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深入人群觀世音:楊惠姍「唯有慈悲」現代藝術展在港開幕

談到創作過程中的辛酸,楊惠姍挽著張毅的手。二人互相扶持,共同踐行大願。
談到創作過程中的辛酸,楊惠姍挽著張毅的手。二人互相扶持,共同踐行大願。

面對記者的鎂光燈,著名琉璃藝術家楊惠姍一手挽著丈夫張毅,另一手在觸轉指間的念珠。看著,筆者探問:是不是與觀音菩薩溝通呢?她笑了,這樣間接的回答:「我必須感受慈悲和美,才能把這些感覺展現出來。每一次的雕塑對我來說,都是修持,讓我思考怎樣呈現法相的慈悲,不斷的去做,一遍一遍的修,修法相的莊嚴,還有我自己的心念。」

有益人心最重要

昨天(5月27日),「一個人,做她相信的事」──楊惠姍「唯有慈悲」現代藝術展正式揭幕。全球最大兩米高的《千手千眼千悲智》觀世音菩薩琉璃造像,莊嚴身處於熙來攘往的香港九龍塘又一城商場,以手和眼觸碰人心。價值連城的藝術品,不是應該放在保安嚴密的博物館裏面展示嗎?就連愛好攝影的同事也說,在這裏拍藝術品好難。楊惠姍的答案最有意思了:刻意選擇在鬧市中央,就是為了讓更多更多的人可以接觸到佛菩薩,感受慈悲,學習人生的智慧。

聞說有收藏家希望請購《千手千眼千悲智》觀音像,創立琉璃工房的楊惠姍和張毅沒有正面回答。我們理解,兩位老師的心願,一直都是希望把精彩的藝術品公開展示,與眾分享。「希望我們所有的創作都是有益人心的,跟大眾一起分享生命、一同學習。這是我們一直走下去的原因。」

玻璃作為藝術創作的材質,它的堅韌與脆弱、剔透玲瓏,既盛載了佛教強調的無常觀念,更像一面鏡子,反射觀者的想法。楊惠姍與張毅的作品獲法國、英國、美國多間知名博物館納為館藏,得到廣泛讚許,認為他們在作品中表達了對世界的良知和關懷,給著重裝飾性的玻璃藝術賦予了人文精神。法國著名藝評家Alin Avila就說:「現代藝術已經死亡,充滿虛無。楊惠姍的玻璃藝術把現代藝術理應傳達的觀念,變成實體的存在。很多現代藝術都是主觀的傳達,而她的創作則是讓每一個觀看者,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正如杜象認為的那樣,作品要反射觀眾的想法和意念,由觀眾來創作。」[1]二人強調慈悲源自無我無相,藝術創作與靈性修持的融合,迸發出不一樣的力量。

打破雅俗界限的生命教育

這次展覽固然是藝術活動,又儼然塵囂鬧市裏的一場法會。展覽意念的鋪陳細意地配合香港人急速的生活節奏,以簡單親切的方式進行「生命教育」,零距離讓最多的人反思人生。其中一個展區題為「離佛陀七步之遙」,引用心理學家、宗教學家的觀點,以簡約易明的方式,分享「喜憂、不滿、憤怒、冥想、慈悲、清淨、當下」所引發的聯想,告訴大家「佛,是你,是我,是每一個人。」相信忙碌的上班一族,匆匆一瞥佛像的法相,看看這塊展板,在短短數分鐘也能有所得著。

會場展示了敦煌莫高第三窟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壁畫的複製圖像,它正是楊惠姍《千手千眼千悲智》琉璃雕像的藍本。
會場展示了敦煌莫高第三窟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壁畫的複製圖像,它正是楊惠姍《千手千眼千悲智》琉璃雕像的藍本。
佛門網董事譚溢鴻先生(右)到場,共沾法喜。
佛門網董事譚溢鴻先生(右)到場,共沾法喜。

她與觀世音菩薩

與觀世音菩薩最相應的地方在哪裏?楊惠姍沉思了一會,由衷的讚嘆道:「觀音菩薩太美了!」在眾多關於觀世音菩薩的故事裏,她講了最觸動她的這一則:觀音菩薩向阿彌陀佛發願度盡一切眾生,永不退轉,否則便會粉身碎骨。後來,觀音菩薩發覺剛強眾生不理教化,不斷重複犯錯,慨歎眾生根本不可度,生起了退轉之心,結果真的粉身碎骨,肢體散落在虛空之中……。

1996年,楊惠姍在敦煌石窟初見漸漸剝落的元代千手千眼觀音壁畫,深受觸動。為了把壁畫藝術以及悲憫之情、人生智慧傳承下去,她決定雕塑立體的千手千眼觀音造像。努力了五個月,台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泥塑原型摔得粉碎,多月的心血歸零。楊惠姍心裏狐疑:是否觀音菩薩不滿意呢?在丈夫的鼓勵下,她明白到創作過程越是困難,越要堅持下去,沒有退轉。


故事裏,阿彌陀佛給觀世音菩薩另一次機會,讓他在千萬劫中繼續修行,其間,粉碎了的肢體形成千手千眼法身,讓觀音菩薩看到更多眾生的苦,化度更多眾生。「我們夫婦倆在想:自己是不是也可以這樣子呢?以有益人心的角度來創作,算不算是一種救度?當大眾接觸到這個概念時,感動了,把它放在心裏,開始行善,如星雲大師提倡的『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我認為這就是對世界最美好的貢獻。」說時,楊惠姍臉上掛著祥和溫煦的微笑。

楊惠姍今後會否製作四米、五米的佛像?張毅說:願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把二人的今生大願,演化成為眾生的共願,才是他們倆的終極目標。

延伸閱讀:
光影變幻間的琉璃詩意──專訪楊惠姍、張毅


[1] 摘錄自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005期巴黎特刊Why Glass?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