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菩提心、度眾願和大乘行都是相應藥師如來之教和得到加被的關鍵——向印順導師學習人間佛教

1954年秋天,印順導師在臺北善導寺開講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導師開始就說,國家多災多難,此時弘揚藥師法門,顯得特別有意義。這道理很明清楚,導師指出種種災難,正是由眾生業力招感,而佛教本著拔苦的慈悲心設消災法門,為眾生除障排難。導師講藥師師距今六十六年,際此2020年的藥師聖誕,重溫導師之教,對體解當今世情和佛法勝義,都有重要的啟發。

1934年太虛大師在寧波阿育王寺曾講過一次藥師經,導師就借此機緣,依太虛太師陳述的意思,說明此經大義所在。

導師為我們指出,常人多以為藥師佛主延生,阿彌陀佛主度亡。但其實我們不應忘記,雖說東方藥師如來淨土是為了眾生希求的現生樂而設,而西方阿彌陀佛淨土,則為接引眾生得到後世樂,然而二者都是方便法門,引導眾生趣入大乘,從而步向究竟解脫之道。

印順導師憑藉太虛大師之說而發揚的另一重點,是自度度人的菩薩行。導師指出,常人多只著重藥師如來消災延壽這一方面,而不知如來在過去生中曾發廣大願,行大悲行,始成就佛果,締造清淨光明琉璃世界。其實經中已記載甚詳。因此,眾生在祈求如護祐的同時,應依佛因地所發大願,所行悲行,如法躬行,自淨化他,這樣便和藥師如來深深相應,自身得到利益的同時,亦幫助完成人間淨土。從這點來說,導師所倡的人間佛教和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是一脈相承的。

所以千萬不要誤會,禮敬藥師如來是為自利,反之這是徹底的菩薩行,因為有如此方便,才能讓眾生容易接受。導師的立說,沒有避開現世已形成的制度,即社會和國家。所以他不只 繫心於一寺一宗,一村一鄉,而一再強調,依藥師大願實行,不但可消除自己的災難,亦可以消除整個國家社會、以至整個世界的災難,把充滿無邊苦難的惡濁世界轉化成莊嚴淨土。

大家都很熟悉,一般佛經開始常有菩薩等禮請佛陀開示起說一節。我們習慣了,有時亦可能忽略了當中深意。其實這代表了諸菩薩和修行者發慈悲心,急欲世尊開示世人的濟世精神。藥師經中由大智曼殊請佛:「世尊!惟願演說如是相類諸佛名號,及本大願殊勝功德,令諸聞者業障消除,為欲利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

導師說,曼殊代表大智,而菩薩所請法門是慈悲救濟,可見慈悲出於智慧,智慧攝導慈悲,是為佛教的真慈悲。這是利眾的大乘層次。所以說,祈諸藥師佛,不是自求一己的利樂,而是眾生的安樂。

菩薩請佛宣說時,亦有提到為欲利樂「像法」轉時的諸有情眾生而請。佛在世時是正法時代,眾生修學佛法容易受用。過了千年後,像法時代的佛法有些變質了,眾生善根淺,業障重,智慧不足,世界苦難又多,修學不易。此時弘揚大乘尤其重要,因為眾生要得到幫助。再過二千年,像法亦轉入末法時代了,亦即是我們這個時代。眾生善根更淺,煩惱更多,苦痛更深,同時得到智慧不易。佛應曼殊之請,開示藥師法門,正因為現世樂適合此期眾生根器。當然, 打開了方便門之後 佛陀還是要帶領我們進入 究竟的堂奧。

藥師如來發了十二大願,本文不會一一細說。現依照導師的開示,介紹與度眾有關的大乘思想。

第一大願著重眾生平等。如來願來世證道時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數無邊世界,更願一切有情,如其形相無異。導師指出,眾生界不易得到這種身相的平等。但從一切眾生的佛性而言,則是有可能的。《華嚴經》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未能證得。」意思是相同的,條件是努力修行。

如來第二大願是令「幽冥眾生,悉蒙開曉」,這是度眾的弘願。導師說,這亦即是藥師佛的智光和慈光對眾生的護持。

如來第三大願是「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這是涉及世間物質的訴求。導師也十分肯定地認許。經說如來是以無邊智慧令眾生無所匱乏。導師指出,人類若增進德性修養,愛人愛群,善於控制,善於運用,物器也有莫大利益!

如來第四大願是「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聲聞獨覺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這很明顯就是強調大聖精神。 導師指出這第四大願有兩點很重要的地方。其一是面對邪道者,曉之以行菩提道的正知正見。其二是面對聲聞獨覺乘者,以大乘安立他們。令他們在大乘法中修習,永不退轉為小乘或凡夫。

如來第五大願是護祐修行梵行眾生,「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設有毀犯,聞我名已,還得清淨,不墮惡趣。」缺戒是指犯戒或僅持部分戒。這樣都不能清淨。三聚戒是指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律儀戒; 布施、六度四攝等攝善法戒; 以及饒益有情戒。由於大乘菩薩一切都以利益眾生為前提,如只顧自利而不利他,便屬犯戒。 藥師如來發下這第五願,表面看來持戒是一己之事,但從大乘角度來說,持戒就是 鞭策自己廣度眾生。導師從修行藥師門的角度來解釋,說即是仰仗藥師慈光威德的加被,受戒,或受戒而有所缺犯的,都能得到圓滿受持,具足大乘菩薩的三聚戒,時刻不忘利益眾生。

如來的第六大願是最為流衍於世間眾生的願望,也就是拯救身體殘缺和病苦之願。經文說: 「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瘖、瘂、攣、躄、背僂、白癩、癲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對於此願,導師十分理解。眾生之中,誰不想身體健康,無諸疾苦?但導師同時開示,諸根完具,無諸疾苦,該是指「身心端嚴的理想人生」。人間佛教的理想,亦包括這一願望。

如來第七大願與前一願緊密相連。此願是「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導師說明,此也是眾生都得到健康快樂之願,但與前一願不同: 前願重於身體上各種疾病,這一願說一般病苦,而且重視貧病。導師又說,有些人由於因緣不足,福德薄劣,故而貧窮孤苦。佛陀對於孤苦貧病格外關懷,在世時鼓勵社會贈醫施藥,救濟貧病,以為佛弟子法。導師亦在這講中,勉勵佛子效法釋尊和藥師的本願,隨分隨力去做。

藥師如來其餘大願,即第八到第十二願,包括轉女成男願、回邪歸正願、從縛得脫願、得妙飲食願和得妙衣具願,若從表面來看都與個人利益有關。然而如來施設方便門,最終目的還是引領眾生修習菩薩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而對於禮敬和修行藥師法門的眾生而言,意義在於得到自身健康和安樂,速證菩提,同時在菩提路上廣度眾生。亦只有如此發願,才能契合和相意藥師如來的大願,因而得到加被。

按印順導師的理解和發見,這十二大願的第一大願總說生佛平等,提綱挈領,繼而是思想的正確,行為的合理,生活的豐富,缺陷的彌補,病患的救治,苦痛的予樂,且又重視衣食等物質生活,教育、健康和正常的娛樂,以達到人類的和樂生存。據此,導師通過藥師經的詮釋,指出修行佛法不只為了死後,而是同時對現生、現世、自己和大眾都有助益。

延伸閱讀

依經實修(一):藥師法門

帶一本藥師經去奈良:把感念放在供桌上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