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無處不飛天

初唐321特窟內線條優美的雙飛天。 (敦煌研究院網頁圖片)

飛天,是敦煌藝術標誌。乘車臨達敦煌市中心,已能遠遠見到一尊高大的反彈琵琶飛天塑像;在莫高窟大門入口,有兩尊飛天映入眼簾。莫高窟近五百個洞窟,幾乎每個洞窟的璧畫上皆繪有飛天。

飛天,源自古印度神話的天國樂師乾闥婆(Gandharva)和緊那羅(Kimnara)。飛天始見於印度佛塔的浮雕上,佛教沿絲路入華,它們也依樣起飛,越過巍巍崑崙、劃過重重沙漠,飄至敦煌﹔並穿越前秦、涼、魏、隋、唐、吐蕃、西夏、元代千年時光,各現姿態,皆飄逸清麗,展現於我們眼前。

「飛天」一詞,最早記載於北魏楊衒之所撰《洛陽伽藍記》﹕「飛行空中之天人」,是印度歌神乾闥婆與樂神緊那羅的合體,又因為他能散發香氣故又稱香音神。此二神在佛經中被列入天龍八部之一,以歌舞香花等供養諸佛菩薩之天人。《大智度論》卷十記載﹕「乾闥婆王至佛所彈琴讚佛,三千世界皆為震動」,是佛教中歡樂吉祥的象徵。後來成為侍奉及供養佛陀的使者,專責司音樂、散花和禮拜之職。每當佛陀講經說法時,皆飛舞空中,散花奏樂。

佛教剛傳入中國,與本土的道教交融,這些現象可見於在敦煌莫高窟早期石窟如建於西魏的第285窟和第249窟。中國人將天界眾生稱為「天」,如大梵天、功德天等;而對空中飛行的天神稱為「飛天」。至於中國道教,認為人的靈魂不死,能羽化升天,成為「飛仙」。所以在這兩窟中,我們同時可見化生淨土的「童子飛天」,也可見道教「羽人飛天」,是「佛道融合」的難得見證。印度佛教的「飛天」,來到中國,開始與道教的「飛仙」融合,後來才將佛教石窟壁畫的天神一律稱為「飛天」。「飛天」可說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及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多重文化藝術形象,後更發展出中國特有的「飛天」,而「敦煌飛天」更成為一專用名詞。


飛天梵唄‧千百種樂

在佛經裡,天人出現的場合,多半是對諸佛的成道、誓願或弘法事蹟的讚歎與供養。如來成佛時,無量天人在虛空中,以天華、天旃檀香等散在佛身上,以示對如來成道的讚歎。此外,在淨土世界裡,也常有天女散花,或薰發天香的故事。天界諸神如果需要音樂娛樂時,伎樂天神就會立即飛往需要其演奏梵唄音樂的地方。

梵唄就是以和雅的曲調,讚歎諸佛菩薩的無量清淨功德。梵唄也是極樂淨土的教化工具,《阿彌陀經》中云:「彼佛國土,常作天樂⋯⋯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可知在極樂世界裡的梵音,都在傳達佛陀的教法,令人產生欣喜好樂三寶的善法欲。


飛天形象‧千嬌百態

印度飛天東傳中國後,強調了音樂和舞蹈。從飛天造型身上,可見到當時中國社會的服飾、舞蹈和樂器等文化情況。敦煌石窟以莫高窟為主,榆林窟、西千佛洞、東千佛洞,堪稱中國飛天薈萃之地。莫高窟近五百個石窟中,佔近三百個石窟有飛天的蹤影,數量約有四千多。身形最大的有兩米半高,最小的有五厘米高,所以有云﹕「敦煌無壁不飛天」。

壁畫中的飛天,以位置、造型或職能等特色而命名。如以位置而別﹕藻井飛天、人字坡飛天、龕頂及龕外飛天、背光飛天、法會飛天和環窟飛天等;論造型可分為童子飛天、美女飛天、裸體飛天、雙飛天和六臂飛天等;論職能則分為禮拜飛天、供養飛天、散花飛天和歌舞飛天等。


