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要學會好好戀愛,也學會好好分手

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關係建立,同時也是一次又一次的分離。記得中五的last day時,一班同學在班房裡唱著校歌,未知能否與好朋友再次相會,捨不得很。校歌唱到最後,大家都哭著、擁抱著。那,是中學生涯最長的分離。即使不是生離死別,仍然依依不捨。

在成長的經驗中,有否試過和好朋友吵翻而低落了一整天?有否試過和男女朋友分手而哭得呼天搶地?因為搬新屋而掛念舊有的環境?轉校升班而懷緬以前的生活?甚至是與親人好友天地相隔?每次的分離,你的反應是如何的呢?是處之泰然?還是激動衝動的?每次在報紙上閱讀到一些有關年青男女因分手而做出一些嚇人的事情:小的如電話滋擾、網上欺凌;嚴重的如淋強水、斬人、甚至是自殺,無論是傷害別人還是傷害自己,也令人心痛疾首。暴風式的分離可以帶來很大的創傷,例如從小被父母忽略,被朋友排擠、遺棄及背叛,以及所愛的人突然逝世等,這些創傷不單影響我們的情緒,甚至會改變我們對人的信任及世界觀。既然人與人之間的相聚與分離都是必然的,那麼我們需要學會如何建立一段良好的關係。同樣重要地,我們也需要學會如何健康地、和平地面對一段關係的結束:學會接受、面對及從傷痛中活過來。這些都是重要的人生課題。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授如何與人好好相處、互相幫助、甚至「愛是無條件的付出」等等都常掛在嘴邊。那麼面對分離時我們可以怎樣做?「不要哭、要堅強」、「放下吧、不要那麼執著」、「人死不能復生」等等,我們聽得很厭、很膩,卻不懂如何實踐。

每個人面對喪失一段關係時會有不同的反應,例如:感到愕然震驚、不願接受事實、憤怒自己的遭遇、企圖做一點事去逆轉情況、感到痛苦絕望、又或可以慢慢地接受事情的發生。其實這些都是自然的反應,我們不需要怪責或者批評自己。我們可以嘗試溫柔地接受自己也有情緒起伏的一刻,容許自己有空間去消化事情。強迫自己忍受、裝作堅強、壓抑情緒都會帶來反效果。有些人在關係結束以後,有很長的日子都未能夠平伏心情,他們很大機會有鑽牛角尖的傾向,又或使用一些破壞性的面對方法,例如:不停怪責自己,覺得自己要負上所有責任、認定自己將來一片灰暗、覺得自己被遺棄、沒有價值等,又或是另一極端認為別人故意傷害他、不停問為甚麼自己遭遇這樣的不幸、怨天尤人、逃避面對情緒、沉溺不良嗜好,企圖麻醉自己等。這些牛角尖的想法及逃避行為,使原本分離的痛再添加心理的痛,雙重痛苦及打擊。

當你看見一隻受傷的小動物時,你會有慈悲的心去悉心照料牠至康復。同樣,在面對分離時,我們不要再次傷害自己,而是需要勇氣承認自己傷痛的感覺,同時好好照顧自己及愛錫自己,從傷痛中活過來。

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會好好戀愛,也學會好好分手。

作者簡介

凌悅雯,香港中文大學創傷心理學碩士及臨床心理學碩士,現職臨床心理學家,在非牟利機構為有精神和心理需要的成年人提供心理評估及治療,並參與各項研究,提倡精神康復的服務質素及提升心理治療的應用。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