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讀書札記

延續佛教如何回應現代社會的問題,月前劉宇光教授在講座上曾慨歎,相比起基督信仰的神學反思,佛教的回應則較為零散。筆者對宗教研究涉獵不廣,便找來入門書一讀。

大衛‧福特 (David Ford)著、李四龍譯:《神學》,「當代學術入門」系列。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韋伯式的世界解咒(disenchantment)與後現代的虛無主義,並未能取消宗教作為信仰與宗教研究作為學術的緊張關係【是否即「學佛」與「佛學」的類比?】。宗教主張,又應以內在或外在標準為分類?基督信仰作為大學體制的本源,其現代演變與思考值得借鏡。

一、宗教的責任

福特認為,神學與宗教研究應「各自為政」——正因各有側重,才能互相裨益。作為一門學術,它的對話對象首先是學術社群,共同公正地對待意義和真理的問題;它要面對學術承諾、規範和價值問題;它要審視的範圍除宗教文本外,也包括歷史、傳統、實踐、體制、觀念和藝術。而學術體制的延續性,就是教育的使命。

而在宗教團體方面,他們首要面對的對象是信眾,主要的活動是宗教實踐。教眾是具有學習能力的社群(learning communities)。對於研究、學術、智性的態度,對宗教團體來說也是關鍵的。(17-19頁)

對於範圍更廣,世俗的社會,包括政治、法律、經濟學、傳媒、醫學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神學以及宗教團體均容易認為相比起宗教問題,這些都是次要的。然福特則認為需要糾正為這種省視世俗社會的現象。

二、如何為宗教主張分類

常見的分類法 是以非宗教為準:例如保守神學、自由神學與激進神學,都是政治標籤。【或許亦可以理解為時間向度:保守意味着復古、自由意味着對當代變化的開放性、激進代表對現狀的不滿。】它的問題是,政治光譜的標籤,實際上把可能南轅北轍的神學概念放在一起。(19 頁)

福特於是提出另一種分類方法,他稱之為「五種類型」、「兩種極端」:

極端一 / 類型一:

當代哲學、世界觀或者實際事務完全凌駕在宗教之上:

例如無神論、徹底的唯物主義、以某種理論框架為根本(例如女性主義、環保主義等),這種極端視神學或宗教為過事、不切實際與非道德的。因此對話非常困難。(20頁)

極端二 / 類型五:

企圖重複經文的世界觀、古典的神學、傳統形態,並用那些述語觀察描繪現實:

即是所謂的「基要主義者」。相信經典是在任何語境都普遍適用,任何的懷疑都是妨害實踐的。這種極端亦有當代的更新,即以維根斯坦式的「語言遊戲」論,來強調神學 / 宗教語言的完整 / 自足(integrity),不假其他的規則。(21頁)

在兩種極端之間,有三種類型:

類型二:帶有鮮明的外在框架,但也想說明神學 / 宗教的特性:

即以哲學或其他學術,說明信仰的意義、與當代的關聯。在基督教而言,便有學者曾以存在主義來說明新約對人類生存狀況的共同性。(23-24頁)

類型三:避免與特定框架扣連【保持學科的獨特性】,而是就不同問題尋找相關性(correlation):

例如就哲學、宗教、藝術、心理學、文化研究、政治學和歷史等具體對話。然而這種「中道」【原文真的是middle way!】容易均被雙方視為難以「持平」的。(24-25頁)

類型四:宗教的自我描述具有優先權:

這種類型雖不致成為第二種極端,但所謂優先權即是在信仰的原則上尋找其他理解與詮釋的可能性。它承認在信仰群體中根本無法假扮中立,但肯定知性的重要 性,仍然努力發掘溝通的可能。(25頁)

【福特的五種分類,頗能解析信仰現狀的光譜。然而,如引伸到佛教各宗派以至當代的信仰實踐上,是否能完全對位翻譯?又,五種類型所要對應的處境似各有側重。例如,對識份子來說,類型五似乎只會適得其反。】
 

*  是書在讀我,還是我在讀書?閱讀於我,有點像公案,是提問與尋找答案的過程。札記是思路的痕跡,寫作是紀律的訓練。沒有長篇大論,本文盡量簡潔,【  】括弧內為筆者設問或提綱。旨在提醒進度,刺激思考。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