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前汶川地震,羅漢寺守護醫院孕婦,迎接了108個生命。如今他們已長大,孩子母親分享當年的生命奇蹟⋯⋯

「當年5·12地震期間,這108個新生兒的誕生,給災區的人們帶來了欣慰,在新生命誕生中看到了希望。」四川省什邡市婦幼保健院院長桂逢春10月16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
當天,以2008年汶川大地震為故事背景的電影《一百零八》10月16日晚在福州市進行全球首映。影片講述了在地震發生後,什邡市婦幼保健院的醫護人員保護全院孕婦緊急轉移至羅漢寺,最終108名寶寶順利誕生的故事。
距離「5·12」地震已過去了十一年。在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一百零八》劇組媒體見面會上,電影原型桂逢春分享了當年「震中」接生的經歷。
桂逢春回憶起當時地震的場景,「街面、水泥地就像波浪一樣,房屋倒過來倒過去的。」

「當時婦幼保健院附近的地方樓房比較擁擠,我們無法安身。在周圍有個寺廟,是最佳的轉移地點。」桂逢春表示,在羅漢寺當時的住持素全大師的支持下,他們在羅漢寺開啟了轉移產婦、接生的工作。
桂逢春說,「在羅漢寺出生的嬰兒們,後來在他們周歲時還回到這裏,我們為他們舉辦了一到四周歲的生日宴。」
至今,桂逢春還與許多當年的產婦保持聯繫,而當年出生的嬰孩們,他們都親切地稱呼她為「桂媽媽」。
首映式上,傅梓航作為「羅漢娃」代表驚喜亮相。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在當年的5月13日到8月7日期間,108名嬰兒先後出生在羅漢寺空地上臨時搭建的「帳篷保健院」內,而後他們被親切稱為「羅漢娃」。
十一年過去,2008年6月7日出生的傅梓航已經成長為健壯的小少年,圓圓的臉蛋上泛著紅潤。他不時聽大人談起他出生時的故事,「把我生出來時還在下暴雨,我的誕生是一個奇蹟。」傅梓航說。
傅梓航的母親龍沙沙回憶起生產時刻仍「有些後怕」。生產當天晚上,暴雨傾盆,臨時搭建的「帳篷保健院」高低不平,「我的拖鞋和床頭的臉盆,都在大雨中漂走了」。
在這樣簡陋的生產環境中,龍沙沙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孩子的出世對於我們一家人來說已經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而後機緣巧合下龍沙沙成為「羅漢娃」家長的主要聯絡人。她告訴記者,孩子們現在絕大多數都上五六年級,由於相互熟悉,大家像朋友一樣「有空約出來吃個飯」。
什邡市市委書記卿偉在當日舉行的電影發布會上透露,電影開機以來,什邡當地老百姓作為群演積極參與進影片的拍攝中,甚至早起自願為劇組熬煮稀飯,在他看來,老百姓不是在演繹,而是重溫十一年前的歷史。
為配合電影《一百零八》的拍攝,生於禪凳上的「羅漢娃」於2018年重聚,一張張笑臉綻放在古樸的寺廟門前,這一幕被劇組留在了電影最後的放映特輯中。正如親歷者院長桂逢春在電影發布會現場回憶十一年前「震中」接生經歷時所言,新生命的誕生給災區人民帶來新的希望。
轉載自中國新聞網: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9/10-17/89812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