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佛教徒應該如何求法、聞法,要有甚麼樣的心態?《瑜伽師地論》是這樣說的⋯⋯

菩薩求聞正法的時候應該是沒有雜染心,沒有散亂心(圖:網上圖片)。
菩薩求聞正法的時候應該是沒有雜染心,沒有散亂心(圖:網上圖片)。

《雜阿含經》云:「聞說如實法,專心黠慧聽,於佛所說法,得離欲歡喜,歡喜身猗息,心自樂亦然,心樂得正受,正觀有事行,厭惡三趣者,離欲心解脫,厭惡諸有趣,不集於人天,無餘猶燈滅,究竟般涅槃,聞法多福利,最勝之所說,是故當專思,聽大師所說。」聽聞佛法應該專心思惟。佛教徒應該如何求法、聞法,要有甚麼樣的心態?且看《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八如何說:

菩薩云何求聞正法?

佛教徒、菩薩怎麼樣去「求法」、「聞法」?

一、求法

謂諸菩薩於善說法,應當安住猛利愛重,求聞正法。

菩薩於真實的佛法,應該安住在猛利的愛重,心情不可動搖,任何人不能破壞的。用這樣的心情去「求聞正法」的。

如是略說於善說法安住猛利愛重之相。謂諸菩薩為欲聽聞一善說法,假使路由猛燄熾然大熱鐵地,無餘方便可得聞是善說法者,即便發起猛利愛重,歡喜而入,何況欲聞多善言義。

《大方便佛報恩經》卷第二:「假使熱鐵輪,在我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於無上道。」

不要說是聽聞很多的法,就是想要去聽聞只是一個句頌,中間要經過大熱鐵、有猛火的路,菩薩就發動了猛利的愛重心還是就過去了。何況說是聽一部經、很多的法句,菩薩當然更勇猛的去學習。

又諸菩薩於自身分,及於一切資生眾具飲食等事所有愛重,於欲聽聞諸善說法所有愛重,以前愛重方後愛重,於百分中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數分中亦不及一,於算分中亦不及一,乃至鄔波泥煞曇分亦不及一。

這是比喻菩薩如對於佛法的愛重,超越一切資生眾具飲食等事的所有愛重。

菩薩如是於善說法深生敬重,常樂聽聞諸善說法,無有勞倦,亦無厭足。

菩薩對於佛法,深深的生起敬重的心,常常的歡喜樂聽聞佛法,不感覺辛苦、不會滿足。

淨信淳厚,其性柔和,心直見直,愛敬德故,愛敬法故,往法師所,無難詰心,有敬重心,無高慢心。專為求善,非顯己德,為欲安立自他善根,不為利養恭敬因緣。菩薩具足如是功德,往法師所,無雜染心,無散亂心,聽聞正法。

菩薩的信心非常清淨,對於佛法的愛重,是不可動搖的。信心是調柔的,煩惱非常的薄。智慧也是單純,不與煩惱相應。對於佛法有信心的人,就是愛敬道德,也是有恭敬心的。用這樣的心情到法師那兒去,不會找說法者的麻煩。求法是想要積集善根的,不是到法師那裏顯示智慧,也不是為利養恭敬去修學佛法。

二、聞法

菩薩具足如是功德往法師所,無雜染心,無散亂心,聽聞正法。

求法的人,到說法師的地方,要沒有雜染心,沒有散亂心,聽法師說法。

謂諸菩薩於善說法,應當安住猛利愛重,求聞正法。

– 《瑜伽師地論》

云何菩薩無雜染心,聽聞正法?謂聽法時,其心遠離貢高雜染,其心遠離輕慢雜染,其心遠離怯弱雜染。由六種相,其心遠離貢高雜染。由四種相,其心遠離輕慢雜染。由一種相,其心遠離怯弱雜染。

沒有雜染心聽聞正法。

聽法的時候,內心裏面遠離貢高的雜染,其心遠離輕慢的雜染。「貢高」是指感覺自己的程度很高。「輕慢」是輕慢說法師,對於說法的人,加以輕視。

「怯弱」就是感覺自己程度是不夠的,內心「怯弱」。

這三種雜染怎麼樣的遠離呢?「由六種相,其心遠離貢高雜染。由四種相,其心遠離輕慢雜染。由一種相,其心遠離怯弱雜染」,就可以沒有雜染心的過失了。

謂聽法時,應時而聽,殷重而聽,恭敬而聽,不為損害,不為隨順,不求過失。由此六相,其心遠離貢高雜染。

「謂聽法時,應時而聽,殷重而聽,恭敬而聽,不為損害,不為隨順,不求過失」,由此六種相,其心遠離貢高雜染。

《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四:「於時時間應聽法者:至如是時,應自觀察:我今說法,多有所作;他說法時,應正了知,勿我於中當為障礙。即便殷重以謙下心坐於卑座,具足威儀,隨其所能,聽聞正法,起恭敬相。為欲啟悟先未解義,而興請問。若不悟解,或復沈疑,終不譏誚。」

