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有助智慧的啟廸,良好素質的培育,以至能夠解脫自在──唯識宗簡介

唯識學的淵源

唯識宗(Vijñānavāda)又稱瑜伽行派(Yogācāra)、法相宗。印度大乘佛教派別之一,創始於彌勒,稱瑜伽行派,至無著、世親時,加入唯識的觀點,正式建立唯識學派。此派根本經典為《解深密經》和《瑜伽師地論》,重要的論師還有安慧、陳那、護法等。唯識宗提倡「萬法唯識」的主張,其識轉變、種子熏習、賴耶緣起和三自性等重要理論,都是經過長時間的演變,結合大小乘思想而加以抉擇,形成一個龐大精微的思想體系。

唯識學派是大乘佛學的三大體系之一,是繼大乘中觀學之後成為印度佛學的主流。從三到七世紀的五百年中,在印度學術思想界,有其輝煌的歷史;後有真諦、玄奘、窺基等人在中國弘揚,在六至七世紀的中國佛學史,也發生過極大的影響。

唯識宗所依據的大乘經典有六部,即:《解深密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如來出現功德經》、《大乘阿毗達磨經》、《楞伽經》、《厚嚴經》。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解深密經》,它基本上奠定了唯識學的核心理論基礎,是唯識學最主要的經典依據。至於《大方廣佛華嚴經》、《楞伽經》、《厚嚴經》都不是純粹的唯識的思想,以包含了如來藏的思想在內。《如來出現功德經》、《大乘阿毗達磨經》在中國都沒有譯本。

唯識學的理論特質

唯識的學說主要是萬法唯心,說明世間萬象都是基於精神的素質層次而有不同的展現。它擅用理性的邏輯思辨來解釋佛法的道理及人生的價值,貫通佛家各種思想理論及修道次第,實為統攝全體大小乘佛法的系統,並為修學者提供切實可行的修行方式,理論與實踐並重。故此推廣唯識學之義理,有助大眾掌握和理解宇宙人生的法則,從而選擇適合自己的修行方法,把佛教正理融入現代社會,可以減少紛爭執見、遠離煩惱,淨化身心。

唯識學的唯心理論,可說是佛教的心理學,著重個人的修養。唯識宗探討的是我們的心理現象,如出現各別的情緒而作出善或惡的行為。若能充分了解到自己的心理活動,可以幫助我們作自我反省,轉化及提升內心的素質,令我們可以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若在社會人文學方面,唯識學著重解釋個人有多方面的潛在能力,應加以培育及發展出完善的生命境界。唯識學建構世界現象的架構,解釋生命與世界的不同現象,人與人之間及人與世界的互動關係等。若能掌握發展美好社會人生的原理,則有助智慧的啟廸,良好素質的培育,以至能夠解脫自在。

唯識學的重要性

唯識學認為人生的種種現象都源自各人心理素質的投射。善性的心理狀態會投射出美好的景象。相反,不好的境遇便是惡性的心理狀態投射出來。現今社會為何常常出現自殺、離婚、歧視、排斥、鬥爭等等社會問題,究其原因都是因為我們不懂得如何轉化不良的心理狀態而導致的結果。所以唯識學可以幫助大眾建立理性的思考能力和慈悲心,發揮去惡轉善的作用,從而培育出良好的心理素質以面對生活上各種的挑戰,更可以提升社會的和諧。

延伸閱讀

印順法師著:《唯識學探源》,新竹:正聞出版社,1998。

印順法師著:《印度之佛教》,新竹:正聞出版社,2004。

印順法師著:《印度佛教思想史》,新竹:正聞出版社,2005。

印順法師著:《攝大乘論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

木村泰賢著,演培法師譯:《大乘佛教思想論》,台北:天華出版社,2002。

呂澂著:《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社,1997。

張曼濤編:《唯識學的發展與傳承》,收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24》,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8。

高崎直道等著;李世傑譯:《唯識思想》,收於《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7》,台北:華宇出版社,1985。

羅時憲著:《唯識方隅》,收於《羅時憲全集10》,香港:佛教志蓮圖書館,1998。http://59.188.0.185/lsx/books/wzfy_trad.pdf

楊白衣著:《唯識要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橫山紘一著,許洋主譯:《唯識思想入門》,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6。

楊維中著:《中國唯識宗通史》,鳳凰出版社,2008。

熊十力著:《佛家名相通釋》,台灣:廣文,1961。

霍韜晦著:《安慧三十唯識釋原典譯注》,中文大學,1980。

林國良撰:《成唯識論直解》,復旦大學,2000。

李潤生著:《唯識三十頌導讀》

李潤生著:《佛家輪迴理論》,台灣:全佛,2000。

趙國森著:《解深密經導讀》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