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禪是中國文化領域裏非常重要的精神財富,明海法師教導我們如何將禪修融入生活(一)

禪(Zen)或者禪文化,現在在整個世界範圍內非常有知名度和普適度。歐美的很多大公司,像蘋果、Facebook等,都有專門針對員工或者高管的禪修(meditation)培訓課程。

毫無疑問禪是淵源於東方的,是中國文化領域裏非常重要的精神財富。作為中國人,對這一精神財富去進行瞭解、學習,然後實踐,把它運用到工作和生活中,是非常有必要、非常有價值的。

禪修的前提

禪修究竟是甚麼呢?真正要講禪修,在佛教裏面是需要一些基礎的。第一個基礎是發心,就是你定的目標。根據發心的不同,禪修有世間禪,有出世間的禪。

所謂的世間禪,就是不以得到生命的解脫和覺悟做為目的,而以人天的善法,人天的快樂和幸福做為價值追求。

出世間的禪修則以解脫和覺悟作為目的。其中,希望快速地止息輪迴的痛苦進入永恆寂靜,享受永恆寂靜之樂的,叫聲聞乘;以自覺覺他,得到生命徹底覺悟、究竟圓滿覺悟為目標的,這過去在祖師們說,叫出世間上上禪。

由於禪修涉及我們身心的一個開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身心的狀態、感受和境界,遇到這一切的時候我們該怎麼去抉擇,用甚麼心態去對待它,首先跟我們的發心,跟我們對禪修的認識密不可分。

我們並不否定以世間禪為目標的禪修,但事實上,如果目標定得足夠高遠,基礎的人天善法之樂已經包含在其中。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以及身心的和諧狀態,在禪修裏都是可以得到的。

第二個基礎是對佛法智慧的認識,哪怕只是最粗淺的瞭解。在佛陀的教導中,智慧並不從外面來,它不是我們在內心去要累積增加的一個東西,智慧是我們的心性本有的,我們的禪修只是去發現它。

禪修翻譯成漢語叫靜慮,即有序的觀察思維。即使一個不坐禪的人,一個從來不知道有禪修這碼事兒的人,他的心平時其實也一直都在觀察思維,只不過這個觀察思維比較無序、混亂和被動。

這是因為凡夫的思維活動多在無明情緒推動下造作各種言行的業,進而使我們的生命呈現出各種形態,牽引著我們一直往前,這即是輪迴。

輪迴的根本在於我們沒有善用這個心,沒有認清這個心的運作。我們不認識它就是無明,而禪修是要認識這個心,認識了這個心自然就有明,明就是智慧。這是我們的起點,明和無明都是在這個心上。有這樣一個認識後,我們在禪修中將不會把注意力過於投放在一些身體現象的東西上。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基礎,用佛教的術語來講是戒清淨,通俗一點說就是我們身心基本的平衡。也許我們過去都做過一些錯誤的事情,從佛法的戒律來考慮屬於不善的業。這些不善業會使我們的身心有結,或者造成內心的不平衡和壓力。

這些壓力和結,在生活忙碌的時候往往不易被發現,在靜坐的時候就很容易凸顯出來,此時通過禪修來解決它一般來說是不太可能的。在佛教裏面我們要修行懺悔法門來淨化它,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禪修的前提。

以上是一些前行的基礎,是我們一定要重視的。(未完待續)

(本文據明海大和尚於柏林禪寺丁酉年國慶禪七共修法會中所作開示整理而成,標題為編者所加。)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