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來生想做歐洲人?

港人喜愛出遊,臉書中不時被旅行照片「洗版」。相中所見,許多人陶醉於日本、歐洲或美加等地之天然美景、藝術文化當中,其中更不乏放閃留言:「太美了!真想活在這裏。」

假如今生沒有機會移民,到底我們下一生可以投生到更好的國度嗎?即使你財富充足,今生投資移民,來生也可出生於該地嗎?或是送兒女出國留學,之後由子女申請父母入籍,對來生有何影響?抑或沒有能力移民,但不時去外地旅行,學習當地語言、模仿他們的穿著及使用當地的物品,對來生有幫助嗎?

其實我們也可依據《狗行者經》,並配合其他經典之內容,試圖與旅人分享如何才能圓這一個夢──來生想做歐洲人。

前文已說過,終其一生模仿狗的言行與意識會導致下生成為一頭狗。其他經典也有提及其背後的投生原則,一個人如無極大的善業或惡業,便會按今生的習慣而決定投生何處,學習狗的習慣自然成為一頭狗。按此理據推斷,學習歐洲人的言行及思想之素質便有更大機會生於歐洲。甚麼是歐洲人的素質?《增一阿含》列出投生為人的三種素質,正好作為參照,不過它的分類及切入點均是按照古印度文化來設定,故須重新詮釋成為七大條件,讀者方可領受其中涵義。

第一、願意為別人付出

最基本,不只是為自己為家庭而付出,而是願意為別人為社會而付出。因為前者之行徑與其他動物是共通的,無法令你下生成人而加分;但後者看似簡單卻被人忽略──這是人與動物的關鍵分界線。證據到處可見,因為不難發現動物很少幫助自我家庭以外的動物。雖然在臉書上不時有人分享這樣的短片:一頭狗救活一條在地上垂死掙扎的魚兒、一隻烏龜拯救一頭被困在小島的狗等等,但動物界向來是弱肉強食、物競天擇,我們何曾見到獅子捕獵斑馬後,將鮮肉送給老虎?何曾看到猴子會把香蕉分給大象吃?所以,為別人付出是生之為人的最基本條件。

第二、願意為環境付出

在人的世界,為別人而付出,不限於雪中送炭、施藥施救等行為,更包括為環境而付出。不少亞洲地區,人們多數各家自掃門前雪,有些人更是自私得可怕,垃圾隨街丟,甚至隨處便溺;公共廁所之臭氣幾可令人窒息,美好的河溪變成垃圾漂浮之處,整體環境自然不堪入目。亞洲(日本是其中一個例外)城市有多少人願意為配合社區而美化自己住所或商店的外觀,包括種植花草,讓路人經過時賞心悅目?真的很少。反觀素質高的城市,居民都有愛護環境之心,願意為它付出精神與心思。在這些城市裏,早上相遇的對白是:我家屋前的花已開了!而不是:早餐吃了甚麼?

第三、願意為大自然付出

與人息息相關的環境,還有大自然之元素。別國擁有優良水質及空氣,正是來自對大自然的保育。對於廢氣排放、廢料處理等等,均有一定的程序及指標,不是你有錢便可為所欲為。例如近日研究發現多種沐浴露及洗面乳包含影響海洋生態的塑膠微粒,不但污染大海,更令無數海洋生物誤吞而慘死。各家品牌紛紛檢討,有些已承諾禁用微粒。在商言商,開發時沒顧及的因素,難免有之,重點是當問題出現時回應的態度及處理手法。

其實人類物質進步與富裕的成果,均來自大自然。人類從來都沒有變出甚麼天然物料,一直都在運用植物、礦物、天然氣、石油等大自然的各種資源。懂得用而忽略保育的國家,能源很快便虛耗一空。但懂得善用的人不但會開發,更想到未來的持續性。其實只要懂得善待大自然,國家的素質便不一樣。好比日本的櫻花為何吸引?明明是同一品種,論數量也輸給某些大國,但在日本賞花的人就是絡繹不絕,好像只有那裏的櫻花比較好看。道理很簡單,因為日人考慮到與大自然的相互協調,花盡心思做了整體的規劃與配套,所以賞花之時,是由街道、建築、河川、人心,再加上主題,併出無與倫比,令人難以忘懷的全身全心之感受。反觀一些地方,花種又多又漂亮,可惜當地人並不善待大自然,隨處丟垃圾、大聲喧嘩、亂立建築。既然顯微鏡下的冰雪、草葱,已被證明可以因應人類的讚賞或呵斥而展現不同的圖案,花卉擁有這種反應的能力應也不足為奇。

