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用心看《心經》

2019年7月22日晚,香港大學的演講廳裏座無虛席,在講者到場前,聽眾已經在私語當天的講題。大家可能都和我一樣被講題——「《心經》真.偽」吸引而來。演講開始,講者邵頌雄教授先說明為何學術界會有《心經》是偽經之疑問,然後敘述近年來對《心經》的研究,最後簡介《心經》對佛法修行的價值。這確實是一場很精彩的演說。

「《心經》真.偽」讓人矚目之處在於「偽」字,玄奘法師的略本《心經》雖然只有二百六十字,但卻是大部分佛教徒每天誦念修持的重要經文;畢竟「偽」字對中國人來說是太過沉重,如不好好梳理或會造成未知的影響。

「《心經》真.偽」一說的源頭,是美國學者Jan Nattier 在1992年發表的一篇轟動學界的論文“The Heart Sutra:A Chinese Apocryphal Text?”,「偽」應是譯自英語“apocryphal”。它意指早期模仿新約聖經的一些基督教故事,《牛津簡明英漢詞典》的解說是:真實性可疑的、偽造的、杜撰的;而《朗文當代高級辭典》的解釋是:可疑的、杜撰的,由此可見“apocryphal”在英語是一個貶義詞,然漢語把它譯成「偽」也不為過。那Nattier稱《心經》或是偽經的理據何在呢?這就要從Nattier論文的結論來看,她認為《心經》並非翻譯自梵文,並勾勒出它出現的時序應該是鳩摩羅什先把梵文《大般若經》翻譯成漢文,然後漢文《大般若經》的扼要版《心經》才出現並廣傳,梵文《心經》則是從漢文翻譯回來的,即《心經》是一篇出自中國人的經文。在此順道一提,Nattier的此項研究非常嚴謹,迄今二十多年過去依然沒出現有力的反駁,而她此結論被學術界廣為接受。

看乎Nattier認為《心經》或是偽經的論據主要是《心經》並不是從梵文翻譯成漢文,而是漢文《心經》廣為流通後再被譯成梵文。對此的論據,筆者有兩點不同的看法。

一、經論的價值是否唯梵文是尊?筆者覺得這還是要從經論内容來下判斷才是客觀。在中國也不乏備受推崇的漢文原創經論。六祖惠能的《壇經》;玄奘法師的《成唯識論》[1]其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二、依照經文對比《心經》的經文出自《大般若經》的第四二一和四二九卷,而最後的咒語則出自《陀羅尼集經》卷三《般若大心陀羅尼第十六》。整篇《心經》可說是《大般若經》的精髓,這如何能說是偽經呢?

要理解一篇經文,必須先明白經文題目的含義。Nattier的研究結論給我們契機用另一視野來看《心經》。《心經》是漢文原典,我們就不必拘泥於梵文來理解《心經》此經題。《心經》全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其梵文是“prajñāpāramitā hṛdaya sūtra”,“hṛdaya sūtra”漢譯《心經》,“hṛdaya”的意思是心要、中心,核心,所以《心經》在梵文的約束下只能被理解為般若思想的核心義理。然而《心經》是先有漢文後有梵文,則梵文對經題的桎梏便要被鬆開,接著就可以理所當然地從中國文化來看《心經》一題。

德國哲學家Karl Jaspers的「軸心時代」觀點認為,文明的軸心突破表徵是超越世界的出現;以佛學語言來說:現實世界是「此岸」的話,則「彼岸」便是一個超越世界。「柏拉圖的『理型』、印度教的『真我』、佛教的『涅槃』、以色列的『上帝意志』和中國的『道』,在他看來,便恰好成為不同文明的『超越』的具體表現。」[2]

「心」在中國文明的軸心突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引領著超越世界的來臨。中國文化精神在於「天人合一」,在軸心突破前人和天聯繫的媒介是巫文化,巫師藉助儀式;即是「禮」,知天、敬天以事神致福。隨著時間的推移,巫文化的崇拜再不足以滿足文明的開展,到先秦時代,思想家普遍認為與天溝通,如果要訴諸外求,那就會形成是一種上層社會的專利,有違天道的無私。和天的溝通逐漸從外求他力、趨吉避兇,轉化為反觀自照的修身内省,劉殿爵說:「如此一來,孟子已打破了天人之隔以及天命與人性之間的藩籬。由人心深處有一秘道可以上通於天,而所屬於天者已非外在於人,反而變成是屬於人的最真實的本性了。」[3]到先秦,天人合一的橋梁從最早的儀式「禮」發生微妙的轉變,人們開始要探求其真諦「孔子以『仁』為『禮之本』。孟子說:『仁,人心也。』」[4],此道橋梁自形式的「禮」逐步演進至超越性的「心」,成就了中國文明的突破。

「心」除了字面義外,在中國文化上還帶有形而上的色彩,歷代思想家競相尋覓它的究竟,並形成一門學問「心學」。誠如Nattier的結論,《心經》是源於中國的瑰寶,以中國文化作支撐來理解它,《心經》此經題便被賦予更深一層密意。要超脫塵俗進入彼岸的涅槃世界,「心」是唯一的中介橋梁、亦是眾生皆具的一項條件,我們的修持應以本心、明心作目標;如《壇經》云:「何處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

延伸閱讀

一部《心經》蘊藏四種度化眾生的方法:記繼程法師談怎樣如理思惟這大乘經典


[1] 《成唯識論》大正藏注是護法等菩薩 造、三藏法師玄奘 譯。但《成論》沒有梵本,是玄奘法師糅合護法等十大論師對世親菩薩造《識論三十頌》的解釋而成,内容不乏法師見解,為法相宗所尊。

[2] 余英時(2014):《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聯經出版社。頁57-58

[3] 劉殿爵(2004):《採掇英華——劉殿爵教授論著中譯集》。中文大學出版。轉引自 余英時(2014):《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聯經出版社。頁61

[4] 余英時(2014):《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聯經出版社,頁60

分享: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5%90%b3%e5%9c%8b%e5%af%a7/" title="Posts by 吳國寧"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吳國寧</a>

大覺福行中心佛教院侍部 心靈大使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