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增長道業、安住身心──漢傳佛教叢林生活的精神與意義

自佛教傳入中國後,早期不同修持方式的僧侶雜住在一起,到唐代修禪的禪宗弟子愈來愈多,大家生活的作息不一,造成許多不便,因此「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唐代高僧馬祖道一禪師便成立自己的道場,創立「叢林」,其弟子百丈懷海禪師規定了叢林的生活規約。從此禪宗便有了專屬的修行道場。

早期叢林通常指禪宗寺院,但後世教、律等各宗寺院亦紛紛仿照禪林制度而稱叢林。《禪林寶訓音義》中說:叢林的意義,是取喻草木之不亂生、不亂長,表示其中有規矩法度。又《大智度論》卷三載:僧眾和合居住於一處,猶如大樹聚集之叢林。

叢林可能有幾百人,甚至幾千人一起生活,所以一個大的叢林中可能包含有佛學院的學生、禪堂的禪僧、寺廟的職事、清眾等不同的成員。叢林會因應時代不同、各寺廟需求、人數多寡等不同因素而有不同的調整,但其精神是一致的,大家都以增長自己的道業為原則而一起生活。

圖: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圖: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叢林生活的一天

(一)板聲、鐘聲

叢林的一天是以「板聲」揭開序幕的。「板」,是佛教的「法器」之一,用來報時、報事。而「打板」是禪林的用語,指在叢林中敲擊木板,發出聲響,以告示眾人,用於集合大眾。在叢林裏每日「從一板到五板」,以板聲提醒大眾一日的作息,時間非常準確,不用戴手錶看時間。

打板這動作非常講究,而且有規律。每天清晨,當板聲劃破寂靜的長夜,先打三板,再打四板,緊接著打五板。打板之後和大鐘對接,然後大眾就要披上袈裟於鐘聲中到指定地點排班。大眾排班,亦講求衣物整齊劃一,在第一陣鼓中魚貫地行入大殿準備早課,諷誦經咒,正式開始一天的行持生活。

自古以來,寺院以「晨鐘暮鼓」來代表一天的開始與結束。晨昏撞鐘擊鼓已成為中國佛寺的一種傳統。清晨的鐘聲警醒大眾勿再放逸沉睡,「先急後緩」,總共一百零八下。夜晚的鐘聲提醒大眾反省慎查己心,去除心靈的污染遠離昏眛,敲法是「先緩後急」,也是總共一百零八下。

在《毘尼日用》中曰:「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坑,願成佛,度眾生。」聞鐘聲響時,就能放低煩惱。叢林藉著清脆洪亮的鐘聲,令地獄眾生解脫痛苦,覺醒蒼生慧命,轉煩惱成菩提。

(二)早、晚課

在鳴鐘之後擊鼓,然後大眾上殿做早課。早課的內容與程式包括誦《楞嚴咒》、《大悲咒》、《心經》、唱《贊佛偈》、三皈依等。

佛門十分重視做早、晚課,據《南海寄歸內法傳》指出,在早課時好好唱梵唄,會有六大好處:一、能感知佛陀功德深、影響力大;二、能體會經文的意思,又能將散亂浮動的身心安定下來,接下來的佛事也能順利完成;三、誦經能感得舌根清淨;四、運用丹田唱梵唄,能將內心不愉快之氣散發出來,長久練習會中氣十足;五、能不怕面對群眾;六、身體強健長壽。

其實早晚課的目的是為了開發、鍛鍊寺院修行者身、心的智慧。例如唱頌梵唄,首要是熟背唱誦的內容,能背熟唱誦時自然就可以隨文入觀;如果不熟悉唱誦的內容,就沒辦法做到隨文入觀。另外,在心境恬靜、五慾未萌生之前做早課,可以做到淨化和提升心念的狀態;在日暮或黃昏時做晚課,總攝眾德而歸趣淨土,希望提醒大眾在修行過程中要時時自省,以成佛、度眾生為目標。透過早晚課這些儀式,希望幫助寺院僧人護養身、性,建立道業,達到歸德養於至上的目標。

(三)早齋

在早課唱誦《韋馱贊》結束後,就會打四十八下叫香,以示廚房已煮好飯菜,傳來食物的香氣。於是大眾三拜後,步出殿外,排班上齋堂。過堂時大眾會合掌唱唸《供養咒》,期間和尚或者首座取七粒米飯給侍者出食。出食時唱唸:「法力不思議,慈悲無障礙七粒,遍十方普施周沙界」、「唵,度利益,莎訶。」佛門中人在吃飯的過程中,會掛念鬼神一切眾生是否都得到溫飽。

