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明覺洞見】云何返本歸源? 如何處理傳統經典義理與現代詮釋之銜接? 倡言從聞思到實修,從何著手? 一個佛教媒體之若干思考

圖:網上圖片

太虛大師有一四句偈:「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當中 「人成即佛成」 被奉為至理名言,至今傳頌不已。翻開原文,即1938年大師的著作 《即人成佛的真現實論》, 原頌應作「仰止唯佛陀,完就在人格。人圓佛即成,是名真現實。」 2014年為紀念太虛大師圓寂七十周年,有作者於網上撰文,指「人成即佛成」 一句強調成「人」 等同成「佛」,訛誤半世紀,因為這樣一來便等同將信仰核心定性在人類身上;後有讀者撰文反駁,人「圓」跟人「成」,於語義並無二致。人格有礙,又如何成就佛道,故此不應望文生義云云。姑勿論誰是誰非,當今之世,部份人學佛,確有劍走偏鋒、以人乘壓倒佛乘之勢。一些人甚至視學佛為時尚點綴,只偏重於調劑生活壓力──隨便加配一個 「禪」字,便視為靈丹妙藥,不求法師指引,不辦真、俗二諦,但取世間凡情,執實其中,不能自己。

《四十二章經》第十八章名為 〈念等本空〉。念頭本來是空,若執虛妄為實,自然煩惱生起。故佛言:「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釐,失之須臾。」從念無念念一路說下去,提示非物所拘,莫説初機者,就是學佛多年,亦往往難以抉擇。又因坊間資訊零星半爪、訛誤甚多,確會如經之所言,導致迷者越遠,失之須臾!為免陷於 「執理廢事」、「執事廢理」 等情況,而對佛教事相義理有能存正知、正見,我們相信致力返本歸源,是為佛教媒體於新時代、新科技、新語境中不可或忘之立足點。穩固立足於基礎上,便可多作嘗試,以弘傳佛法。誠如柏林禪寺住持明海法師開示,眾生欲認識內在本具之佛性,須取返本歸(還)源之道。「返本還源不是在外面去追求一種神秘的東西,而是在內心裏面去發現。我們越是向外尋求,離內心本具的品質距離就越遠。⋯⋯要想把內心本具的佛性品質開發出來,必須把後天的分別心、妄念、情緒、觀點全部放下,也就是說,要從那些先入為主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以及貪嗔痴等種種束縛中跳出來。」[1]

思考傳統經典義理與現代詮釋之銜接

能穩立於本源,不論是聞、思、修,便有保障,不易迷失。太虛大師倡導之人生佛教觀,可作為今世佛教媒體傳遞正確價值觀之標的。大師在 《我怎樣判攝一切佛法》 中談到末法時代之眾生應 「依人乘果趣進修大乘行」:「現在正值佛滅後三千年的末法時期,如果依着聲聞行果,是要被世人詬為消極逃世的,如果依著天乘行果是要被世人謗為迷信神權的。不惟不是方便反而成為障礙了⋯⋯實行人生佛教的原理,依著人乘的正法,先修成完善的人格,保持人乘的業果,方是時代之所需⋯⋯由此向上增進,乃可進趣大乘行──即菩薩行大弘佛教。」大師以人為本,最終依然強調趣向菩提道。其五乘佛法之思想脈絡,建基於探求佛教如何與現代社會接軌,從而合符契機、契理之精神。 對於作為擔荷弘法重任之媒體而言,則在於思考傳統經典義理與現代詮釋之銜接。現列舉三例如下:《阿含經》、《維摩詰經》、懺法, 略作說明。圍繞這三個範疇,佛門網今後仍會持致力組織文章,促進探討。