聽法的時候,以謙虛的心情,坐下來的座位不要比說法師座位高,坐有坐相,隨自己所能的,有威儀坐在那裏。表現出來一種恭敬法的相貌,對法師的恭敬,這就叫做「應時而聽,殷重而聽,恭敬而聽。

在說法的時候,應該恭敬的注意他在說甚麼。不要特別的現出一些動作來影響說法的人,或者影響其他聽法的人,這是「不為損害」。

聽法的目的是想要開發智慧,以前不明白的道理,現在能夠明白,那就叫做「啟悟」。如果聽講的佛法,沒有聽明白,也不請問,就是默然的,這就叫做「隨順」。現在是說聽不懂,可以請問,那麼這就叫做「不為隨順」。

若是請問了,法師回答了,還沒有明白,沒能夠開解疑惑,心裏面還有滯礙,終不會去呵責這位法師,是名叫做「不求過失」。

又聽法時,恭敬正法,恭敬說法補特伽羅,不輕正法,不輕說法補特伽羅,由此四相,其心遠離輕慢雜染。

《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四:「於說法師深生尊重。如說法者:當獲無上大果修利故。不輕法者:不作是言:「此非綺飾文字章句,所有文句,悉皆麤淺故。」不輕法師者:不作是言:「彼於我所,種姓卑劣等故。」

我們若能夠學習佛說的正法呢,我們將來能得到無上大菩提果,這是最殊勝的利益,是故對於正法,深深地生起恭敬心。

對於說法的補特伽羅於說法的人,也應該有恭敬心。

「不輕正法」,對於所聽的正法不輕視。「正法」就是佛說的十二分教,就是語言文字的佛法。語言文字的佛法,雖然不是第一義諦,但是從這裏開始,就能引發出來大智慧,能得無上菩提,所以對於語言文字的佛法,應該生恭敬心,不應該輕視。對於語言文字的佛法,不要說:這個文句不是很美好,不是很莊嚴的文句,用的那個文句都很膚淺,不要這樣講話,「是名叫做不輕正法」。

「不輕說法補特伽羅」,不輕視說法的人。宣說佛法的人,有幾種不同,最理想的就是聖者、有勝德的人,對於這樣的有殊勝功德的人,應該要恭敬,隨順他的教導。說法師的種姓若是很平常的人,或者卑劣等,也不要輕視他。

說法的人,可能他的程度和聽法的人是相等的,也可能還不如聽法的人,聽法的人因為對於所宣說的法,有恭敬心的緣故,所以也對於說法的人,也不輕視他,「是名恭敬說法補特伽羅」。

這是遠離輕慢心雜染的四相。

又聽法時,不自輕懱,由此一相,其心遠離怯弱雜染。

– 《瑜伽師地論》

又聽法時,不自輕懱,由此一相,其心遠離怯弱雜染。

 《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四:不自輕者:不作是言:「我於解法,無有力能;於其所證,無怯劣故。」

聽法的時候,不要這樣說:「沒有能力理解佛的正法。」應該對於聖人所證悟的第一義諦,心中不怯弱,聖人能,自己也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心。

菩薩如是無雜染心,聽聞正法。

菩薩這樣子沒有雜染心聽聞正法。

云何菩薩無散亂聽聞正法?謂由五相。

 無散亂心聽聞正法,有五個相貌。

一者、求悟解心,聽聞正法。

聽聞正法的時候,內心裏面是希求明白甚麼是佛法,有這麼一個動機,心就不容易散亂。

二者、專一趣心,聽聞正法。

在聽法的時候,心要專一,專注一境,不要去分別其他的事情。想要「領解文句差別故」,前一句,後一句,每一句有不同的意義,都能夠明白,那就叫做「心一趣」。那心也就會不散亂。

三者、聆音屬耳,聽聞正法。

「聆」就是聽。法師說法是音聲。音聲就是「音韻」,它有音階,音裏面有屈曲相。

佛法的真義要憑這樣的音聲表達出來,若離開音聲,不能明白甚麼是佛法的。聽見說法的音聲的,要把耳根和法語,要連結起來。耳根發耳識,同時也有意識,和這個法因,要連結起來,「屬耳聽」,「耳」一定要注意才可以。

四者、掃滌其心,聽聞正法。

「滌」,就是用水洗一洗。心裏面有些污垢,用法水洗一洗。要有想要明白甚麼是第一義諦的願望,聽法的時候,就特別的懇切,心就不容易散亂。若能悟入甚深義、第一義諦,才能修治散亂的心,才能管住這心。

五者、攝一切心,聽聞正法。

聽法是有一段時候,一切時也有種種的境界,在時間上一剎那、一剎那的,心裏面都不間斷的聽聞正法。對於這個說法的法音,音韻的差別文句,每一句、每一字,都能聽到了,完全的把自己的心專一起來,這樣子聽聞正法。

可以參考《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四:「奉教心者:無惱亂心,唯欲求解故。心一趣者:為欲領解文句差別故。屬耳聽者:為欲了知音韻差別故。修治意者:為欲悟入甚深義故。於一切心無不繫念者:為欲無間領解音韻文句義故,無不了知,無不通達,而空過者。」

菩薩如是求聞正法。

菩薩求聞正法的時候應該是沒有雜染心,沒有散亂心。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