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如來

一般人理解“如來”為“佛”。“佛”為“覺悟者”,那麼“如來”又是甚麼呢?

“如來”為梵語tathāgata的意譯,音譯為“多陀阿伽陀”、“怛闥阿竭”等。梵語原文tathāgata為複合詞,拆開後還原為tathā+āgata或tathā+gata,前者意思為“如來”,後者為“如去”,從字面上來看分不出哪個是原意。

《八千誦般若經》的《常啼菩薩品》和《法上菩薩品》裡有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的說法(na khalu kulaputra tathāgatāḥ kutaś cid āgacchanti vā gacchanti vā. acalitā hi tathatā)。《金剛經》裡亦有同樣的說法。鳩摩羅什的《小品》把引文最後一句譯作“諸法如不動故”,“法如”即是“真如”tathatā,即是佛教真理的本體。《般若經》這個有趣的說法,靈感明顯來自梵語tathāgata一詞本來的歧義,加上對空的闡釋,把tathā理解為tathatā的省略,(ā)gata為“不來不去”。不來不去的就是不動,與大乘佛教的一元本體論相應。

不過,(ā)gata並不是“不來不去”而是“或來或去”,所以除了“如來”,亦可解作“如去”。《大智度論·四念處品》解釋四十二字門,在夾注裡便有這樣的說法:若聞陀字(ta),即知四句如去不可得。多陀阿伽陀,秦言如去。

一般來說,如來為佛的十號之一(即1.如來2.應供3.正遍知4.明行足5.善逝6.世間解7.無上8.調御9.天人師10.佛世尊。)什譯《成實論·十號品》云:“如來者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曰如來。”這是比較標準的說法。如上所說先把複合詞前語幹理解為名詞tathatā(如實)的省略,後語幹理解為過去分詞āgata,兩者以“從格”(ablative)關係連結起來(即“從如實來的”或“來自如實的”),再以“多財釋”(bahuvrīhi, 定語複合詞)把形容詞理解為名詞,最後意思為“從如實來的人”或“來自如實的人”。[有關梵語名詞複合詞不同分析的歧義性,見拙文“梵語名詞複合詞分析—以依主釋(偏正複合詞)為中心”(2010)語言學研究(第八輯)106-123頁。]

值得注意五音節的音譯“多陀阿伽陀”裡的“阿”字,並不是表示tathā裡的長阿音,而是āgata的長阿音,這意味過去大德翻譯時特別強調分解後的複合詞後語幹為āgata而非gata。實際上十號裡的“善逝”梵語為sugata,前語幹為副詞su,後語幹為分詞gata,由於沒有tathāgata歧義的情況,意思清楚為“好好的離去”。這樣看來,譯者可能為了避免冗贅,認為tathāgata譯作“如來”而非“如去”比較妥當。

那麼“如來”是佛教所創的術語,還是另有來頭?印度學者A. K. Coomaraswamy在一篇1938年的文章指出,“如來”的概念早在梨俱吠陀裡出現,tathā和動詞√gam這個搭配為對火神Agni的描述,與“升起的太陽”相關(RV.6.52.5)。Tathāgata很可能在佛陀時代以前已經存在,釋迦牟尼取詞重釋,成為原始佛教裡“阿羅漢”的等稱,後來在大乘佛教裡得到新的演繹,成為我們現在所理解的“如來”。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