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慈悲之路——轉譯判斷為觀察、感受和需要

判斷障礙慈悲!非暴力溝通提供具體的方法將判斷轉化為觀察、感受及需要,幫助我們的慈悲能量再次流動。

我以朋友Andy某次「缺席聚會」事例,來闡釋如何轉譯判斷為觀察、感受和需要。我和Andy同屬某個小組,這個小組每兩星期聚會一次,通常會議都會在兩星期之前約好,某次,Andy在聚會約一小時之前,於 WhatsApp 群組說他不能出席,但沒有解釋缺席原因。

收到他的訊息後,我腦海頓時出現各種判斷:「搞錯!隨便爽約!缺席又不解釋!」、「他不守信、不可靠,他不重視我們!」,這些判斷,令我感到很憤怒。

當我看到這些念頭時,我問自己:「你確定這些想法嗎?它絕對真確嗎?」這一問幫助我停下來,不再在腦袋繼續編造故事。然後問:「到底發生了甚麼事?」這樣問讓我冷靜下來。此時,我開始能作觀察了,我慢慢寫下觀察:「這個聚會是兩星期之前確定的,在聚會前的一小時,他在Whatsapp群組分享了他是次聚會將要分享的訊息,並說他不能參加是次聚會,他沒有說出缺席原因。」寫下觀察後,我平靜了許多,我發現這是他第一次缺席小組聚會,此外,他雖然人不到,卻禮到——在群組中分享了要分享的內容。就在此時,我的慎怒轉為了失望及疑惑。我深呼吸,在身體裏陪伴失望及疑惑,循著感受帶去尋找需要,發現失望背後是信任和連結,疑惑背後是渴望清晰。我也從自己的「不喜歡」著手,我說我不喜他「不守信、不可靠」時,我將之反轉,即是說信任、承諾對我來說很重要。

找到需要後,連結需要並確認需要,內心便有更多的理解和接納,因而感到安穩有力。

延伸閱讀:

虛幻的嗔心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5%bc%b5%e4%bb%95%e5%a8%9f-christine/" title="Posts by 張仕娟 Christine"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張仕娟 Christine</a>

·「正念喜悅生活」創辦人<br /> · 資深正念導師<br /> · 梅村正念學院正念導師培訓畢業<br /> · 國際非暴力溝通中心非暴力溝通準認證培訓師(已通過前期認證)<br /> · 著有《非暴力正念溝通 活出生命力量》、《Miss Bell Bell 正念生活課》及《梅村「Wake Up」女孩》等六本著作; 碩士論文《Mindful Parenting:如何幫助父母與子女相處?》; 撰寫「正念父母」及「非暴力正念溝通」專欄。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