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愛因斯坦任教佛經——正念禪修的新理論「餅乾模型」(十五)

(續上期)

誰人任教佛經更有說服力? 愛恩斯坦? 孔子? 僧人?

筆者的答案,試從教育背景資料談起,香港的教制是容許宗教團體辦學及設立宗教科,佛教學校內自然有相關科目,「佛學」或「宗教與理倫」,依過去在校的經驗,初中生為必讀,高中則換成選科,可在高考中取得正式學分。課程編排之類,我在博論已詳細討論,在此就不再著墨;要討論的,是另一個現象:大多數學校都會安排中文科老師任教佛學。

曾有老師對我說,以前在大學本身沒有佛學訓練,佛學碩士只是近十年才出現,所以當時的佛學科是由中文科老師任教,原因是「佛學也是中文寫的」,這理由有趣得很,但應該與佛經長期被文科式詮釋相關。這樣的導向下,結果是從教學、教材、考題、評分等等都是一面倒的文科取向,我沒資格說不好,只是覺得不妨加入理科的元素,理科老師可以參與其中,佛經的理論亦可與理科混合任教。舉例:佛經說的「無常」,實質與物理研究現象的變化有著密切關係;「四大」,與生物科的人體組合息息相關;「緣起的必然性」,和化學科的不同元素組合必然會產生某元素,也是可以相輔相承地教與學。
 

說到底,我這理科人閱讀經典,深感經典本身是一部古人的實驗紀錄。於2017年講座「佛教沒有告訴你的事情」中,筆者已提出佛經根本就是一門科學(見下圖),只不過整個實驗過程,古時沒有大腦掃描儀器,每位修行人只得在自己的大腦中進行及檢驗。時而勢逆,這些經驗一直視為「主觀的信仰」,問津者始終是少數。到了近代,大腦掃描儀器的出現後,令這些經驗可以被測量,令更多人可以認識和練習。

既然如此,讓理科老師投入佛經的教與學,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方案。

人生噩耗:補課──教育的助力

教育理念和制度不斷在革新,但社會各種異象似是層出不窮,校園培育和社會需求總有著難以拉近的距離,或許我們不得不承認校園教育只是一個過程,即使修滿學分而光榮畢業,仍然需要在生活裏補修學分。若然如此,到底學習的歷程缺少了哪些學分?

筆者是在香港接受十多年的正規教學,也曾在中學任教;記憶中的中學,中英數「理所當然地」佔據大多數的課堂,幾乎每天都有,餘下的就由歷史、地理、經濟、物理、化學、生物等等來分餅,也不知為何,體育和音樂的成績均沒有被重視,與排名及升班扯不上關係。

近年研究教育學,開始留意香港的學科編排到底是基於哪些理論,暫時還未有確實答案,其一可能是香港「參考」西方學校的編科,而背後的理據,應該與近百年來智商(Intelligent Quotient)主導人類文明發展有關,致令學科均以概念訓練為主,即是思維區的改良。而且,即使是思維區,也局限於對世界的理解,而對自己的思維方法、優勢和盲點,卻反而忽略了。

假如教育的目的是要完善每人的大腦,令學人具備面對及處理各式各樣的人生問題,至少知道有何不足而再充實學習,餅乾模型正好提供了一個精簡實用的教育框架,作為參考。以下依餅乾各區,一一闡述被忽略的學分。

情感學分

學理層面來說,情緒長期被視為主觀而且阻礙思想的產物,在早期心理學也是沒有地位,這不但影響著教育編科,甚至影響普遍人生活中表達情緒的文化;幾十年前提出的情商(Emotion Quotient)乃至其他相關研究,開始還情緒一個公道,顯示它不只是腦幹的原始功能,更是前額葉的重要一員,有助思考、策劃等等。不要忘記,「正念」在西方起家,也是因為被發現能調控、舒緩各種負情緒的症狀。

現實個體來說,過去的「情感」培育在於家庭,及與老師的互動,可惜現時不少父母雙雙出外工作,剩下與孩子成長的是家務助理;老師也被有增沒減的由社會附加教育身上的指標弄得壓力、負擔大增,薰陶學生人生的互相大大減少,餘下的只剩電視劇、歌曲、電影等偏面或扭曲的感情薰染,結果社會大量人患有抑鬱、焦慮等精神症狀,無法處理自己的情感信息。

所以,「如何處理、調控情緒」將會越來越被重視,將相關內容編成一個科目,有必需理論與實踐並備,讓學生多一個選擇,應該更符合個人成長與現代社會的需要。

意志學分

「為何你無心向學?為何你毫無上進心?你不去想自己的未來嗎?」這些話語,在校園任教時,同事與家長不時對學生的抱怨或責難,自身當年也曾說過類似的話,真慚愧。

意志力是與生俱來?自己搞掂?學校的正規課程是找不到正確認識、訓練自己意志力的學科。零碎、短期的活動不是沒有,但與概念式的訓練、考核相比,可說是沒有受到重視。看來不少人,包括當年的我都在假設:當一個人面對難關,自然就會培育出意志力,知道重要就必然會奮鬥,或是為讚美幾句、以禮物鼓勵便可以令人的發力衝線。

