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成就最高的智慧,跨越難度激流到彼岸──云何名般若波羅蜜多?

隋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李思賢抄寫《大智度論》,大英圖書館藏斯坦因敦煌文獻藏。
隋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李思賢抄寫《大智度論》,大英圖書館藏斯坦因敦煌文獻藏。

學佛之人,多少都接觸過《心經》及《金剛經》,相信對於當中若干經文如「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並不陌生,然而對於「般若」、「空」、「相」、「法」諸多概念的理解上,仍是會覺得深奧難解,只知其名相而不知其所然。本文將嘗試從般若波羅蜜多的四種釋義入手,為讀者作一簡易說明。

云何名般若波羅蜜多?

「般若波羅蜜多」,是梵文Prajñāpāramitā的音譯。意指智慧、明、智、覺慧、清淨等。因為遵從佛經的五種不翻[1],故只取見音譯而避意譯。周敦頤在為《翻譯名義》撰寫的序言中有說:「⋯⋯生善故,如般若尊重,智慧輕淺。」一般人談智慧,用途廣泛,且亦無一舉世接受的定義;相反佛說般若,它代表諸法實相,是不可思議甚深微妙。為了讓聞者心生敬意,古來大德都沿用「般若」,原因即此。然而又因為後世慣用音譯,對於原語的正確意義及用法卻越加忽視,甚至有不求甚解之虞,我們應從「般若」一詞的梵文入手,追本溯源。

般若的智慧,是根本的智慧、終極的智慧。這點從梵文中可見: Pra-有向上、勝、更高的意思,而字根√jñā 有了知、知識、智的意思,合起來就是最勝的智慧。

很多人以為般若是大乖佛教的產物,但其實在早期的經典中已有提及。《雜阿含經》第1316經有云:「一切戒具足,智慧善正受,內思惟正念,能度難度流。」意思是當我們具足戒、定、慧三者,即使面對的是生死流轉的難度激流,都能安然度過。這段偈頌可追溯至部派佛教時期的《經集》,會發現巴利文是使用paññā,即等同於梵文的Prajñā。

佛法是宇宙萬物的真理,這些真理是本來如此、必然如此,而用來檢核的標準是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一切法若與三法印相違背的,即使是佛陀親口所說,也是不了義,應該捨棄。當中的「涅槃寂靜」,在佛經中有另外一個稱呼:彼岸。有彼必有此,所以在彼岸的對面就是此岸,是我們身處的娑婆濁世。這裏充滿各種各樣的煩惱、苦痛,眾生仍受生死輪迴所困。

那現在我們來看看「波羅蜜多」這個部分,梵文是-pāramitā,拆解開來的話,parama-有最上、最高的含意,而-tā 則表達完成、成就的動作。所以我們可理解「波羅蜜多」是有成就最高的意思,成就最高的甚麼呢?自然是讓我們得以斷滅煩惱,取得正覺,達到涅槃的般若智慧了[2]

一般來說我們若要深入理解般若思想,可以借助由龍樹菩薩撰、鳩摩羅什翻譯的《大智度論》,這部論著被譽為「佛教百科全書」,是廣釋《般若波羅蜜經》之外,還引用大量的經、律、論,在文獻上、修行實踐上,皆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共一百卷[3]。經中特別採用自問自答的方式,從不同面向、角度分析般若波羅蜜多。如,「問曰:云何名般若波羅蜜?答曰:諸菩薩從初發心求一切種智,於其中間,知諸法實相慧,是般若波羅蜜。」[4]

《般若經》著重菩薩行的弘揚,故菩薩從初發心到圓滿佛果,當中所修學的諸法門,悉攝於般若波羅蜜多中。在《大般若經》中佛陀曾說:「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欲疾證得一切智智,應學般若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欲疾圓滿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5],應學般若波羅蜜多。」[6]這些不同的智慧,都是要從般若波羅蜜多開始學起,才能夠快速地圓滿。

我們可以看到,龍樹菩薩用「一切種智」來形容這最高無上的智慧,而要證得一切種智之前,又必先得一切智及道種智。扼要來說,一切智就是正確了解諸法皆空的智慧,它屬於聲聞、緣覺(解脫道)乘的智慧;而道種智則是菩薩修菩提道中,對於諸法(現象)種種差別都能掌握的智慧。它建立在一切智之上,故此大乘菩薩了知為甚麼會有一切法,為甚麼會有各種現象存在。然而只是了知,終歸不算究竟。我們常說佛是最究竟最圓滿的,因為他證得一切種智,換句話說,他把道種智中所含藏的一切法完全實證、了知,而沒有迷惑、沒有差誤,能自覺而覺他,圓滿而究竟,毫無遺漏。

