施一切東西,非為世間的福報或讚譽而行布施,此即以「無所得」為得。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