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發菩提心的四種緣、四種因、四種力

《大智度論》云:「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發菩提心就是發成佛之心。《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五指出,菩薩是由四種緣、四種因、四種力而發無上菩提心的。這篇文章也討論四種令菩提心退失的原因。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五

當知菩薩最初發心,由四種緣、四因、四力。

菩薩是由四種緣、四種因、四種力而發無上菩提心的。


一、四緣

云何四緣?

最初發心之四種外緣條件是:

謂善男子,或善女人,若見諸佛、及諸菩薩。有不思議甚希奇有神變威力。

或從可信聞如是事,既見聞已,便作是念:無上菩提具大威德。令安住者及修行者,成就如是所見所聞,不可思議神變威力。由此見聞增上力故,於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發起大菩提心,是名第一初發心緣。

眾生自己親見諸佛菩薩不可思議甚希奇有的神變威力;或者是聽可信的人說這件事。既然已經看見及聽聞之後,就產生這樣的想法:「無上正等正覺,具足大威德,能讓安住者及修行者,成就這樣不可思議的神通變現功德威力。」並且再思維:「若佛菩薩之不可思議事,我也能成就的,我也應當發起無上菩提心。」由見佛菩薩所能修學及能證得,深生信解,因此就發了無上菩提心了。這是第一種發心的緣。


或有一類,雖不見聞如前所說神變威力,而聞宣說依於無上正等菩提,微妙正法菩薩藏教。聞已深信。由聞正法及與深信增上力故,於如來智深生信解,為得如來微妙智故,發菩提心,是名第二初發心緣。

或有一類的眾生,雖然沒有見、聞如前所說的神變威力,但是他聽見佛菩薩宣說了大乘法藏、「無上菩提」的「微妙正法」,即生深信之心。聽聞了以後,由聽聞正法及深信力為增上緣故,所以對於佛陀的無上菩提,深深的建立了「信解」。為獲得如來微妙大智慧,所以就發了無上菩提心。這是第二個發心緣。


或有一類雖不聽聞如上正法,而見一切菩薩藏法將欲滅沒。見是事已,便作是念:菩薩藏法久住於世,能滅無量眾生大苦,我應住持菩薩藏法,發菩提心;為滅無量眾生大苦。由為護持菩薩藏法增上力故,於如來智深生信解,為得如來微妙智故,發菩提心。是名第三初發心緣。

或有一類眾生,沒有見到佛菩薩,也沒有聽聞如來的無上正法,但是看見大乘佛法,將要滅亡了。這位有情心裏面在思考這件事:「佛菩薩所說的這個正法,若是久住在世間,能滅除無量無邊的眾生的生死大苦。我今亦應當護持菩薩藏正法,發無上菩提心,弘揚正法,使令眾生滅除大苦。」由為護持菩薩藏法為增上力故,對佛陀的智慧深深地信解,希望得到如來微妙智,而發菩提心,「是名第三初發心緣」。


或有一類,雖不觀見正法欲滅,而於末劫末世末時,見諸濁惡眾生身心。見諸濁惡眾生身心,十隨煩惱之所惱亂。謂多愚痴,多無慚愧,多諸慳嫉,多諸憂苦,多諸麤重,多諸煩惱,多諸惡行,多諸放逸,多諸懈怠,多諸不信。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大濁惡世,於今正起諸隨煩惱所惱亂時,能發下劣聲聞獨覺菩提心者,尚難可得,況於無上正等菩提能發心者。我當應發大菩提心,令此惡世無量有情,隨學於我起菩提願。由見末劫難得發心,增上力故,於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發起大菩提心,是名第四初發心緣。

或有一類的眾生,雖然沒有看見佛的正法要滅亡了,而於末劫末世末時,見五濁惡世眾生的身心,都是污濁的。五濁是:「一、壽濁,二、有情濁,三、煩惱濁,四、見濁,五、劫濁」。十種隨煩惱,惱亂一切眾生。十種隨煩惱是:「多愚痴,多無慚愧,多諸慳嫉,多諸憂苦,多諸麤重,多諸煩惱,多諸惡行,多諸放逸,多諸懈怠,多諸不信」。

看見眾生有這麼多的苦惱的時候,心裏這樣想:「在這污濁的世間,眾生為多種煩惱所惱亂,勸一個人發下劣的聲聞菩提心、獨覺菩提心,尚屬難得;何況能發心志求無上正等菩提的人?更是難能可貴。我現今應當發大菩提心,好好的修學佛法,並教化一切大濁惡世無量的有情,感化他們一同的發起菩提願。」

看見末劫的五濁惡世中的眾生發心難得為增上力故,於大菩提深切生起信解,所以菩薩於此惡世、惡眾生中,發起了無上菩提心了。這是第四個初發無上菩提心的緣。


二、四因

云何四因?

