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行腳的意義────明海法師談「禪心三無」(二十九)

(續上期)

這麼多的大德都熱衷於行腳,那麼行腳對於我們的修行和生活有甚麼意義呢?

對於普通人來說,一般都有一個家,我們內心的穩定感是與我們的家分不開的。家庭給我們提供了住宿和飲食的保障,家人給我們的思想感情提供了慰藉,這一切都令我們身心平衡和穩定。現代通訊手段便捷,我們今天出門旅遊,即使走到天涯海角,走到國外,走到遠離家鄉的深山老林裏面,仍然可以通過固定電話、手機、視頻等方式和家裏人聯繫。在遙遠的地方,想起還有家,有家裏人在等我,不管在外面多苦,心裏都還有一份安定感,也覺得有一條退路,這是我們普通人對於家的感受。

但是對修行人來說,要讓自己的身心完全獨立起來,讓心擺脫對外在事物的依賴,對名譽、對社會地位的依賴,對一個固定居所的依賴,對固定人際關係的依賴等等。只要我們內心還存在對這些東西的依賴,就說明我們的心還沒有真正地獨立,還是脆弱的、有漏洞的。在茫茫的大地上,在這青青的山裏面,有時候杳無人跡,一個人在那裏行走,沒有人認識你,也沒有任何包裝,你就是遞名片也沒有人曉得你。在此過程中,你會遇到來自外界的認同或否定,遭到打擊乃至傷害,隨著閱歷的增多,修行人的身心會變得越來越堅強。當他的身心完全獨立了,他在行腳時的那種自在灑脫的境界,就不是我們普通人所能領略的了。古人也有很多優美的言辭描寫他們行腳生涯的這種美好與自在,比如傍晚一個人走在山裏面,他們說「杖挑明月,衣惹煙霞」。古代禪僧的行囊非常簡單,他們背著一個藤架,藤條做的背架上面有坐墊、蒲團,有簡單的行李,打成一個包,有的還會帶著一個禪杖。在路上走著走著,天漸漸黑了,禪杖便把明月也挑著,挑著明月在走;「衣惹煙霞」,衲衣所撫之處煙霞升起。這樣的描述,相信會惹起我們很多人對行腳生涯的嚮往。

行腳最重要的意義,就是要使我們的身心擺脫對外在事物的依賴。現在我們這一生一世的家呢,都是階段性的,總有一天我們要離開它。實際上人從過去到現在、到未來,從小到大到老,一直就在旅途之中,就在行腳之中。你願意要行腳,不願意也要行腳,從來沒有停止過。直到我們死了以後,按照佛教的中陰救脫法講,人死了以後,他的意識有一個階段將會經歷一個過程,像風中的樹葉一樣飄搖不已,不能自主,完全裸露在外相的誘惑和自己雜念的衝擊之下,但是那些通過行腳的磨煉內心已經獲得獨立與自由的禪僧,當他的意識進入那種狀態時,他應該一點兒都不會感到陌生,因為他生前一直就處於那種狀態下,認同那種狀態,所以那時他一定能夠自主。

我有一次重感冒的時候,在夢中感受到臨終的意識狀態,漂泊無依。我夢見跟著很多人在一個陰雨連綿的天氣裏趕路。莫名其妙地,大家都沒有念頭、沒有意識,像被風吹著一樣往前趕,像部隊行軍一樣身不由己地往前走,很恐怖。當時我動了一個念頭:「不對,這不是我的同伴!」我念了一聲「南無觀世音菩薩」,就從那個境界裏出來了。人的意識遲早要經過這個中陰過程,所以我們應及早有所訓練。

對禪僧來說,行腳還有很多其他意義,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就是到各地去拜訪修行人。禪宗修行到最後,是以心印心,因為開悟以後的境界是很難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所以他一定要去拜訪那些認為自己也開悟了的人,互相切磋一下,你感受到的是甚麼,我感受到的是甚麼,以此來辨別真假,互相取長補短,這個也很重要。

還有一點,禪僧們行腳的時候,外面不斷變化的環境,是檢驗他修行是否到家的試金石。有時我們在禪堂裏,風和日麗,衣食有保障,一切都很舒適,你得到一個很好的感受,你以為是開悟吧,但是你把這個感受拿到狂風暴雨裏去檢驗一下,拿到生活沒有保障、身心不斷受到外界考驗的情況下去檢驗一下,才發現在禪堂裏禪坐得到的那一點覺受是非常不夠、非常淺薄的,是一棵非常嫩的芽。這棵嫩芽你要養護它,然後在大風大雨中去磨煉它,這也是行腳生涯的一個很重要的意義。

(待續)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