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若人種善根,疑則花不開,信心清淨者,花開則見佛

因地教和果地教的兩種不同思維模式

前兩篇文章引《無量壽經》胎生文,指出彌陀淨土的「胎生」(含華未出)之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修諸功德,二是猶信罪福。很多佛弟子一下子沒法相信和接受經文所言,或許有人試圖引淨土三經以外的佛經作出辯,或別作一番辦釋。

事實上,《無量壽經》一直說明阿彌陀佛的救度原理──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指出佛智不可思議,佛本願力的救度不可思議,具足無量無邊無上功德的名號更不可思議中的不可思議。

我們不妨細讀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不難發現願文中完全沒有提及胎生或類似字眼,或相關含義,可知胎生是釋迦牟尼佛特別在《無量壽經》卷下,在無問自說的情况下,主動向眾弟子們發起,及提出一個佛力救度的淨土法門之信和疑問題──修諸功德和因果罪福兩大方面。

身處有為生死界的世間凡夫,學佛求道,自然慣常以從因到果 (因地教)的思維模式,及信靠自修持力,以期消業除障,了生脱死,及修諸功德,斷惑證真,完成佛道。但他們不知道凡夫以自修持力所作業,求生彌陀淨土,客觀上已「抵觸」了彌陀名號攝化的佛本願力救度之法,即彼此不相應。

追溯本源,淨土法門建基於阿彌陀佛成就的四十八願,尤其是第十八願,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果地教)的思維模式,致使五乘齊入無為涅槃界的彌陀報土,可知報法高妙,若非託佛願,恐小聖難階,何況未斷煩惱的愚惡凡夫呢!

往生彌陀淨土的人有化生和胎生兩種。言化生者,明信佛智,到了極樂報土後,自然花開。言胎生者,疑惑佛智,到了極樂報土後,住入胎宮。由此可知,所謂化生和胎生,只是得生者所處於極樂報土的蓮華開、合之喻而已。

聖道門的「種善根」有別於淨土門的「信心清淨」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說:「若人種善根,疑則花不開,信心清淨者,花開則見佛。」所謂「種」,即一切凡聖在因地上以自修持力種善根或植德本,才會對阿彌陀佛本願力的救度法有信和疑之差別相可言;若然迴願求生者在這個自力心和他力心之間有疑障,花即不開,未得見佛。

言「信心清淨」,或淨信者,是人的信心唯建立於佛語,佛教,佛願之上,才稱得上「清淨」,所謂「就人(果人) 立信」;又是人的信心唯建立於阿彌陀佛所成就的「真實」本願,並體現在是人順應本願所指定而作出的實際行動──一心專稱彌陀佛名,所謂「就行立信」。

此淨信不是立於凡夫善變的無常心,而是彌陀常住的真實心,所以此信是金剛不壞,遇妨難亦不傾動、不退失的。台灣慧淨法師曾解釋此偈:顯示有疑心的往生人就會在蓮苞內,待除去疑障,生起信心才能花開見佛。這有兩種解釋:

第一,「若人種善根」是在講第十九願──發菩提心,修諸功德,本是所有善與德的根本,可是以自己修諸功德迴向往生,這樣恐怕對阿彌陀佛的救度,尤其是依其本願,執持其名號而得生,仍抱有懷疑之心,所以「疑則花不開」。

第二,有人也是一生專念彌陀名號而求往生,可是他們並不知道彌陀他力的救度,也不了解彌陀本願的道理,這樣的人往生後是在蓮苞內,還是當下自然化生呢?就名號而言,名號是阿彌陀佛的本身、法身,只要專一稱念這句彌陀名號,不管他的心境怎樣,到彌陀淨土是必然的,自然花開見佛。

極樂是無為涅槃的真實境界、平等一相而無差別

再者,所謂「疑心」,只是我們的肉體還在娑婆世界而存在的意識狀態。對於一個專稱彌陀名號的人來說,不管有疑、無疑,所疑是深或淺,在臨終見佛的當下,他的疑心就消除了。

也就是說,專稱彌陀名號的人往生都是化生,而不在蓮苞裡面,所以,龍樹菩薩言「若人種善根,疑則花不開」,是以「善根」(依第十九願得生)來說明信與疑,而不以「稱名」(依第十八願得生)來說信與疑。

慧淨法師再舉一個非常貼切的譬喻說明之:以淨土法門而言,生死、涅槃之因決定在疑或信,不在迷或悟;信者得生,疑者不生。猶如病人,信醫生之言(信心),飲服其藥(念佛),則病自癒;然而不信其言,不服其藥,以致死亡。

雖死因在於病重,但因不服藥而終致死亡。吾等煩惱病重,不能自癒,唯有服彌陀本願所成之「阿伽陀藥」(能治一切病)的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不但萬病皆癒,且得無量壽命,身心安穩,六通自在。

可視為疑惑佛智、不明佛智,含華未出

正因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功德莊嚴的圓滿報土,試問求生者不靠彌陀不可思議功德名號,他們可在此娑婆世界修甚麼類同的功德而得生呢?所以,若求生淨土的生死凡夫還想著修諸功德,迴此「少善根福德」的雜善求生彌陀淨土,可視為疑惑佛智,故經言:以疑惑心,修諸功德。

既然極樂世界是無為涅槃的真實境界、平等一相而無差別,如無男女,善惡等相,如經云:此世界,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試問求生者可在此世界做甚麼善、信甚麼福,而得生無差別相的彌陀淨土呢?所以,若求生淨土者還想著植諸德本得生極樂,可視為不明佛智,故經言:不明佛智,猶信罪福。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