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佛教經濟學:利他永續的心經濟生活

(廖順得 攝)

果光法師為法鼓山僧伽大學副院長,著有《心靈環保經濟學》。法師在此文回歸佛陀對經濟生活的教導,讓居士謀生、消費皆有法可循;他又用現代的心靈環保行動方案,以利他為導向,解決消費主義至上,導致過度消費、破壞環境、分配不均等問題。
 

問一:在佛教的教義中,佛陀對居士的經濟生活有哪些指導?

身為一位佛教徒,應該過著甚麼樣的經濟生活?甚麼樣的經濟生活與修行相應?佛陀給了甚麼相關的指導?是值得佛教居士關心的議題。

我們可以從經典中,看到佛陀對居士們明確指導著中道經濟生活:合法、如法的取得經濟所得,適當地分配所得,以及以正確價值觀處理財富。這是朝向離苦得樂、解脫之道的經濟生活,在不傷害任何眾生的情況下,實現真實的福祉。

正命謀生  遠離邪命

謀生的方式或生產方式,佛陀則教導在家居士,以「正命」作為生產的準則,基於智慧及慈悲心,不僅是要符合國家法令,亦不傷害眾生,《相應部》尼柯耶42相應中,佛陀對羅舍聚落主之教導:「不依法、用暴力以求財」應被非難,「依法、不用暴力以求財」應被讚賞。

在多部經典中,更見「離五邪命」的教誨,如《文殊師利問經.字母品》佛陀對文殊菩薩開示:「欺誑、諂諛、詐現少欲、以利求利,五種販賣:酤酒、賣肉、賣毒藥、賣刀劍、賣女色,除此惡業,此謂正命。」商場上誇大不實的廣告、以阿諛奉承的言語引誘商機、形塑為少欲之人、貪得無厭求一本萬利,均為不適當的商業行為。佛陀列出五種不適當從事的行業(邪命):酒類、肉品、毒品、武器、販賣人口或女色,這些會危害他人身心的行業,大眾不應該從事;其餘士、農、工、商等正當的行業皆可選擇。

等入等出  依德得財

就消費行為而言,《雜阿含經》中,佛陀對年少婆羅門名欝闍迦指導的消費方式是「等入等出,莫令入多出少,出多入少」,亦即在家人須清楚自己的收入及支出,過著均衡的生活,不過度奢侈,亦不過於吝嗇。至於消費的類別,遵循佛陀制定的五戒: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包含毒品),意味著將所得用於合理面向,在消費行為中具足正念。

至於所得該如何分配?佛陀很具體地提出四分法。《雜阿含經》中,佛住舍衛國時,一位天子向佛陀請教此問題,佛回答:「始學功巧業,方便集財物,得彼財物已,當應作四分,一分自食用,二分營生業,餘一分藏密,以擬於貧乏。」即是將所得分為四分,四分之一自食用、二分之一營業用、最後四分之一作為儲蓄。

在《中阿含.大品.善生經》中,佛在王舍城對善生居士的指導,將四分中之營生用再細分為一分田業、一分商用可投資或借生息;亦可再思考娶媳婦、購置房舍等用途。《長阿含經》中,佛陀對善生居士開示之六項分配,除了自用、營業用、儲蓄之外,增加起塔廟、建僧房等護持道場用途。

就所得分配的對象言,可從佛陀說明得財的五種原因來看。《增支部》卷五〈荼王品〉中,佛陀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對祇樹給孤獨長者,強調「如法聚集、依德而得財」的五個原因:

一、使自己、父母、妻子、奴僕和佣人快樂幸福。

二、使朋友同輩快樂幸福。

三、預防天災人禍的發生,使平安無事。

四、作五種獻供:親族、客人、祖先、國王、神明。

五、供養沙門婆羅門,遠離狂醉放逸;安住於忍辱柔和來調伏自己,使自己寂靜、安泰;進而生到天國,享受樂果及天國勝妙的物質。

最後勉勵長者,實踐這五個得財之因,財富因此而增減,均應無悔。

佛陀指出居士勿沉迷於欲樂,應多布施避免貪吝,智慧才是最殊勝的財富。(李東陽 攝)

問二:對於居士的財富觀,佛陀有甚麼開示?

就財富觀而言,在《相應部》第三相應,拘薩羅國的波斯匿王有感於「於此世得巨大之富而不迷醉、不溺、不耽於欲樂、不誤於諸人中者甚少。」反之甚多,佛陀因而宣說:「富迷於欲樂,貪欲以奪心,不覺於道外,如鹿被縛蹄,彼等後苦澀,其果即是惡」。指出若富者沉迷貪欲之中,必然遠離修行之道,而得苦果。

在《中部》第十中,黈羅歐吒國首富之子、隨佛出家的賴吒惒羅尊者有感於所見到世間富者,得到財富不布施,反而是貪得無厭的累積財富之愚癡;因而鼓勵以布施對治慳貪。更說明再多的財富也無法免除病老、死亡,且死後帶不走,智慧才是最殊勝的財富。

對財富的價值觀,還可見到《十誦律》卷十五、《大莊嚴論經》卷六中記載,佛陀與阿難尊者在曠野中見到黃金,將之視為「大毒蛇」、「惡毒蛇」;在《婆羅門正法經》卷一中也說:「古時婆羅門,不養牲畜,沒有金錢和穀米,學習就是他們的財富和穀米,婆羅門愛護這最寶貴的財富。」指出古代婆羅門,視學習為最大的財富;巴利文《經集》也提到:「在這世上,信仰是人的最寶貴財富;遵行正法,帶來幸福;真理味兒最美;智慧的生活是人們稱說的最好的生活。」說明信仰是人的最寶貴財富。

