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試述《法華玄義》的判教思想,並通過智者大師判教的原則,嘗試探討其意義和價值(上)

佛教經典不但數量龐雜,而且層次眾多,「到了初期大乘佛教[……],為了處理小乘教以及大乘次第教和圓停頓教的問題,便有了教判」。[1]傳來中國後,經過東晉時代的鳩摩羅什依據《維摩詰經》的「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而唱一音教,其弟子慧觀唱出二教五時,還有「南三北七」的判教,而南北朝時代的判教風氣,更特別殊勝。隋朝天台宗智者大師則在其天台三大部[2]之一《法華玄義》中,以南北朝時代的諸家教判為基礎,樹立了自家的五時八教。[3]

本文除了介紹《法華玄義》判教思想的內容,亦通過智者大師判教的原則,嘗試探討其意義和價值。

1.《法華玄義》判教思想的內容

智顗在《法華玄義》的「五章」(又稱五重玄義:名、體、宗、用、教)對所有佛經所含精髓作概括性的總結,而在(判)「教」一章,「教者聖人被下之言也﹔相者,分別同異也。」[4]則以五時八教判別經教,給予分類和定位。正如諦觀的《四教儀》所說:「以五時八教,判釋東流一代聖教,罄無不盡。」

1.1) 一般的五時說

佛教傳來中國的次第,並不是依照其在印度的發展次第。不過,中國佛教的判教,有從印度佛教歷史發展的角度來判攝,例如一般的五時說。五時是根據如來一代所說教法的時間性,大略地分為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和法華涅槃時。

1.2) 天台宗的通、別五時說

智顗在《法華玄義》篇首便提出「釋此五章,有通、有別。通是同義,別是異義。如此五章,遍解眾經,故言同也。釋名名異,乃至判教教異,故言別也。」於五時中,有別五時通五時。「根據靜修法師《教觀綱宗科釋》所說,別五時乃指如來說出諸部經典,確有先後五個時序;通五時乃謂如來說法,隨機宜施設,並非於某一固定的時段,只說某一部經。須以別五時斷定初及後之通五時,所說內容與何一時段相應,便當歸攝於何一部類,因此而云:「以別定通,攝通入別」。」[5]

智顗批評南三北七十種教相觀只涉及在特定時空中出現的釋尊所說法的歷史次第,不符合《法華經‧如來壽量品》所說的「[如來]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衹劫,常住不滅。」他的教相觀是將三世一切諸佛的教法全都含攝進來,不以歷史次第來判釋佛陀的教法。[6]

《法華玄義》云:「如日初出,前照高山」;如《華嚴經‧性起品》(晉譯本)云:「日出先照高山,後照大地。」「比喻佛的說法是先從高處說起,即先對大智之人說,因此,《華嚴經》應該居於第一時。[另外,依次為]佛在鹿苑為五比丘講小乘教,屬第二時。又次,講一般大乘如方等,屬第三時。又次,講《般若》,為第四時。最後講《法華》《涅槃》,為第五時。」[7]

智顗又將五時與四教聯繫起來,而成五時、四教的體系。此外,他用半、滿教結合五味(乳、酪、生酥、熟酥、醍醐)[8]來詮釋如來教法內容是三乘或一乘的法門,以及其深淺不同的層次。半字教被用來譬喻方便權教,滿字教則譬喻究竟實教,從而囊括構成佛說的權、實兩個方面,並使權、實圓融而不乖離。華嚴時為「牛出乳味相」,唯滿不半;阿含時為「酪味相」唯半不滿;方等時是「生酥味相」,半滿相對,以滿斥半;般若時是「熟酥味相」,帶半明滿;法華涅槃時是「醍醐味相」,廢半明滿。[9]

下次將簡約介紹天台宗的八教:化儀四教和化法四教,了解佛經之間的分別和關係。

(待續)


[1]聖嚴法師 : 《天台心鑰—教觀綱宗貫註》 第26頁

[2]天台三大部,分別是《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

[3]參考聖嚴法師  : 《天台心鑰—教觀綱宗貫註》緒論第二章–大乘佛教的教判源流 (第27 至29頁)

[4]《法華玄義》, 大正33, 第683

[5]聖嚴法師  : 《天台心鑰—教觀綱宗貫註》 第68頁

[6]參考郭朝順:《智顗「五重玄義」的佛教詮釋學》四. 五重玄義在《法華玄義》中的運用

[7]參考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論》第263至264頁

[8] 《法華玄義》,大正33,809上 ︰「若直論五味猶同南師,但得方便,若直半滿猶同北師,但得其實,今明五味不離半滿,半滿不離五味,五味有半滿則有慧方便解,半滿有五味有方便慧解,權實 俱遊如鳥二翼。……若華嚴頓滿,大乘家業,但明一實不須方便,唯滿不半,於漸成乳,三藏客作,但是方便,唯半不滿,於漸成酪。若方等彈詞,則半滿相對,以滿斥半,於漸成生酥。若大品領教,帶半論滿,半則通為三乘,滿則獨為菩薩,於漸成熟酥。若法華付財,廢半明滿,若無半字方便,調熟鈍根,則亦無滿字開佛知見,於漸成醍醐,如來殷稱歎方便者,半有成滿之功,意在此也。」

[9]參考沈海燕:《法華玄義》的成就 (正觀雜誌第四十六期/二oo 八年九月二十五日第95 至96頁)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