敦煌飛天‧千載一時

很多人喜歡敦煌飛天,因它們是印度、西域和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美麗結晶,也是印度佛教天人、中國道教羽人、西域飛天和中原飛天長期交融薈萃、合眾為一的藝術形象。它們不長翅膀、不生羽毛,不依靠彩雲,主要憑藉自身飄曳的衣裙、飛舞的彩帶而凌空翱翔。所以,敦煌飛天表現的不單是豐富多采的姿態,同時也展現出獨立自主的精神。

敦煌飛天造型於不同朝代,有著不同衍變﹕北涼飛天造型雖線條較粗和簡單,卻古樸雅拙,憨厚可愛。技法用西域傳來的凹凸法、疊染法,歷經歲月後,臉上表面部分顏色退去,見高光位置如一「小」字,故稱「小字臉」。北魏和西魏的飛天造型轉為清瘦,故謂「瘦骨清像」,其飄帶飛揚富動感。隋代飛天最生動,形象豐富,充滿活力。唐代飛天承隋代審美的發展,造型建基於當時宮廷仕女的造型,表現出女性柔軟的曲線。更透過多種動作如升騰、伸屈、俯仰和翻騰等動態表現出人的體態美。由於造型比例適中,線條流暢,突顯了天人的氣質。


飛天繪製‧行雲遊絲

敦煌飛天的繪製屬工筆畫範疇,古人用「春蠶吐絲」和「行雲流水」來比喻勾線技巧,稱為「遊絲描」,可見畫工的精緻和靈活。在這因緣下而生的飛天,更為絲綢古道,吐出另一番璀璨異彩。飛天凌空飛舞的各種神態,令它們善良、靈巧美麗的個性,都散發著一種親和感。

敦煌飛天的創造,充分發揮線描技藝和裝飾效果。畫師透用裝飾邊框來分割位置,題材處理多變而有序,佈局首尾呼應,形成疊合和交錯的美感。飛天穿梭於花團錦簇、雲氣繚繞中,但卻予人一種天上人間的飄渺,令人頓生向善向上之心。


心無罣礙‧得大自在

敦煌飛天從早期的形體健碩、樸拙可愛情趣,至北魏晚期吸收了飛仙形象特色,變得清秀瀟洒,但動感不足;及至唐代,完全建立起具中國特色的飛天,祇憑藉飛舞的彩帶,便能任意御風飛行,雖身形圓潤,然飛行流暢非常,且神情嫻雅,奔騰自如。時疾馳、時輕盈;或旋轉、或跳躍。飛天秀髮輕飄,手臂柔曼,腰肢扭擺,衣裙隨風飄曳,他們自由自在地游刃於彩雲間,漫天滑翔,千姿百態,令人賞心悅目。

飛天以扭動身軀表達飛翔姿勢,以流暢線條勾勒輕盈體態,以飄舞裙帶顯出韻律感,在在呈現出游於空中的動感,自在優雅,悠然逍遙,體現佛學思想中,透過體會「無常」,見「緣起性空」,而知「無我」。願如飛天般把「我」看輕,感受「放下」的輕安,心無罣礙,得大自在。

分享: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9%a7%b1%e6%85%a7%e7%91%9b%e5%8d%9a%e5%a3%ab/" title="Posts by 駱慧瑛博士"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駱慧瑛博士</a>

香港大學哲學博士。英國劍橋大學羅賓遜學院院士。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名譽副研究員及藝術顧問。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員。專研敦煌唐代觀音經變、敦煌吐魯番文獻等。專著《觀心自在 —— 香港觀音誕與觀音信仰探源》為首屆「想創你未 來 —— 初創作家出版資助計劃」(非遺組)得獎作品,並榮獲第三屆「香港出版雙年獎」社會科學類出版獎,及著《緣繫敦煌》。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