甚麼是菩薩發心的四種內在因素?


謂諸菩薩種性具足,是名第一初發心因。又諸菩薩賴佛菩薩善友攝受,是名第二初發心因。又諸菩薩於諸眾生多起悲心,是名第三初發心因。又諸菩薩於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缺生死大苦,難行苦行,無有怯畏,是名第四初發心因。

菩薩具足菩薩種姓,這是第一個發菩提心的因。菩薩依賴佛菩薩、善友的攝受,而發無上菩提心的,是名第二初發心因。諸菩薩看見眾生苦,起慈悲心,是名第三初發心因。諸菩薩於久遠的時間,種種猛利精進,未有間斷、也不缺少,雖見生死大苦,難行苦行,內心無有怯畏,「是名第四初發心因」。


若諸菩薩六處殊勝,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當知是名種性具足。

菩薩的「六處」(眼耳鼻舌身意)特別「殊勝」,從無始世以前輾轉傳到現在來,本來就有這種功德,「當知是名種性具足」。


由四種相,當知菩薩善友具足。

謂諸菩薩所遇善友,性不愚鈍,聰明黠慧,不墮惡見;是名第一善友具足。

又諸菩薩所遇善友,終不教人行於放逸,亦不授與諸放逸具,是名第二善友具足。

又諸菩薩所遇善友,終不教人行於惡行,亦不授與諸惡行具,是名第三善友具足。

又諸菩薩所遇善友,終不勸捨增上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而復勸修下劣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所謂終不勸捨大乘,勸修二乘;勸捨修慧,勸修思慧;勸捨思慧,勸修聞慧;勸捨聞慧,勸修福業;勸捨尸羅,勸修惠施。終不勸捨如是等類增上功德,而復勸修如是等類下劣功德,是名第四善友具足。

有這四種功德的菩薩就是善友。

「謂諸菩薩所遇」的好朋友,不愚癡、不遲鈍,聰慧靈敏,沒有惡見,是名第一善友具足。

好朋友不會教人去做放逸的事情,也不會給人導致放逸的資具,這是第二個善友的相貌。

好朋友永久不會叫人做惡事,也不送給人助長惡事的資具,「是名第三善友具足」。

好朋友一定勸導眾生對佛法生起信心,精進修行,持戒清淨,不放逸。不會勸人不要學習大乘佛法,也不會勸捨修慧,勸修思慧;勸捨思慧,勸修聞慧;勸捨聞慧,勸修福業;勸捨尸羅,勸修惠施。好朋友,不會勸棄捨殊勝的功德,而勸修等類下劣的「功德」。是名「第四善友具足」。


由是因緣,當知菩薩於諸眾生多起悲心。

謂諸菩薩雖有十方無量無邊無苦世界,而生有苦諸世界中。於中恆有眾苦可得,非無眾苦。或時見他,隨遭一苦觸對逼切;或時見自,隨遭一苦觸對逼切。或時見自,隨遭一苦觸對逼切;或見自他,隨遭一苦觸對逼切;或見二種,俱遭長時種種猛利無間大苦觸對逼切。

然此菩薩依自種性,性自仁賢。依四境處,雖不串習而能發起下中上悲,無有斷絕。

雖然有十方無量數、無邊際、無苦惱的世界,而菩薩偏要發願投生有苦惱的世界中。苦惱的世界中,經常有眾多的苦惱。有時候他會看見其他眾生或者自己遭遇難忍受逼迫的苦惱。菩薩的特性,自然就是仁慈賢善。菩薩遇見這些狀況的時候,雖然不能說仁慈賢愛之心連續不斷的生起,但是還是能夠的發起來下品、中品、上品的慈悲心的,無有斷絕。


由四因緣,當知菩薩於諸眾生先起悲心,於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缺生死大苦,難行苦行尚無怯畏,何況小苦。難行苦行,尚無怯畏,何況小苦。