可是,閱讀《增強你的意志力》後,方知道意志力也有它的理論與操作,猶如學習各種運動,是需要訓練的,而且飲食也對意志力有影響。假如筆者說: 當年花盡老師心血,而最終仍被視為無心向學的學生,原來調整他們的飲食,就能改變他們的意志力,不是一樁頗為諷刺又悲哀的事嗎?

如同情緒管理,意志力的培育也可獨立成科,讓學生多一個實用學科的選擇。

健康學分

筆者是一個經常使用臉書的人,網上不時流傳許多如何飲食有益健康、皮膚保養、預防癌症等等,訊息真是各有各說,這邊專家說牛奶難消化,另一專家說牛奶有助舒緩骨質疏鬆;有些則喜歡指出各種食物的輔作用,對身體如何不好,但若真有人全聽進去並跟著做,是否健康還不知,但肯定會好快餓死;還有一大堆瑜珈、拉筋的動作,醫生、教練、乜Sir 等等都親身講解及示範,假如全部都跟著做,十項全能應該有可能。這些和感官、健康的切身認知,為何沒有成為課程,讓學生選擇?

在香港,許多人飲食隨心、作息混亂,還未到中年身體已出現許多毛病,影響生活計劃。物流大大發展,各地美食隨時送到,卻忽略了人與天地之關係,忘記了選取食物需與地區之氣候、水質、空氣、季節而定。結果可能越是吃得「好」,反而越是產生更多毛病。

以上提出的,分別是情感、意志和感官,都是切身而且是伴隨一生的內容,相信它們的重要性,不比現時的歷史、地理、物理、化學遜色。加上現時開始在世界各地的學校萌芽的正念課程,及原有的概念課之改良,大腦的五區便分別成為五科,便可以較為平衡地培育。

依餅乾模型作為教育理念,闡述至此。在落實運作之前,到底是附加五個獨立科目,讓學生多一個選擇,還是更動、重組原來的學科,或是應該置於小學、中學或大學等等相關議題,筆者並非教育編制的專家,沒有一個定案,不足之處,希望能引起各方專家繼續討論。


結論

各位讀者,經歷數萬字的描述,你們不累嗎? 筆者累了,但還得走完這最後一步。對應最初提出的研究論題,以下略作總結。

學術內容上,本研究的成果對於現時有關「正念」的定義和框架,具有一定的貢獻。喬博士的「正念」定義被西方人視為始祖,其他地方的專才也無不以此為基礎,進行各種的研究。然而當中提及的「當下」意思並不清晰,經筆者重新解讀正念源頭的佛經,「當下」代表感官、情感、思維和意志,令原先的定義更具體,不失為鞏固「正念」定義的選擇。

再者,結合佛經記載的關鍵概念,形成一個正念的理論框架「餅乾模型」—「覺知」置於中央,注意、調控「感官、情感、思維和意志」的運作。而且,「覺知」的功能非常多,不只是專注而已,是次已提出「覺知」的三種調控功能: 拆件、選區、平衡,還有許許多多,等待未來繼續研究和發表。

學術方法上,「理科切入」和「取代古語」兩者,均在佛學研究上甚有價值。佛經向來被視為宗教信仰之產物,而且與時代脫節。筆者棄用「你話OK就OK」的信仰邏輯,視經典為一部古人生活體驗的記載,將相關內容整理而成的「餅乾模型」,運用理科方法切入,將模型只是一個假設(hypothesis)的階段,投入實驗中,測量其真正的成效。其中,筆者亦重新解讀文句,根據不同學說及實體經驗,直接使用現代語取代古語,其中意涵即時被釋放,回到現實世界,使不同領域的專才可以接觸。因此,在研究佛經上,「理科切入」和「取代古語」是新的出路,值得學人注意及投入。

應用層面來說,「餅乾模型」一個培育整個大腦的方案。「餅乾模型」實用及層面非常廣泛,所提出的練習方法,已不再是深居寺院或山林的模式,它既是一種心理治療和輔導工具,更是一個培育整個大腦的方案。而且,「餅乾」亦可作為學校的編制科目、全人成長之用,更長遠的話,則可作為全人培育的整體方案,有幫各人在不同階段面對、解決各種問題。

綜合以上所說,「餅乾模型」的研究對學術與應用甚具價值,但是次仍屬先導的性質,更多的研究、實驗與探討,有待各界專家指正,未來能合作進行,那是最好不過!

(完)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