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三藏與小乘教

所謂三藏,眾所周知,即經、律、論三大部類。經是佛的說法,律是佛制的律則,論是後世佛弟子申明前二藏的哲學式論議。藏則為「器」之義,即容受所應知的一切教法之意。三藏是將印度佛教聖典,依據教理內容所區分的三種分類,本來不專屬於大乘或小乘,而後世亦有學者判別此二乘各有三藏。小乘之三藏,稱為別部之三藏,是以四部之《阿含經》等為經藏,四分五分十誦律等為律藏,六足《發智論》等為論藏。依《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之意,大乘中亦有三藏,以《華嚴經》等為經藏,《梵網經》等為律藏,《起信論》等為論藏。因此,三藏本為佛教聖典的門類,與大乘教、小乘教等研判教法深淺的教判分類,並沒有直接的、必然的聯繫。

不過,隨著大乘佛教駸駸日盛,三藏作為最初編集而成的原始印度佛典,卻開始被視為小乘教法。在《大智度論》中,恒以摩訶衍對斥三藏,在卷百更清楚指出:「為是二種人故,佛口所說,以文字語言分為兩種,三藏是聲聞法,摩訶衍是大乘法。」此即以三藏為小乘之特稱。另外,在《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的說第二安樂行偈曰:「若有菩薩,於後惡世,無怖畏心,欲說此經,應入行處,及親近處,常離國土,及國王子……亦不親近,增上慢人,貪著小乘,三藏學者。」此處亦以小乘與三藏同格。

智者大師(圖:www.tiantaizong.com)
智者大師(圖:www.tiantaizong.com)

準此可見,將小乘等同三藏教的異名,無疑在龍樹菩薩時代(約西元150-250年),[1]於印度的大乘經論中,已有文證可依。而在中國,以小乘為三藏之別稱者,當推天台宗的智顗為代表。智者大師將三藏判為化法四教的最初說法,又名藏教,專說小乘法門,依《四教義》卷一的正釋三藏教名中謂:「此教明因緣生滅,四聖諦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薩。所言三藏教者:一修多羅藏,二毘尼藏,三阿毘曇藏……此之三藏教的屬小乘。」這就明確地將三藏歸屬小乘法門。

天台與華嚴兩大宗派先後建立嚴格的判教系統,將小乘視作為不堪領受大乘的劣等根機而開出的方便誘導,而小乘或藏教也者,即指《四阿含》及阿毘曇等論書。有學者認為,《阿含經》之所以在中土傳弘不盛,主要係受到此兩宗的判教結果影響,以致國人普遍偏大(乘)輕小(乘),忽略了原始三藏的重要性。然而,考究智者大師對三藏教的釋義,卻又非一味地將三藏(《阿含》等經論)完全等同小乘教,反而強調,將三十七道品等歸入「二乘法」(中乘緣覺與小乘聲聞),並不允當,因為道品亦是善知識,是能導人成正覺的道場,故事實上亦是摩訶衍(大乘法),「何時獨是小乘耶?」[2]由此可見,智者大師雖將《阿含》等的教說判為小乘,卻不加以過份貶抑,亦不局限為專門針對聲聞、緣覺的教法,這是因為,藏教「明因緣生滅,四聖諦理」,是通於三乘的基礎法義,學人若能明辨大小,迴小向大,自可始乎藏教,終乎佛的正覺,故謂藏教的教理特質是「正教小乘,傍化菩薩」。明乎此,則了解天台宗何以避開小乘的貶稱,特立三藏教的名目了。[3]


[1] 《法華經》最古部份〈方便品〉的成立,似乎是在西元二世紀以前。龍樹菩薩的出生年代,據推斷,應為西元150至250年左右。以上參考平川彰《印度佛教史》中譯本(臺北市:商周出版,2002),頁238及277。

[2] 《摩訶止觀》卷七謂:「道品是二乘法,云何是菩薩道也?答:大論此問,誰作此語?三藏摩訶衍,皆不作是說,那得獨云是小乘法耶?淨名云: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道品是道場,亦是摩訶衍⋯⋯如此等經,皆明道品,何時獨是小乘耶?」

[3] 釋見聞:《天台教學綱要》(臺北縣:世樺國際,2002),頁233。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