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殘疾是苦?跳出「健全主義」的思想框框,再想有關「殘疾」和「苦」的問題

(圖:網上圖片)

佛教裡有說人生有「三苦」:苦苦、壞苦、行苦或「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 

前陣子聽聞一個尚未出街,有關買樓的電視節目,裏面有一些出位的「精句」。認同與否是另一回事,但對於香港人來說,應該不難理解為甚麼買樓會是一件這麼令人苦惱的事情。有多苦?可能見仁見智。然而,大家有否認真的想過,對你來說,甚麼是「苦」?

身體有殘疾,苦不苦?

殘疾是否苦的這個問題,每個人的答案及見解都可能不同。我想指出的反而是大家有沒有留意到我們是活在一個充滿著「健全主義」(Ableism,或稱健全中心主義、身心健全主義) 思維的社會裏?

牛津字典把「健全主義」解釋為「一種偏好身體健全人士的歧視。」[1] 這種歧視或偏見,已滲透在我們的思想裏,讓我們有許多假設、標籤、態度以及行為,甚至在我們建設環境時,都會不自覺而且非故意地透過言語和行為表現出來。這可以說是一個很容易便會落入的思想陷阱,因為在社會裏,大部分人都會設想「身心健全」是一種理所當然的情況,每個人都「應該」是身心健全的,然後一旦落入了這個思想陷阱,就在我們的言語和行為裏表現出來了。

舉個例子,我以前在展能藝術的工作中見過不少次類似的情況,就是老師、社工甚至家長拿著某位同學所繪畫的畫,然後指著該位不同智力的學生,驚訝的說:「他是X度智障的,他好叻,畫到這張畫!」老師、社工或家長的原意,是想讚賞這位同學,可能是他們「喜出望外」地發現這位同學擁有他們從未想過有的繪畫的能力,也就是他們假設了這位同學,以他的能力是不能畫到這一張畫的。

有些殘疾或長期病患人士,的確是經歷著身體的苦楚。可是,有更多人覺得殘疾是苦,是因為我們的思想被「健全主義」框住了,然後立刻聯想到,一旦殘疾,便會達不到預先假設的「應該是健全」的狀態了。這不就是「求不得」嗎?怪不得會覺得苦。

前陣子有機會與香港失明人佛教會的創辦人談起他們「肉眼無明,苦止一生;慧眼無明,解脫何期?」之理念,令我對殘疾和苦有更深入的想法。身體上的苦,可能是存在於這一期的生命,但真正的苦,其實是甚麼?

如果我們能夠先跳出「健全主義」的思想框框,再想有關「殘疾」和「苦」的問題,答案是否一樣?歡迎交流。


[1] “Discrimination in favour of able-bodied people.”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