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佛語不能臆測,但也不能依字直解(中)

圖:窺基大師(632-682),玄奘三藏的上首弟子,中國唯識宗的實際始創者。他對諸經論廣作注疏,有「百部疏主」之稱。
圖:窺基大師(632-682),玄奘三藏的上首弟子,中國唯識宗的實際始創者。他對諸經論廣作注疏,有「百部疏主」之稱。

(續上期)


單靠發願能否往生淨土?

前文提及,無著菩薩《攝大乘論本》解釋「別時意趣」之際,舉出兩個例子:「若誦多寶如來名者,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又如說言,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

對於前一例子,漢藏歷代祖師都同意,不可能單靠念誦幾聲佛號便成佛。唐‧善導大師《觀無量壽佛經疏》說:「成佛之法,要須萬行圓備,方乃克成。豈將念佛一行,即望成者,無有是處。」

至於後一例子,自古引發許多爭論。有人據《攝論》指念佛得生淨土乃「別時意趣」,即念佛只能種下未來往生淨土之遠因。漢地多位淨土宗祖師都反駁,《攝論》所謂「由唯發願……」乃單單發願而沒有修行的人,當然不能迅速往生極樂;只要信、願、行具足,此生命終後當能生西。唐‧迦才大師《淨土論》云:「若如諸淨土經,或明三福業、十六觀門;或令發菩提心,七日念佛;或教發願迴向,十念往生。如此等經,並是往生,即非別時也。」


正確理解淨土經典的表面矛盾

基本上大家都同意,求生淨土需要信心、發願、修行,但對修行的定義卻有分歧。有些人主張光是念佛已經足夠,有的則認為需要其他助緣。前者的理據是《無量壽經》記載阿彌陀佛因地時發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承諾眾生往生的條件只是念佛;《阿彌陀經》只提及念佛往生;《觀無量壽佛經》也說下品下生的往生條件只是臨終十念。

不過,《無量壽經》還記載:「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其中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燃燈、散華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其下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

《觀無量壽佛經》也明言:「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既然念佛已經足夠,為何同一部經中還要勸人作種種善業和修持?尤其是阿彌陀佛因地發願接引念佛者即可,何須另外發願攝受「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和「繫念我國,殖諸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的人 (見《無量壽經》)?論者往往含糊其辭,甚至貶低相關經文,謗佛謗法,這並非釋經的正確態度。佛經常有看似前後矛盾或過份誇張的表述,應以「四種意趣」去思惟,[1]理解佛語有不同層次、適應不同情況與對象,就此作出客觀穩妥的調和。

廣行眾善與純粹念佛的經文都存在,表明兩個情況均有可能,絕非一真一假,因為佛不妄語,更不說無益廢話。《無量壽經》關於下品往生的經文提及「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可見一般行者應該「作諸功德」(上品與中品提及的行善、齋戒、供養等),假如沒有這種能力,則可專門念佛。

唐‧窺基《阿彌陀經通贊疏》指出:「佛為策勵懈怠的眾生,才對其說十念得生淨土;對於精進的弟子,則說應多作善業。兩者分別是簡略和詳細的修持,原則並無矛盾。」[2]一些「極端淨土信徒」把念佛與別的善行對立起來,強調行者「不應」、「不可」或「不須」作其他修持或善業,甚至將之形容為往生的障礙,變成毀謗佛法,其實並無必要,因為兩者本無衝突,不同根器的人當可選擇適合自己的修行方式。

一般而言,更多功德資糧對往生有利無害,當然某些眾生可能對不同的法義和行持感到迷惘或吃力,專一念佛才容易成就。然而,我們凡夫不知道何人屬何根器,若不揀對象便向公眾千篇一律宣稱念佛無須另作聞思修或行善,可能令部份人更形懈怠,甚至肆意作惡;或使人徒事念誦,忽略義理,糟蹋了佛陀應機宣說八萬四千法門的苦心;更會讓外界誤解佛教等同民間「拜神」、缺乏內涵,長遠對現代弘法弊多於利。

(待續)

※ 本文作者為香港能仁專上學院客座助理教授、香港教育學院客席講師,本港多個藏傳佛教道場之譯者、幹事、顧問等。


[1] 「四種意趣」詳見拙文〈佛語不能臆測,但也不能依字直解(上)〉

[2] 原文:「十念得生淨土,接引懈怠眾生;却談多善因緣,乃被精進勸學者。或廣或略,理不相違。」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