大眾在吃飯當下,仍然要提起正念,這也是一堂修行的功課。《禪林象器箋叢軌門》說:「僧眾入齋堂進食,不著不貪,是為過堂。」過堂時看到美味的食物,不要因貪心而多吃;看到不喜歡的食物,也不要起瞋心而不吃。吃過堂飯時全程禁語,僧人需要在心中默想五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忖己德行,全缺應供;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為成道業,應受此食。」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收進來的飯菜必須吃完,不可以浪費,哪怕是飯渣菜屑都要吃乾淨。修行人用這種方式來時時提醒自己:「五觀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在齋堂吃飯亦是一種修行,從中培養感恩、惜福的心態。

圖:網上圖片
圖:網上圖片

(四)出坡

在早齋之後,大眾有一段時間去出坡。

「出坡」本是叢林功課之一,原本稱作「普請」,指在叢林中普請大眾從事作務、勞役。自從唐代開始確立叢林制度,即遍行各地。《敕修清規》:「普請之法,蓋上下均力也,凡安眾處有必合資眾力而辦者。」直至現代,出坡的範圍愈來愈廣,比較動態的有勞動坡務,比較靜態的有文書、美工等工作,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負責完成的工作、任務。出坡在佛門中是修福又修慧的法門,特別具兩重意義:一,教育大眾「人生以服務為目的」從利他中完成自利的精神;二,培養大眾相互支援彼此合作,大家共同付出、分享的和合精神,以維持道場、維繫佛法、普利群生,讓正法住世、佛日增輝的宗教情操。

(五)午齋

午齋和早齋形式及注意事項大同小異,在此不作多說。唯一是午齋時唸的〈供養咒〉有少許不同,而午供施食台出食時唸的偈咒亦有不同,當中有提及大鵬金翅鳥的故事。午齋之後有一段時間供大眾午休,之後大眾便開始上課、工作。

(六)藥石、晚課

大約到傍晚時分,是藥石時間。「藥石」又稱「藥食」,指禪林的晚餐。在佛陀時代,佛制比丘過午不食,到漢傳佛教之後,尤其近代的寺廟,已經很少過午不食。以前有些坐禪的人身體比較弱,容易出現胃部毛病,便會取一石用火烤熱,再用布包裹後放在胃部附近位置,藉此暖胃,因此稱「藥石」。後來衍生成在禪宗寺院稱午後的飲食為藥石,即指晚食,目的是為了療飢渴,而非貪食。

到晚上便是晚自息時間,亦是時間比較靈活的時段。一般來說,這段時間會由師父、諸山長老開示;如果沒有特別的活動安排,大眾就可以自行到圖書館、課室,完成自己的功課。

之後是晚課。其中《普賢菩薩警眾偈》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每日唸一次,時時提醒自己,人命無常,人生苦短,應及時把握現在,發願好好修行。可見晚課是反省的功課,通過了解經文的意義,而去感受人生的另一番境界。

(七)鼓聲

叢林一天的生活由清晨五板開始,而在二板聲中結束。晚上敲鐘是在臨睡前,大眾會一邊聽著鐘聲,一邊打坐,反省自身在剛剛過去的一天當中,不論對人、對事,還是對物,有哪些決定是對的,又有哪些做錯了,而希望在新的一天中改正過來。

結語

其實叢林每日的生活都十分寧靜,從清晨到夜晚,鐘聲與鼓聲配合,不斷提醒修行人要在二六時中精進修行,不論行住坐臥,時時觀照自己的念頭,每一個舉心動念行為動作都要按照叢林的要求和規矩來修行。

日本道元禪師曾經到中國佛教叢林參學四年。待他自中國回到日本後,有人問他那四年修得甚麼?禪師說:「別無所獲,只得柔軟心。」柔軟心,即忍辱行,屬六波羅蜜行之一。道元禪師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只要經過叢林的訓練,就會從中體驗到「無我」,自然就會放下「我」,修得柔軟心。在叢林中修得柔軟心,了解叢林生活的趣味和意義,就能安住身心,笑對人生,感覺身邊的人都是菩薩,叢林生活自然也會非常自在和輕鬆,一切修行就走在正道上了。

本文出自《了解佛教》,標題為編輯所加。此版本為刪節版,今獲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授權刊載,特此鳴謝。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