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愛與慈悲:魯米的七個忠告

魯米的七個忠告超越了宗教界限,包含著泛宗教普世的價值觀。
魯米的七個忠告超越了宗教界限,包含著泛宗教普世的價值觀。

今年夏天,得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同學會與土耳其Anatolia Cultural & Dialog Centre 安排,到土耳其一遊,淺嘗當地風土人情及宗教文化。名義上土耳其是一無國教的國家,實其人口中絕大多數是回教徒,回教深深地影響著當地人們的生活,而大部份人對佛教均無認識。

旅遊期間,探訪了回教蘇菲學派著名詩人、學者魯米位於土耳其中部科尼亞市(Konya)的陵墓博物館。魯米(1207-1273)全名Mevlânâ Celâleddin Mehmed Rumi,除了其廣為人欣賞的詩詞,更能打動人心的是他的教導。他的教導主要建基於無條件的接受、包容、忍耐、愛、慈悲、及利他。為此他留下了七個忠告,大受世人推崇。他的七個忠告,表達了人類最高尚的情操;而這七個忠告超越了宗教界限,包含著泛宗教普世的價值觀:

1. In generosity and helping others: be like the river.
讓我們慷慨及助人的心,如大河一樣澎湃,永流不息。
2. In compassion and grace: be like the sun.
讓我們的慈愛與和善,如日光一樣,照耀眾生。
3. In concealing others’ faults: be like the night.
讓我們的寬容,如在黑夜裏看不見一樣,掩藏了他人的過錯。
4. In anger and fury: be like the dead.
讓我們如同在死亡時一樣,埋葬了我們的憤怒及怨憎。
5. In modesty and humility: be like the soil.
讓我們的虛心和謙遜,能如大地般攝納。
6. In tolerance: be like the ocean.
讓我們的忍耐,如大海一樣地包容。
7. Either you appear as you are, or: be as you appear.
讓我們表裡一致,心口如一。

魯米教導我們助人的心,應如大河一樣,永流不息。佛教菩薩乘主修自度度他,就是告訴我們只有經過助人,方能助己;而助人等同行於布施。無條件的助人,正是《金剛經》上說的不住相布施,其褔德不可思量。能起心助人,本發自於對人的慈愛。無條件地助人,源自於無條件的慈愛,就如佛教所說的無緣大慈。原來真正能夠助己的人,必擁有慈悲心及助人的心;施者、受者本無差別。

魯米的陵墓博物館內,展示了蘇菲教徒的修行生活。(其一)
魯米的陵墓博物館內,展示了蘇菲教徒的修行生活。(其一)
魯米的陵墓博物館內,展示了蘇菲教徒的修行生活。(其二)
魯米的陵墓博物館內,展示了蘇菲教徒的修行生活。(其二)

魯米教導我們要寬恕他人的過錯,及埋葬我們的憤怒及怨憎。憤怒和怨憎,多始於不能接受他人及其過錯。世上本無絕對的過錯,只有人的分別心。千百年來,無數戰爭皆源於憤怒、怨憎、及仇恨。二十一世紀以還,世人已見證了美國九一一事件,阿富汗及伊拉克的變天,與及現正打得如火如荼的敍利亞內戰。戰爭沒有永久的勝利者,但令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未勝先輸。六袓慧能大師就曾說過:

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 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 打除煩惱破
憎愛不關心 長伸兩腳臥

      ──《六袓壇經.般若品第二.無相頌》

只有真的放下憤怒、仇恨、與怨憎,人才能從繫縛解除出來,釋放自己,做一個自由自在,無掛無礙的人。

魯米教導我們要如大地般謙遜和如大海般包容。試看大地,受著各種大自然及人為的衝擊,總是默默地承受,靜靜地攝納各種生命的元素,滋養著萬物生長。再看大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江大河都以大海為終點,但大海總是無言的接受,亦從不因此而有增減;魯米教導我們對他人的忍耐心亦應如是。

謙遜使我們能夠放下成見和一己的分別心,攝納大千世界各種各樣的知識和意見,並更能了了分明,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就如六袓的教導:

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
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

       ──《六祖壇經.懺悔品第六》

忍耐與包容,是佛教的主流價值觀。發生了看似不能忍受的事,或許會令人心痛惡絕,但細想之下,其生起自有其因緣。已發生的事不容我們不接受;然而全然的接受並不妨礙我們正視它、處理它,反而減少了無奈、憤恨的情緒,亦避免了將一己之見強加於人,減少種下怨憎的種子。當我們面對不愉快的事情時,聖嚴法師的「四個它」就提供了很實用的法門: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魯米最後的忠告是要我們表裡一致。任何信念、知識,不付諸行動,不會帶來果實。要能表裡一致,就是要我們行動。佛教主張聞、思、修。「聞、思」就是建立我們的信念和知識,而「修」就是要我們付諸行動。這就是修讀佛學與學佛的分別。

愛與慈悲本無宗教界限。二十世紀中葉,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傑斯博士(Dr. Carl Rogers; 1902-1987)首推以人為本的心理輔導模式。他倡說於心理輔導中,只要本著對當事人無條件正面的接受(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再加上同理心(empathy) 和輔導員的表裡一致(congruence),就足以幫助當事人改變其負面情緒及不當行為。羅傑斯博士是一基督教徒,花了一輩子研究人類心理及行為,並曾修讀神學,但他的教導脫離了基督教教條框框,直指人的本性。細心理解,「無條件正面的接受」等同佛教的無緣大慈,「同理心」就是悲心,而「表裡一致」就是如實。其後數十年,無數心理學研究確認了以人為本的心理輔導模式的效用,與其他流行的心理輔導模式無大差別;而羅傑斯博士的三項要求,亦已成為當代大部份社會工作者的核心價值觀。

佛教以四無量心「慈、悲、喜、捨」為待人處世之道,其中就包含著魯米的忠告。有條件的愛,或含有貪的因子;但無條件的愛,是人類最大的慈心,亦是人類最高貴的情操,為生命帶來更大的意義。絕對的真理只能有一個;不同的宗教得以傳世,繫於能打動人心,而其最重要的是喚起人與人之間的愛與接受。無條件的愛與接受,是人類靈性上最大的修行,亦是人與動物的分別。人世間苦樂參半,但亦因此帶來成佛的契機。愛與慈悲是人類面對苦難時得以互相扶持,共度難關的主因。就讓以下對聯結束本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人間有義,仗愛助得重生


二零一二年八月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