謂諸菩薩性自勇健,堪忍有力,當知是名第一因緣。又諸菩薩性自聰敏,能正思惟,具思擇力,當知是名第二因緣。又諸菩薩能於無上正等菩提,成就上品清淨信解,當知是名第三因緣。又諸菩薩於諸眾生成就上品深心悲愍,當知是名第四因緣。

由於四種原因,當知道菩薩對於一切眾生先起悲心。於長久的勇猛精進,無間斷、無缺的生死大苦、無間的難行苦行,菩薩尚能不怖畏。小小的苦惱的事情,菩薩更不在乎了。

菩薩心性,特別的勇猛剛健,具有足夠的忍受力,這是第一個因緣。

菩薩的特性是聰明敏捷,能正確思惟、思惟抉擇的能力,「當知是名第二因緣」。

菩薩對於無上正等菩提,能成就最殊勝的清淨的信心,「當知是名第三因緣」。

菩薩欲令一切眾生成就上品清淨信解,發起深心悲愍,「當知是名第四因緣」。


三、四力

云何四力?

一者、自力,二者、他力,三者、因力,四者、加行力。

發菩提心的四種作用力是: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


謂諸菩薩由自功力,能於無上正等菩提深生愛樂,是名第一初發心力。

又諸菩薩由他功力,能於無上正等菩提深生愛樂,是名第二初發心力。

又諸菩薩宿習大乘相應善法,今暫得見諸佛菩薩,或暫得聞稱揚讚美,即能速疾發菩提心。況賭神力,聞其正法。是名第三初發心力。

又諸菩薩於現法中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諦思惟等。長時修習種種善法,由此加行發菩提心,是名第四初發心力。

第一個初發心力是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對於無上正等菩提生歡喜心,發無上菩提心。第二個初發心力,菩薩看見佛的大威德境界,就生歡喜心,就是由他功力,發菩提心。過去世有修行大乘相應善法、發菩提心;今生又暫時目睹佛菩薩,或暫時聽聞稱揚讚歎佛菩薩的威德,迅速的又發無上菩提心;何況親睹佛菩薩之神變威力,或聽聞其所說之正法?「是名第三初發心力」、因力。菩薩現在能夠常常去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很認真的去思惟觀察,長時期的修習種種善法,由這樣努力加行用功的關係,就發了菩提心,「是名第四初發心力」。


若諸菩薩,依上總別四緣四因,或由自力、或由因力、或總二力而發心者,當知此心,堅固無動。

或由他力,或加行力,或總二力而發心者,當知此心不堅不固,亦非無動。

在佛法裏面發菩提心的菩薩,由四種緣發菩提心、四因發菩提心、還有自力發菩提心、或由因力、或總二力(自力加因力),成就的菩提心是堅固的、是不退轉的。

他力或加行力,或者是或總二力(他力和加行力)而「發菩提心的」,這樣的菩提心不堅固,可能會退轉的。


有四因緣能令菩薩退菩提心。

何等為四?一、種性不具,二、惡友所攝,三、於諸眾生悲心微薄,四、於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缺生死大苦難行苦行,其心極生怯畏驚怖。

如是四種心退因緣,與上發心四因相違,廣辯其相如前應知。

有四種原因能使令發菩提心的菩薩,退失菩提心。

一、種性不具:這位菩薩沒有菩薩種姓,雖然發菩提心,他的菩提心不牢固,還會失掉的。

二、惡友所攝:雖然有菩薩種性,但是他結交了惡知識,惡知識對他影響非常大,造成他退失了菩提心。

三、於諸眾生悲心微薄:菩薩對苦難的眾生的悲愍心微薄,也容易退失菩提心。

四、於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缺生死大苦難行苦行,其心極生怯畏驚怖:長時間的度化眾生,雖然種種猛利的精進,未有間斷、也不缺少,受生死苦,很多苦惱的事情,難行苦行,菩薩的內心裏面生起極大的怖畏,心性怯弱,所以也就退失了菩提心。

「如是」四種令菩提心退失的原因,和前邊的「四因」是相違反的,和前面的文對照一下就會知道了。

了解了發菩提心四種緣、四因、四力,佛教徒應當從今日起,能共同發菩提心,弘揚大乘佛法,使佛法普遍的流行在世間,使令五濁惡世的眾生,能聽聞佛法,趣向解脫和菩提大道。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