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戰或逃?──當問題來臨時

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上各種問題,好些人在沒辦法處理時,會採用消極、單向、不理性的方法逃避現實,這些方法稱為「自我防衛機制」(ego-defense mechanism)。常見的自我防衛機制包括:

.否定作用──把已發生的不愉快事件當作沒發生過。

.壓抑作用──壓抑自己,不讓自己想起痛苦的經驗。

.合理化作用──巧妙地使用符合自己期望,或社會道德認可的角度來解釋現實。例如被公司開除後,自我安慰說早就不想幹。

.投射作用──把自己擁有但不能接受的觀念或特質強加諸他人,令自己不用承受這些觀念或特質帶來的焦慮與責任。例如自己好炫耀愛面子,卻動輒批評他人貪慕虛榮。

.反向作用──為了防止自己不接受的想法洩漏,誇張地採取與想法相反的行為。例如自卑的人以自大的行為,掩蓋內在的不安。

.轉移作用──把對具有威脅的事物的焦慮,轉向不具威脅的事物發洩出來。例如丈夫在公司受氣,回家責打妻兒洩憤;被老師處罰的學童不敢當面反抗老師,轉而塗鴉學校牆壁。

.幻想作用──想像與現實不同的情況,以彌補現實的不足,暫時降低焦慮,得到心理上的滿足。例如事業上屢遭挫折的人,幻想自己名成利就、春風得意的場面。

.情緒隔離──以迴避或冷漠的方式面對不如意的事,避免不好的感覺出現。例如痛失親人後若無其事。

.理性作用──以純理性的態度面對問題,避免情感陷入痛苦。例如醫生、護士經常保持著冷靜的態度,面對每天都發生的死亡個案。

.抵消作用──接受某種象徵性的懲罰,以抵消內心的不適或內咎。例如做了一件自己不能接受的錯事後,不斷責打自己,或下雨時跑到露天地方淋雨。

.過度補償──遇到某個問題時,付出過分的努力謀求解決問題;或在另一方面過度投入,以補償在這方面的不足。例如被嘲弱小的男子,每天發狂地鍛鍊身體,並服食藥物;失戀的人投放超乎常人的精神、時間在工作上。

.宣洩作用──以一反常態,甚至反社會的過量行為宣洩壓力。例如生活不愉快的人藉偷竊、傷人獲得快感。

.昇華作用──以合符社會道德的方式,表現個人不被社會認可的想法。例如藉藝術繪畫或文學創作表達自己的慾望。

.退化作用──退回挫折較少的生命早期階段,以孩子氣的幼稚行為應付問題,或藉引人注意或搏取同情來減低內心的不安。例如受到打擊的人,像小孩般在別人面前大哭大鬧。

.固著作用──為逃避挫折,以誇張的方式黏附自己信任的人。例如未能獲得同儕接受或融入社會的人,總是像小孩般依賴母親或配偶。

以上多種自我防衛機制,偶一為之,可以提高對自己的滿意度,無傷大雅,畢竟人生有很多問題是我們無法解決,也沒必要逐一解決的。然而,自我防衛機制都不是解決問題之法,於事無補,若濫用此機制,只會拖延處理問題的時間,可能令問題惡化。

再者,自我防衛機制都是扭曲的心理,若經常使用,將會形成不健康的習慣甚至不健全的人格。例如經常壓抑情緒其實不能消除情緒,只是令其暫時排除在意識之外,當情緒累積至一定程度時,便會爆發出來,令人做出失常的行為,對己對人造成傷害;過度採取合理化作用、投射作用,可能令自己習慣以偏頗的角度思考;沉迷幻想,可以使人脫離現實,甚至混淆想像與事實;使用情緒隔離或理性作用太多,會降低自己對他人及環境的敏感度,變得冷酷無情;不當的抵消作用、過度補償可能傷害自己,而發洩作用則傷害他人;採用退化作用、固著作用太甚,只會令自己更難融入社會。總之,過度的自我防衛機制會導致人格失調,同時令人錯失成長與改進的機會,解難能力每下愈況,為將來潛伏更大的隱憂。

正確面對問題的方法,是「調適」(adaptation) 與「因應」(coping)。前者是指當我們遇到問題時,首先調節、穩定自己的情緒,令自己不致被焦慮、壓力打倒,然後再冷靜地解決問題。怎樣調適呢?世事本來就不可能盡如人意,這是鐵一般的事實,但問題始終都會過去。真正的快樂是來自內心,外界的一切始終是身外物,只要不太執著,則外物不會太干擾內心的快樂。再者,緊張不僅無助於困局,更可能雪上加霜,倒不如放鬆冷靜,專心思考怎樣解決問題。這樣思維,我們對外在的得失會看得輕一點,不會為自己製造太大壓力。

調適過程中可以靜坐輔助──端身正坐,放鬆肌肉,靜心觀察自己的呼吸(可以加上「數息」,即計算一呼一吸的次數),或將注意力集中在某個物件或身體某個部位,藉此放鬆繃緊的身心,舒緩壓力反應。冷靜下來後,思維逃避只會令情況更糟,鼓勵自己勇敢地解決問題。

接著就可以進入下一步「因應」。這是指應用自己或週遭的力量、資源,採取行動去除壓力或焦慮的來源。首先要面對問題、找出其成因,考慮可行的解決方法,然後對症下藥。若問題較棘手,就要有下一番苦工的決心,甚至要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否則永遠不會進步,問題仍有可能再發生。若事件真的難以擺平,則要尋求他人的協助。

若問題確實無法解決,切莫掉入自我防衛機制的陷阱,而應回到調適的步驟,重複思維世事沒有完美、真正快樂源於自心的道理,超越患得患失的心情。先哲有言:「若事情可以解決,則沒需要擔心;若事情解決不了,則擔心也沒有用。」某段時間內有問題,並不代表永遠都有問題;這次失敗,不代表不會再成功──只要自己的意志在這次沒被打倒。何況,過分憂慮不僅無濟於事,更會削弱抵抗力,增加患上感冒、胃潰瘍、哮喘、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機會。何苦折磨自己的身心呢?

更進一步,若能發掘問題的正面意義,可降低我們的不滿,並讓挫折化為成長的動力。例如從困難中明白自己的不足,督促個人進步;在結伴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增進了彼此的感情;吸取了教訓後,可避免同類問題再次出現,或於其再次出現時懂得更妥善地處理。那麼,今天的問題,便成為明天成功的階梯。

我們須要不斷重複思維以上義理,自我灌輸正面觀念,才能扭轉逃避問題的習慣,養成新的積極態度。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