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甘肅文化的根與魂

香港中央圖書館於六月舉辦了「根與魂──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及講座。甘肅位處黃河上游,是古代絲綢之路必經之地,也是一個有悠遠歷史及多民族的省份,故孕育了不同地域文化及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的有68項,省級的有333項。其中皮影戲(環縣道情皮影戲)(圖1)及山歌《花兒》,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簡稱「非遺」)名錄內。

圖1–環縣道情皮影戲縷空的皮影件

是次活動展出的工藝包括:洮硯、陶器、天水絲毯織造、天水雕漆、窯洞營造技藝、酒泉夜光杯雕、慶陽香包繡製、竹藍寨泥(圖2)、蘭州刻葫蘆(圖3)、銅鋁鑄造技術、臨夏磚雕、平涼紙織畫、平涼剪紙、慶陽剪紙、安口陶瓷、新石器時代已發明的黑陶技術等。其他還有藏藥、甘南藏族唐卡、裕固族及雪山蒙古族民族服飾、崆峒武術及腰刀武器等展品,代表著甘肅多元化的技術。

在民間藝術方面,不同民族的音樂、歌曲、舞蹈,各具特色及風格,可說是百花齊放。是次展出舞蹈包括遊牧民族的草原舞蹈, 例如擺格爾、巴郎鼓舞、拉卜楞民間舞; 還有民間舞蹈, 例如天水武山旋鼓舞、文縣池歌晝 (一種各寨子戴著面具跳的儺舞)、西涼樂舞時已開始發展的涼州攻鼓子等。音樂方面有嗩呐、蘭州太平鼓。歌曲方面,除了上文提及的《花兒》外,還有裕固民歌、藏族甘南民歌、先秦時已有記載的隴東民歌、哈薩克族的阿伊特斯對唱。戲曲方面有南木特藏戲、蘭州鼓子、民勤小戲曲、秦腔及隴劇等,另外尚有涼州賢孝及河西寶卷的說唱藝術等。反映甘肅是西域與中原樂舞交融之地,及北方民族喜愛通過歌、樂、舞來表達他們熱情豪邁的性格。筆者於2007年到蘭州旅遊時,也曾遇見市民在公園裏聚在一起奏樂唱歌,好不寫意!

圖2--竹籃泥塑造的善財童子
圖2–竹籃泥塑造的善財童子
圖3--刻有《孝經》二十四孝的蘭州刻葫蘆
圖3–刻有《孝經》二十四孝的蘭州刻葫蘆

天水編織地毯

天水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也是古代絲綢之路必經之地,享有「羲皇故里」、「媧皇故里」、「軒轅故里」的榮譽。是次天水有多項展品:包括編織絲毯、雕漆、旋鼓舞等。

編織地毯在西漢(公元前202年)時已出現。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天水絲毯,採用西北方手工8字形打結栽絨方法。圖案採取仿古式、美術式、波斯及藝術等四種。是次其中一幅展品是麥積山的《飛天》(圖4)。 麥積山石窟號稱「東方雕塑館」,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圖4--藝術掛毯《飛天》
圖4–藝術掛毯《飛天》

另一幅色彩奪目的藝術掛毯《反彈琵琶》(圖5),是仿照敦煌莫高窟第112窟南壁的《觀無量壽經》變畫中的《反彈琵琶樂舞圖》。

圖5--藝術掛毯《反彈琵琶》
圖5–藝術掛毯《反彈琵琶》

敦煌是甘肅省河西走廊最西端的城市,東行往長安(今西安),西出陽關至于闐(今新疆和田)、安息(今伊朗)等地,故自漢代以來,是中原與西域交通要塞,在經濟上,是古代絲綢之路東西方貿易的樞紐。早在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敦煌、酒泉、張掖、武威合稱為「河西四郡」。 敦煌更是中西方文化及藝術的交會點。始自公元366年,佛教僧人樂僔法師在鳴沙山東面25公里戈壁灘的莫高窟修建襌窟修行。經過西涼、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西夏、蒙元歷代修建,至明朝(1524年)關閉嘉峪關後,才漸被遺忘。直至1900年發現藏經洞內,積存了從十六國至北宋朝代的畫、經卷及文書等五萬多件文物,敦煌才重新活躍起來,受到世界關注。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中國首批入錄的項目。

舞蹈伎樂是敦煌石窟壁畫常見的題材。它既是供佛的方式之一,也反映出當時社會生活及風俗。《反彈琵琶》中的舞樂場面,中央左右對列的樂隊,是隋唐宮廷樂隊形式。左邊伴奏的樂師吹奏横笛、拍擊木拍板及鼓,右邊的樂師彈撥琵琶及箜篌;舞者在中央一邊旋舞,一邊用右手彈撥背後的琵琶。[1]「吳帶當風」的天衣飄颶,充分體現了中唐的佛教藝術色彩。


《花兒》

現場還有介紹於2009年9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遺」項目──《花兒》的專題講座及演唱。[2]《花兒》歌詞中以花朶代表女性,故稱為《花兒》。

《花兒》流傳在中國西北部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地區,是漢、回、藏、東鄉、保安、撒拉、土、裕固、蒙古等多族共創共用的一種山歌,起源於明初(約1368年)。甘肅省內有「河州花兒」和「洮岷花兒」兩大類。《花兒》以漢語演唱,除了日常人們在種田放牧時唱外,甘肅各地也有舉辦民間競唱的花兒會,是各地民族文化交流的場合。位於甘肅永靖縣的佛教歷史名勝地炳靈寺,也是端午節時舉行花兒會的地點之一。

講座還介紹了另一項國家級非遺項目──《乞巧歌》。《乞巧歌》流行於甘肅東南部隴南地區的西和縣,是古老秦文化的延續。隴南地區位處天水市南方,是秦人的發祥地,1994年在當地大堡子挖掘出秦代古墓及青銅器,留下了古秦文化。當地的巧娘娘節或稱乞巧節或七夕節,以未婚少女為主體,是一個持續7天8夜,集民間信仰、生活期盼的民俗活動,可稱得上是女兒節。 活動分為迎巧、坐巧、拜巧、唱巧、蔔巧、送巧等環節。西和縣的《乞巧歌》沒有受唐朝以後演變出來的牛郎織女愛情故事情節所影響,內容多是表達婦女的訴求,藉着這節日來舒泄受壓迫情緒及心聲。這些山歌的歌詞,當中使用的地方方言及俚語,更能表達北方民族的生活及精神面貌。

是次展覽不但加深了大眾對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更令人感受到華夏文化的源遠流長及西北各民族間共融互通的精神。


[1] 《敦煌──說不完的故事》,香港文化博物館編製,2014。

[2] 柯楊先生主講,《詩與歌的狂歡──走進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