空不等同於甚麼都沒有

另一個在我們研習般若思想時一定會接觸到的關鍵詞,是「空」。很多人誤以為空等同於甚麼都沒有,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據統計,《大智度論》中共出現4400次「空」字,為甚麼?因為它是佛陀說法四十九年的精華所在,也是我們若要證得一切種智、成就佛道必須領悟的。在這裏我想特別引用一些經文,從側面簡單介紹「空」的含義。

在部派佛教時期,原始經典主要是闡釋無我、無我所的思想。我們可以想像一粒種子,它如何才能生長呢?原來要有泥土、水份、陽光、空氣、農夫的照顧,這些我們都稱為助緣。有了助緣,種子有萌芽的條件了,隨後它又會因不同的因緣條件,生長成樹,甚至開花結果,但同時它又有可能因不同因素而死亡,可能是缺乏照料,可能是有人刻意把它砍倒。同樣地,我們眾生亦因種種因緣而生,因種種因緣而滅。昨天的我, 可能比今天的我更健康,但明天的我難保不會生病。在感情上,我們彷彿總覺得有一樣可以稱之為「我」的精神意識,然而這都是虛幻的。「我」今天之所以還在,是因為維持「我」生命的因緣條件仍在運作中。若有一天這些因緣條件都不存在的話,那「我」還會繼續存在嗎?按此推斷,本來就沒有一個獨立自存、不變和自主的「我」,那只是一個虛假的概念。再推斷下去,既然「我」是都不實在的,那又怎樣能說某些東西是「我所」擁有的呢? 

這就是佛陀所說的「我」和「我所」。眾生因這兩種執著的見解而感到痛苦,所以為了對治,佛陀開示「無我」及「無我所」的教法。《雜阿含經》第265經這樣說:「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怕河大水暴起,隨流聚沬,明目士夫諦觀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彼聚沬中無堅實故。如是諸所有色……比丘!諦觀、思惟、分別,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痛、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色無堅實故,……。』」河水大漲,湧起巨浪,上面出現一個又一個水泡。有敏銳視力的人,他會清楚隨著巨浪退後,剛才的水泡會消失,不實在、不牢固、一形成就破滅的。

那這是一種怎樣的狀態呢?《大般若經》云:「分析諸法過極微量,竟不見有少實可得。」[7]《金剛經》〈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就是般若,也是一切種智[8]。 佛陀教導我們,諸法就是現象,而證得般若智慧的聖者,他在分析所有現象後,發現原來,世間所有現象都是如此呀,「無有少法可得」、「竟不見有少實可得」,不屬於任何人,不會為任何人而停留,不會一成不變,那當然包括我們的身體。這就是「空」[9]

般若的三種修證次第

從修證次第說,般若又分可以細為三種: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若按聞、思、修為修學佛法的三大次第的思路,「聞」對應文字般若,思及修則對應觀照般若,到了最後,行者便能證得實相般若。 

文字般若就是指從文字中入門,了解般若法義。更廣泛說,遍指佛說三藏十二部。對於初入般若法門者來說,這是第一步,修法方式有所謂的「十法行」[10],以文字為助緣,深入各經,逐漸趣向微妙的勝義法。故《大智度論》云:「此中所說般若波羅蜜者,是十方諸佛所說語言、文字、書寫經卷,宣傳顯示實相智慧。」[11]

佛陀在《金剛經》中告知須菩提,「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我們不能單靠文字、法語而證悟佛地,故掌握文字般若後,便要進入第二步,觀照般若。我們要觀察諸法事理,用佛法來觀察我們的生活環境及身心,體證一切現象都是變化無常,因此並無一個真實不變的我, 了知一切法皆因緣和合,不可得,不可執,悟得緣起性空。從觀修上看,可以分為真實作意及勝解作意。真實作意又可細分自相作意(如念出入息)、共相作意(觀諸行無常)、真如作意(觀一切法空);勝解作意則包括假想觀(不淨觀──觀自身[12]、觀他身[13]),但由於假想觀只是觀相和事實不稱,但不能單獨得解脫,因此要和真實作意共同觀修。

