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第五屆世界居士佛教論壇」舉行,探討如何運用人工智能(AI)來弘法,或輔助個人修行⋯⋯

第五屆世界居士佛教論壇於11月9日至11日在馬來西亞馬六甲愛法摩沙度假村舉行(圖: 東盟傳媒)
第五屆世界居士佛教論壇於11月9日至11日在馬來西亞馬六甲愛法摩沙度假村舉行(圖: 東盟傳媒)

第五屆世界居士佛教論壇(Fifth World Kulapati Buddhist Forum)於11月9日至11日在馬來西亞馬六甲愛法摩沙度假村(A-Farmosa)舉行。今屆論壇以「人工智能(AI)時代的佛教弘化」為題,探討如何運用科技來弘法,或輔助個人修行。

「世界居士佛教論壇」由馬來西亞砂拉越的佛教組織古晉佛教居士林(Kuching Buddhist Society)發起,宗旨有三:促進各國居士的交流、加深居士對佛法的理解、探討居士弘法的角色和使命 。第一屆論壇於2004年舉行,論壇每三年舉辦一次。

今屆的論壇圍繞「人工智能」開展,議題包括弘法與教育、科技與創新、管理制度和永續發展、文化藝術與青年、生態保護與社會公義。第五屆世界居士佛教論壇籌委會主席王書優博士說,是次論壇旨在探討佛法面對人工智能時代,能夠發展出哪些價值。博士也希望參與者藉著探討時事課題,可使佛法更加深入人群。

自從人類於1946年發明第一部電腦後,網絡科技快速發展,現時互聯網和雲端科技已廣泛應用於我們的生活中。未來我們將迎來人工智能的新時代。佛教和人工智能的發展,如何攜手並進?

美國的調查機構Pew Research Center指出,佛教徒數量及其所佔整體人口的比例都逐年下跌,預計四十年內會減少149萬名佛教徒。這意味著,佛教界要加倍努力弘法。台灣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淨耀法師指,大家是時候一起思考如何以各式各樣的渠道弘法。

王書優博士認為,我們要與社會接軌,將科技應用於弘法上,使大眾(特別是年輕人)更容易接觸到佛法。黃英傑博士則建議,要開發有助大眾學佛的應用程式,以吸引他們接觸佛法。

現今科技可以識別人類的情緒腦電波,驗證了禪修對於人類情緒和大腦的影響。張韶芹博士認為,人工智能有助分析佛子的學習成果,可見腦電波科學能夠與佛教修行結合。

佛學翻譯工作者王振威居士認為,沒有佛法的慈悲和智慧,人工智能便難以前進。他希望人類能夠好好運用科技,將機械化、冰冷的人工智能,轉化為大愛,運用科技建設人間淨土。

延伸閱讀:

京都高台寺推出弘法機械人,寺方對它寄予厚望。這個名為「Mindar」的機械人,正在影響佛教的發展⋯⋯

【明覺洞見】AI能成佛嗎?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