人類由大自然所組成,也由大自然所滋養,為大自然而付出,不過也就是為自己付出。

第四、願意尊重生命──人與人

「尊重生命」是非常美麗的用詞,它展現了人與人、人與動物之平等關係。首先描述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關係。各國發展經濟之同時,也在人際相處中發現有許多值得改善的地方,反思與研討種族岐視、兩性地位、殘疾人士、兒童權益、同性戀等等議題;可能過程中難免有矯枉過正的情況,但訂立法規後的確避免了許多人被理所當然地不公平對待。例如西方對兒童色情禁戒非常嚴格;性侵受害者不論性別都受到法例保護;日本列車有專為女性使用的車卡;香港有為輪椅代步的人士引進備有電動上落的計程車,避免上落輪椅而受傷,也可方便他們定期就醫。

再舉一例,荷蘭有非常嚴密的制度保護受聘者,一經受聘的合約職員,僱主須有充分理由方可解僱,否則僱員可提出訴訟。這均有賴過去工人合力爭取應有權益,背後傳遞著同一信息:僱主出錢,僱員出心出力,兩者只是角色不同,責任不同,而不應是有高低之分的畸型關係。在香港,不光是僱傭關係,就連師生、長幼、官民、職員與顧客等等,均望塵莫及於這種別國可見的平等關係。

其實,經典也有類同之記載。信士以歡喜心提供僧人的飲食與日用品,令其無憂地修行;而僧侶則以慚愧心接受信士所提供的,並負起專修之責任,將所體驗與信士分享,改善他們的心靈素質。而經典之名句:「佛在僧數」意謂佛只是僧團其中的一位成員。可歎現時這些導師與弟子、僧伽與俗家之間的平等關係,有如龜毛兔角,幾近蕩然無存,哀哉也!

第五、願意尊重生命──人與動物

人與動物的關係在各地之情況,從網上流傳的短片與圖像可見一斑。寫實短片中,有的仍在用滅族式捕獵,如用炸藥捕魚,不但奪命,更毀滅了海洋生物的家園;有的則停留在獵殺巨魚或猛獸而高聲喝采,更拍照留念;有的縱然捕獲,也只是嘖嘖稱奇後放回大自然,當然也有人拯救被困魚絲的海鳥、海龜。其中一段影片,有位醫師特地治療受了傷的猩猩,痊癒後便帶牠回到所住的森林,隔了多年醫師再往探望,猩猩仍記得醫師,並相擁而泣。當然也有人更聰明,直接倡議動物權益,要求立法。越是後者,越是接近互相尊重的平等觀念。

另外,科技、藝術與文化,圖像創作與街頭實驗,也是層出不窮地表達尊重生命的信息。血淋淋的皮草搭在模特兒身上,將皮包圖案蓋在鱷魚身上等等,讓人馬上驚覺高貴與美麗的背後原來是血淋淋的慘案;還有許多正點漫畫──灰熊拿起獵槍射殺人類,將各式人種關起來,讓猴子欣賞、餵食;鷄鴨拿著利刀劏人,全家的人頭放在餐桌上待牛羊來吃等等,都是極之嚇人,即時令人反思我們自以為尊的霸道心態下,犧牲了多少生命。更有人精心設計街頭實驗,請人穿上白兔的裝束,在街上抓路人的頭髮,令人感受動物被拔毛時同樣十分痛楚!這些都是人類邁向萬物平等的覺醒行誼。

這一方面,經典亦早有精闢的依據──「以己度他情」,意謂將心比心,己所不欲,不但勿施於人,也勿施於「牠」。可惜啊!教界來來去去都是從輪迴受苦等等切入,要不然就講一堆「離晒地」的故事,可謂「抄書抄到冇朋友」!短片世界所呈現的,是到市場購買鳥類、海產,然後「放生」。其實心意是可嘉的,但做法上欠善巧,早已被不少傳媒、環保及愛護動物團體所質疑,甚至批評。相比之下,民間達人對尊重生命的表達與切入位,精彩豐富得多,更為大眾所接受。

這些流傳的訊息正代表一個國家的民眾對生命平等發展之進程。然而,短片的主角或圖像的創作人屬於哪一些國家?大家應該業已心裏有數。

第六、願意保護及改善制度

制度也是需要人去保護及付出的。有人移民到西方國家,不消說沒有付出,更是存心利用制度中的漏洞而從中獲得私利。試舉兩個案例作為引子:有人在加拿大利用「七天內可退貨」的信心保證,七天內便退一次衣服,不斷「買」與退,令自己不花分毫而有新裝可穿;也有人利用歐洲火車的自律購票制度,精算好被查票的機率,更打算若被查出沒有票便說「忘記了或精神不好」等騙詞,於是一再不買票乘搭火車。