當行者從觀照中了知一切種智,他便證得實相般若,通達諸法如實的本相。何謂諸法實相,就是般若波羅蜜多,是最高的智慧,不可破壞,不為人力、佛力所轉移,超越時空、超越文字、超越數量、超越一切感觀。故《心經》說:「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從實際操作來說,般若包含一切法,也是修證佛果的終極目標。故佛弟子可從戒、定、慧三增上學、四諦[14、三十七道品[15]、三般若、六波羅蜜[16]、十八空、三假[17]等等入手。

願各位能效法諸佛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1] 唐代玄奘法師所提出的翻譯理論。五種不翻為秘密故(甚深微妙而不可思議)、含多義故(一詞多義)、此(漢地)無故、順古故(依古人譯法)、生善故(讓人對之存尊重之心)。

[2] 「波羅蜜多」最常見的漢譯是「到彼岸」,意即自迷界之生死此岸,抵達悟界之涅槃彼岸。這是按另一種方式來拆解(pāra +mitā),pāra是對面的意思,而mitā則指往某一方向走而到達。

[3] 《大智度論講義(一)》,釋厚觀法師,財團法人印順文教基金會,頁1。

[4]《大智度論》卷十八,T25n1509

[5]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三慧品〉以「種」代「相」: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今取此說。

[6] 《大般若經》卷三, T05n0220

[7] 《大般若經》卷四六三,T07n0220

[8] 《大智度論》卷七十九:「諸法實相有種種名字,或說空,或說畢竟空,或說般若波羅蜜,或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T25n1509

[9] 在眾生眼中,因為「空」是看不見、抓不住的,祖師大德為了方便我們理解,鋪陳描述了不同角度的「空」理,計有七空、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二十空等。當中《般若經》特重十八空,尤其是龍樹菩薩,因感十八空義之殊勝, 先在《大智度論》介紹對應十八種空的十八種觀法(卷三十一:「學般若波羅蜜,則是學十八空。」後又撰《十八空論》,專門詮釋十八空。十八空分別為:內空、外空、內外空、大空、空空、真實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前後空、不捨離空、佛性空、自相空、一切法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不可得空。例如內空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為空,故名內空;外空則指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是空,故名外空;內外空:六根與六塵皆空,故名內外空⋯⋯等。

[10]據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十法行是對經典十種修行方法:一、書寫,於佛所說之經律論文,書寫流通而不使斷也。二、供養,於佛之經典所在處,如佛之塔廟供養之也。三、施他,以所聞之法為他演說,或施與經卷,不專自用,但欲利他也。四、諦聽,聞他人讀誦經典而解說之,深生愛樂,一心諦聽也。五、披讀,於諸佛所說之經典常披閱看讀而不釋手也。六、受持,於諸佛所說之教法從佛稟受,持而勿失也。七、開演,於如來所說之教法常開示演說,使人信解也。八、諷誦,於如來所說之一切道法,諷誦宣揚(各種形式的讀誦,包含 默念、有聲念、甚至於帶有音樂性的吟唱),使人樂聞也。九、思惟,於如來所說之一切法義思惟籌量,憶念而不忘也。十、修習,依如來所說之法,精修數習,而成道果也。詳見《辨中邊論》卷下。

[11] 《大智度論》卷五十六,T25n1509

[12] 觀想自身各部位,如內臟、肉、骨及各種液體和排泄物,如同以意念進行人體解剖。「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淨充滿,謂此身中有髮、毛、爪、齒、麤細薄膚、皮、肉、筋、骨、心、腎、肝、肺、大腸、小腸、脾、胃、摶糞、腦及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膽、小便。猶以器盛若干種子,有目之士,悉見分明。謂稻、粟種、大麥、小麥、大小麻豆、菘菁芥子。如是比丘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淨充滿。⋯⋯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見《 中阿含經》卷二十,T01n0026。)


[13] 修習不淨觀主要是對治貪欲,如《大智度論》卷二十一有云:「對於修習不淨觀死相多除威儀、語言愛。膖脹相、壞相、噉相、散相,多除形容愛。血塗相、青瘀相、膿爛相,多除色愛。骨相、燒相,多除細滑愛。九相除雜愛,及所著人愛。噉相、散相、骨相偏除人愛;噉殘離散白骨中,不見有人可著。」

[14] 苦、集、滅、道

[15] 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16]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17] 名假、受假、法假


本文章已收錄在《明覺文庫4:初機學佛》一書中,如有興趣閱讀其他相關文章,可網上訂購:https://alldoors.org/2LBuCDD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