從經典中,佛陀就經濟生活的各種面向的指導,在家人若能依法過著中道的經濟生活,亦即:誠信人道的正命生產,量入為出的正念消費,布施行善的利和同均分配原則,少欲知足、修持法義的心靈財富,便能達到佛陀對給孤獨長者所說的在家生活的四種快樂:所有樂、受用樂、無債樂、無罪樂。

問三:《心靈環保經濟學》提出「心五四」的心經濟生活,及建構心經濟體制。如何將「心五四」——四它、四要、四福、四安、四感落實在經濟生活中?

「心靈環保」經濟學嘗試採用現代的語言來詮釋佛教經濟學,以佛教思想為本體,漢傳禪法為法門,指導大眾以法鼓山創辦人聖嚴師父提出的「心五四」為方便,過著「少欲」、「利他」的心經濟生活。此乃幫助眾生減少貪欲、增長善欲的經濟行為指導,經濟活動的過程中,除了物質,更突顯人類道德、品質的層面。

突破物質面向思考模式及價值觀,使得人類真正看清人的身與心之間、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自然之間乃息息相關、相互依存,不僅不再以暴力傷害他人或破壞環境;更進而護生、節約資源、維護環境。

心靈環保經濟學所建構之「心」經濟體制為:以「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面對當代經濟情勢;以「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種福,增長善欲達到正命生產;以「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該要,對治貪欲達到正念消費;以「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業,促進「利和同均」的分配原則;以「四感」:感化、感動、感恩、感謝,獲得心靈財富。

此經濟生活主張,讓佛教徒乃至非佛教徒都容易接受及落實,從心及觀念的轉變而產生行為的調整,對生產、消費及分配行為,均能產生直接的影響,引導大家走上正命、利他,少欲、知足的菩薩道。

問四:請進一步闡釋企業如何落實四福生產到正命生產?消費者如何透過四要消費,達到正念消費,轉貪欲為善欲,進而自利利人?

四福生產  利他導向

從生產面而言,「四福」中的培福、種福,可以引導生產者朝「正命生產」的方向思考與行動,包含幾個面向:

一、生產有利於大眾的產品及服務,如有機農場、環保產品的生產。

二、不生產有害他人的產品及服務,以及生產過程中不加入危害他人的原料。如開設賭場、生產毒品,食安問題等均屬之。

三、不採用破壞大自然環境、剝削勞工、違反人道的生產過程,例如山坡地開發、砍伐熱帶森林、工安問題、畜牧飼養方式、注射生長激素等。

四、賺取合理的利潤,以利他為生產的目的,而不是以最大利潤為目的。

「四福」中的知福、惜福,亦能引導生產者合理地降低生產成本、關懷照顧所有的工作者,並視生產為培福、種福的工作,成為一種以利他為導向的良性經濟活動循環。

若能知福、惜福,便不貪求;若能培福、種福,便能夠布施。企業獲取利潤後,能發揮企業社會責任之功效,分享部分利潤於公共事業、慈善關懷事業,例如賑災、支持弱勢團體、非營利組織等。四福可以說是善欲,啟動利他的心念與行為,不僅是追求個人的幸福,而是為社會大眾謀福祉,朝向企業永續經營之方向。

小標:正念消費,誘惑免疫

以需求為導向的「消費主義(Consumerism)」,主張以刺激消費者需求,來增加生產,此行為造成過度的消費、過度的生產,導致資源的過度開發與浪費。「四要」消費,正是為了釐清人類價值觀念,認清「需要」、「想要」、「能要」、「該要」,聖嚴法師於1998年提出的「四要」,內容為: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能要、該要的可以不要,

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

「需要」是指少了它就不能活的必需品,基本的飲食、衣服、房子,甚至現代社會中,基本的交通工具、電腦、電話,都可視為必需品。然而,現代人類不斷地追求需要的、想要的,甚至不能要的、不該要的都要,導致人心的不安定、社會及經濟問題叢生。

就消費面而言,「四要」可以引導消費者產生「正念消費」之行動力量。消費者可以觀照自己的消費行為,思考到底是需要?還是想要?甚麼是該買?甚麼是不該買?該買多少?

消費者選擇對自己及他人身心有益的消費產品或服務,應避免消費對自己及他人身心有害的消費,如睹博、毒品等,以及會破壞自然生態、違反人道的產品及服務。甚而言之,消費後垃圾的處理,亦是個重要的議題。例如在沙灘上丟棄塑膠垃圾,造成海面的汙染及鳥類誤食的傷亡等自然生態的危害。

簡言之,四要之「正念消費」,可使每個人更珍惜自然、人力資源,可以解決消費過度,以及因消費所造成生態環境破壞的種種問題。

若要能確實做到「四要」消費,對環境誘惑具免疫能力、亦不產生不好的心念,時時覺照起心動念,必須有相當的禪修工夫。由此,「四要」不僅是觀念,亦是一種心法,是透過禪法的練習,才能達到的般若智慧。
 

本文原刊於法鼓山《人生》雜誌第454期,佛門網獲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