佛法修行當以正見為先行,故 「邪見非法,正見是法,乃至邪定非法,正定是法。」 (《雜阿含經》七八二經)。又,「有二因二緣起於正見,云何為二?受法教化,內思止觀。是謂,比丘!有此二因二緣起於正見。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增一阿含經》有無品第十五) 如學佛者急功近利,用功不精,所知便不整全,易陷於 「趨之若騖,風迷一時」 (文珠法師語)之風,更甚者是未明五戒十善,便妄談禪定證果。不少智者大德,早已提示四部 《阿含》,實為學佛者之入門蹊徑。漢譯四部 《阿含經》,屬於部派佛教體系,保留佛陀入滅後經律首次結集之原本風貌,最切近佛陀根本教義。日本學者増谷文雄點出,歷來 《阿含經》 所受待遇並不合理,東亞佛教徒及學者長時期忽視阿含經集,其受持讀誦者更是寥寥可數。究其原由,是《阿含經》早已被判為小乘經典之故,尤其受天台五時判教影響,鹿苑時(阿含時)所宣講之阿含經典特為鈍根眾生施設[2]。幸而台灣自印順導師起,對《阿含經》研習漸成風氣,算是邁出重要一步。經中所含教理,於我們掌握四聖諦、八正道、三法印等基礎有莫大助益,乃至關於緣起正見之聞、思、修、證,亦詳實羅列,引導我們走向圖滿解脫。

《維摩詰經》 則重闡揚大乘菩薩道之實踐,並透過 「不二法門」為中心,顯了言語道斷之真如法相。千年來妙手援引書畫、詩作、戲劇,呈現其不思議處,廣泛流布;維摩居士主張菩薩應隨類教化、調伏眾生。又云:「從癡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得不病者,則我病滅。」(問疾品第二)居士悲愍心甚深甚廣,視眾生如己,為上求菩薩道者之楷模。面對世道盡是苦難與抗爭、傷痕與無助,維摩居士揭示廣行大乘菩薩道之要旨,自是我們在家眾尋求以久之一服良藥。

漢傳佛教之懺法,最早可追溯至魏晉南北朝。修行者於佛前告白,坦然承認過失,披陳懺悔過去現在身、口、意業,誓願不復再造,是為拜懺;其所依儀則,是為懺儀。近世通行者有《慈悲道場懺法》(梁皇寶懺)、《慈悲三昧水懺》、《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懺法)等,性質內容不盡相同,各有無量功德。法性講堂住持法忍法師嘗言,現今佛教徒多自中年始信佛,前半生所造惡業不少,遑論過去多生多世所造之業。 滅惡生善,乃離苦得樂之因,故有清理業障之必要[3]。窮究懺儀起源,實為古德深明經中文理多有艱澀之處,遂將其轉為儀軌,便於唱誦,悉度羣迷。 可惜有初機者只取懺儀表相,亦有人把懺法標籤為迷信、古舊,存有誤解。 我們若能深入懺法精神,冥陽兩利,皆能消解宿業、累積功德,其殊勝處,不可不知!其義理處,不可不顧!

上述三項,雖未能遍及三藏十二部,然於欲發菩提心者、與佛有緣者而言,亦可作為入手之處。

拒絕接受以不求甚解取代嚴肅思考

丹麥哲學家齊克果(Kierkegaard)擅撰寓言,短短百字,機智靈妙。他曾言,即使頭腦最細小者,每每靈光閃動,亦能下筆成文,自稱作者,在報章上一抒己見。此君宛若火柴,頭中混有黄磷物質,手持其身,於紙上劃動,磷光閃閃下,亦能燒出三數專欄、洋洋萬言。然火光縱耀,不過彈指剎那,噗一聲後終歸無以為繼,更非真實光輝[4]。佛教處於世間,自不免涉及世間之事,並會引來諸般議論。論者若以學佛者身份,或援引佛教義理發言,應重視正法正道。不求甚解或意氣之言,實不能接受。作為媒體,更要倍加關注。

進一步言,擔負弘法的媒體,除了拒絕接受以不求甚解取代嚴肅思考、以標籤口號替換複雜論述之外,更應主動通過傳播正知、正見,鼓勵讀者培養辨別事理之能力,方符合佛教如實觀之施設。

一年將盡,理當觀往而知來。今借明覺洞見一欄,分享有關佛教媒體責任,及價值傳遞之若干思考,冀收拋磚引玉之效。祝願諸君來年繼續勇猛精進,志願無倦!


[1] 《禪心三無》(2017), 頁270-271, 天地圖書。

[2] 増谷文雄編訳,《阿含経典》卷一 (1987),筑摩書房。

[3] 法忍法師,《反省身口意業 藉懺悔滅除業障──懺法之探討》 

[4]  On Authority and Revelation , The Book on Adler, pp. 5-6. Translated by Walter Lowri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5.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