試想一下,別國能有這些制度是因為人民素養已朝向或已經達到可信任的程度,他們很清楚倘若人與人不互信,社會便只會動蕩不安、永無寧日。所以當有公眾人物或團體出現誠信問題,必然成為千夫所指。他們多會盡快澄清,若然真有其事,更會迅速道歉;嚴重的甚至會「誠信破產」,不下台也不成!相反,假若你慣性對社會的不公平不聞不問,只顧眼前人事,食好睡好便算,這種習性應無法與先進國家的氛圍相應,即使你今生可以靠福報移民該地,但你永遠提升不了人性素質,下生通常只會回到原地。

第七、願意自我探索

中上階層的父母不少均安排子女到歐美升學,外國的教育理念有何優勝之處?重視「自我探索與定位」正是其中之一。

縱然香港教育一直在革新,但坊間教導如何考試得分的補習社人頭湧湧、長做長有,相信考試先導的氣氛並未有多大的變易。長期浸泡在「標準答案、分數定成敗」的世界中,學生會逐漸失去探索自我的意欲與能力。應該說,學生根本未必知道要探索自我,因為「我」已被定義為「哪一科考得好,哪一科考得差」的機械體。缺乏自我認識自然談不上甚麼「自信」,又何來獨立思考及判斷能力?取而代之,學生會偏向機械式執行別人的要求。

歐美情況卻不同。據悉美國的中學裏,老師及學生只花四分一時間在標準答案的評測上,其餘時候是讓學生接觸不同層面,鼓勵思考,並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即是創作了。目的不是為取得高分數,而是著重過程中認識及優化自己的思考方式,讓學生體驗各種人際關係及多元價值,換言之即是重視「自我探索與定位」。這類環境培育出來的學生,才有更大機會成為領袖,解決問題。

精簡地說,慣於「標準答案」的人只能跟著「熱愛創新」的人走路。縱觀現時領導世界的是甚麼?Google、Apple、Windows、Facebook等等;國際頂級品牌又是甚麼?BMW、Ferrari、Posche、Gucci、Chanel等等。別誤會,不代表其他地方沒有人才,只是發現許多人是到了歐美才有機會發揮他的專長,無論是藝術、文學、科技等等也如是。

歐美教育的優勝之處,正屬於投生該地的條件之一。即是說,你越是願意「自我探索與定位」、不甘於「標準答案」的生活,越大機會生於歐美。

然而,「自我探索」正是經典所說的禪修,從仔細認識身體結構與動態,到認知情感、情緒的複雜反應,再進一步認知思維方式及價值觀。這些不正正是「我」的總和?從世間層面來看,越能透徹見到這個緣起的「我」,才越有機會突破過去的「我」,解決問題,優化世界。

結語

正是以上七種條件決定你投生哪一類的國土,依此便可回答文章最初提出的問題。有人今生已經可以直接或間接地移居外地,但若然他們只是在享用環境、制度帶來的便利,骨子裏卻仍抱持舊有的思維與價值觀,生活圈子也只是徘徊在過去的行為與言語上,相信下生還是沒法子生於已移居之國度。至於不時去旅行,學習當地思維與言行的確增加了下生生於該地的機會,但模仿衣著與使用物品則幫助不大。

如將七大條件配對《增一阿含》,第一至第三項是「布施」;第四至第六項是「持戒」;第七項則是「禪定」。這是經典所說投生為人的三大條件,換上現代演繹後,便正是「來生想做歐洲人」的參考準則。

總括而言,筆者前文先從《狗行者經》敍述的仿效狗隻無法生天,令讀者一同反思部分社會習俗包含「因果錯配」之謬誤。進一步,挖出模仿狗隻成為狗的原則,將此原理聯同《增一阿含》記載投生成人的「布施、持戒、禪定」,再將這三種條件重新演繹,與現代思潮接軌,如尊重生命、環保意識、社會制度、教育理念接軌,最終提煉出「來生想做歐洲人」的參考準則。這個過程甚迂迴甚曲折,相信未必輕易獲得讀者的共鳴。然而筆者之深意在於證明──布施、持戒、禪定,以至其他修行方法的確可以用現代思維去表達,已在坊間流傳的內容從來不應該是標準答案。

經典之所以能流傳千古,正因為它從來沒有標準答案。現在與未來也不應該有,此乃最能契合「空」之真義也,同意不?不論讀者閱後反應如何,評之功過得失,吾不再介懷矣!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