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象徵教學法與搭架教學法的運用之二:大學文化科試驗實例

在大學的文化科裏,筆者嘗試用搭架式教學法。在課堂中實踐,搭架式教學法的內容,宏觀而言可從整個課堂步驟作構思,微觀方面則可就一個答案的尋求而開展。這裏略作介紹。

先談從整個課堂步驟作構思的實況。此節專題主要在於討論「出家是否不孝」,從而帶出「佛教的孝」的概念。筆所使用了搭架方法,包括設計了一份課堂熱身工作紙,四份參考資料,自己的論文等,共六項。材料的分發都是根據他們要達到目標的每個步驟而安排,他們只要跟隨不同階段所分發的材料,完成每一項子目標 (task),就能一步一步達至最終目標。可見下表:

次序

分發材料

希望學生能夠:

課堂熱身工作紙

回憶早前自行查找過的資料和思考自身對「孝」觀念的看法

參考資料(一):連環圖

從「為何要孝」思考「怎樣是孝」

參考資料(二):年輕教師自殺新聞

從反面個案回答「怎樣是孝」的問題

參考資料(三):僧尼傳記的真實個案

僧尼傳記的真實個案,讓學生反思自心對「怎樣是孝」問題的看法,以及僧尼對「孝」的實踐。

參考資料(四):佛經對孝的相關闡述

從種種實踐個案,回溯至佛教典籍對「孝」的載寫,並與儒家的孝作對比,使自己能從頭把資料逐一梳理和反思。

論文

老師的文章,可讓學生在思維方式、選材、批判方面,多一個參考。

將資料按類型分割成不同元件,再有次序地展示給學生學習,讓他們有條不紊地吸收知識,掌握學習層次,並能有系統地由淺入深,繼而以小見大。這樣做,目的在於鼓勵學生實踐並達到學習目標,繼而駕馭自我,學習控制。每一個步驟都給予學生思考的空間,例如要求他們閱讀僧尼傳記的文本時,在不同類型個案中作一停留,然後引導他們辨別類型,並說出重點,有助於他們去監管自我認知。

爾後,筆者安排「小組分享」、「小組討論」、「師生演示」、「辯論」等活動,鼓勵學生就某些個案作獨立思考,然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張,並與同儕互相提出意見,藉此鼓勵他們在其他同學的觀念上,進一步確立自己的論點和看法,從中答辯或尋求共識。這樣,既可提升他們的答辯和協作學習能力,又能增加課堂的互動性,讓學生在知識撞擊下,得到更深層次的啟發。老師給予學生認知相關的規則、限制和目標,繼而作出輔助,這就是一種搭架的功夫。例如,辯論前的準備時間、辯論的主題、正反發言的次序和限時、辯論的目標、主持辯論、提出質詢及作出回饋等,這些都可培養學生協作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辯論活動後,要求學生回顧和概括大家的論點,並作中肯評語。學生聆聽和參考老師的回饋,就別人之觀點進行反思,進而反思今節課的學習所得。

另外,筆者在課堂開始之前,先要求同學根據我所建議的方向,自行蒐集關於「孝」的材料,予其自由選材。有些學生會找「儒家的孝」,有些會找「西方的孝」,有些則找「現代的孝」,甚至一些當今學者對孝觀的研究論文。然後,筆者在課堂上帶領學生進行資料分享,用提問方式引導他們對「中國人的孝觀」作出整理和統合,並提供回饋,繼而把可進一步探究的課題 (即:中國人的孝觀包含儒孝和釋孝,但兩者有很大的矛盾),抓出來讓學生再深入探討。以上的步驟,都是一種從大局著手的搭架式教學法。

微觀方面,可就一個答案的尋求而開展。當然,把重於提問和分析的搭架教學方法,運用在課堂上,需要比禪師隨機教學活動更有系統和更有準備。其中,教育心理學中強調的演繹推理法(Deductive reasoning)、溯因推理法(Abductive reasoning),成為實踐搭架式問答教學法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和尋求答案的兩個重要途徑。

就以是節課為例,筆者透過演繹推理的方法,引導學生索因並判斷,讓他們發現佛教運用了批判前提(Criticizing premise) 抨擊儒家的立場。知此,筆者再用溯因推理方式,誘導他們解釋儒佛兩家衝突的因果關係。情形簡括如下:

演繹推理的方法:

已知前提1:儒家認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已知前提2:佛家提倡出家修行,斷六欲。

已知前提3:佛教追求淨行,必須出家。

結論:出家是一種不孝的行為。

這個議題(argument)明顯是有效的(valid),但至於是否「穩當」(sound),就是儒佛兩家爭辯的癥結所在。「有效」是由於三個前提本質都是能夠實現的,縱然前提本質可能不恰當,但無論其恰當與否,結論都能憑這些前提而推斷出來。

在課堂上,筆者引導同學指出:

1. 就儒家的立場而言,三個前提產生的結論,既是「有效」,又是「穩當」的。

2. 就佛家的立場而言,三個前提產生的結論,雖是「有效」,但並不「穩當」的。

原因是中國的佛教並不認同前提1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立場,認為真正孝順不在於當世能照顧雙親,榮親、度親、守心喪等才是真正盡孝的表現,嚴格來說,「有後」更是製造本苦的眾生,充其量只是「入世之孝」,屬於小孝,並不是「出世間之孝」的大孝。故此,佛教便以出家作為孝的一種報答表現。可見,中國佛教和傳統儒家在出家、孝道等立場上發生衝突,究竟在於他們對這種推斷有不同的看法。

溯因推理的方法:

筆者在課堂上運用溯因推理法,引導同學從所得的資料中,找出中國佛教改變印度佛教不談孝道這個現象的原因。茲闡述如下:

大家共知的結果:

佛教用自己的理論,與儒家比較,從而認為自己的孝道觀念比儒家更徹底。

老師的處理:

1. 給予僧尼傳記的真實個案作為證據(true evidences)

2. 再問引導性問題(scaffolding)讓學生討論

3. 並找出原因(abductive reasoning)

找出這個現象發生的原因:

1. 教師問:為何佛教只選儒家作比較,不和墨家、名家等比較?

學生答題方向:儒家是中國最重要的思想主流。

2. 教師問:為何要挑戰中國最權威的思想主流?

學生答題方向:挑戰權威可凸顯自身的正統或無上性。(比主流思想更高層次)

3. 教師問:這樣做的目的?

學生答題方向:讓中國人接受。

4. 教師問:中國人接受後,會有甚麼效果?

學生答題方向:信佛。

5. 教師問:多人信佛後,佛教會如何?

學生答題方向:得以在中國立足和壯大。

溯因推理法可以把學生引入一定的問題情境,刺激他們思考真實材料對結論推斷的可信性(testing plausibility),最後得到有質量的結論,例如:佛教用自己的理論,與儒家比較,從而認為自己的孝道觀念比儒家更徹底,目的在於方便自身得以在中國立足和壯大/得以迎合中國人的思維和觀念。

經過實際的試驗後,發現把搭架式教學法,實踐在課堂上,有不錯的效果。以上搭架式教學法的實踐活動,已包含了搭腳手架、進入情境、獨立探索、協作學習、效果評價,雖然教師無法在每一天的每一節課都盡用全部搭架的理論,但只要能爬羅剔抉,配合得當,同樣會獲得很好的成效。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