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Twitter Youtube Instagram
訂閱通訊
简体
  • 主頁
  • 明覺專稿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諸佛菩薩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Menu
  • 主頁
  • 明覺專稿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諸佛菩薩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Buddhistdoor Global
  • 主頁
  • 明覺專稿
    • 所有明覺文章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諸佛菩薩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訂閱通訊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 Buddhistdoor Global
  • Buddhistdoor Español
Menu
  • 主頁
  • 明覺專稿
    • 所有明覺文章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諸佛菩薩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訂閱通訊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 Buddhistdoor Global
  • Buddhistdoor Español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明覺作者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6%98%9f%e9%9b%b2%e5%a4%a7%e5%b8%ab/" title="Posts by 星雲大師"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星雲大師</a>

星雲大師

老奶奶於佛光山信徒大會中開心的說:「我把兒子送給大家!」左起:慈莊法師、大師、慈容法師、老奶奶、心平和尚。1990.02.25

星雲大師:木有根,水有源──略述我的血脈與鄉土

星雲大師 2019-07-04

所謂「木有根,水有源」,每件事、每個人都有他的根本;父系與母系的家族,是我血脈的源流,回溯一些家族鄉…

全文 >
佛光山大雄寶殿(曾秀美攝)

星雲大師:我對人間佛教的體認

星雲大師 2019-06-26

對於人間佛教,從發展到現在,我們先說一些對人間佛教不了解的人,他們對人間佛教提出的一些疑議,試列舉如…

全文 >
佛光山平安燈法會(鄭調億攝)

但開風氣不為師──我對佛教有些什麼創意

星雲大師 2019-06-18

佛教兩千六百年來,佛法從印度到中國,從佛陀到祖師大德,原有的寶藏無量無邊。我所能做的,只是把這許多智…

全文 >
佛光山接引大佛(陳碧雲攝)

「為了讓佛教跟上社會的進步,在思想上,我無時無刻都在更新」──星雲大師對佛教的寧靜革命

星雲大師 2019-06-12

總說我這一生在佛教裡,為了讓佛教跟上社會的進步,在思想上,我無時無刻都在更新;在實踐上,我經常不斷地…

全文 >
大師於高雄佛教堂傳授皈依三寶典禮

生於憂患、長於困難、喜悅一生──星雲大師:我們彼此需要,需要人間佛教

星雲大師 2019-06-06

兩千六百年前,佛陀曾說:「我是眾中之一」,教示弟子們要「融入眾中」,我依此奉行,受益不盡。感謝我的信…

全文 >
大師書法「太虛大師五十生日感言」

「這是影響我一生很重要的一篇文章」──星雲大師:我回味虛大師五十生日詩

星雲大師 2019-05-28

從出生到現在,我是不喜歡過生日的人,平時的生日也都記不得。不過回憶起幾個逢十的生日,大多是別人幫我過…

全文 >
大師以身作則隨眾過堂,以無言身教彰顯「我在眾中」的意義。

星雲大師自幼出家,在八十年的出家歲月中,他不斷自問:我像一個和尚嗎?

星雲大師 2019-05-21

自幼出家,在八十年的出家歲月中,不斷自問:我像個和尚嗎?當我剃髮,穿上僧衣之後,我知道我已出家做和尚…

全文 >
大師首創以幻燈影片弘揚佛法,開佛教現代化佈教之始。右起李決和居士、李美惠小姐。(佛光山宗史館提供)

與佛相應 力行人間佛教──星雲大師談「我的信仰歷程」

星雲大師 2019-05-15

在佛教的信仰裡,講究發心:發增上心的,是人天乘的佛教,是人間入世的佛教;發出離心的,是聲聞、緣覺乘的…

全文 >
數十年的叢林生活,養成大師一菜一飯的簡樸習慣。

還未成道,先要廣結人緣; 佛法流傳,供養十方──星雲大師:我不是「呷教」的和尚(三)

星雲大師 2019-05-04

無論出家的徒眾、在家的弟子,我們雖然還未成道,但我們先廣結人緣,做一個發心的菩薩,不要做「呷教」的和…

全文 >
大師一生主張「我在眾中,眾中有我」,以身作則當義工,於本栖寺搬運拜椅。(佛光山日本本栖寺提供)

非佛不作 廣行弘法服務──星雲大師:我不是「呷教」的和尚(之二)

星雲大師 2019-04-28

我說自己不是一個「呷教」的和尚,不是標榜自我;我今年九十歲,已經是一個殘障、高齡的老人,我對人世間還…

全文 >
佛光山舉行春節平安燈法會,展出佛教文物及各類花燈,計有十萬信眾上山禮佛。大師看到人潮大量湧進佛光山,趕緊到不二門的果樂齋廚房下麵,讓信眾能飽餐一頓。1982.01.25(高全福攝)

實踐人間佛教,做人間的菩薩,發心讓「佛教靠我」──星雲大師:我不是「呷教」的和尚(一)

星雲大師 2019-04-19

今年九十三歲的星雲大師,因病經過兩年休養後,出版新作《我不是「呷教」的和尚》(由佛光文化、天下文化共…

全文 >
星雲大師說:「自許做一個報恩的人,並且發願:我要給人,不希望人家給我。」因為「初心」,即便是惡土荒地,只要持之以恒,播種灑水,植栽種花,總有一天,花開四季,蜂飛蝶舞。

要讓「佛教靠我」,不要「我靠佛教」──星雲大師心中的一盞明燈

星雲大師 2019-03-06

今年九十三歲的星雲大師,因病經過二年休養,2019年3月7日將出版病癒後新作《我不是「呷教」的和尚》…

全文 >
護持佛門網:網上捐款 | 下載捐款表格 | 恒生銀行戶口號碼 : 789-668662-883

護持佛門網:網上捐款 | 下載捐款表格 |
恒生銀行戶口號碼 : 789-668662-883

搜尋

關於我們

佛門網內容豐富, 緊扣時代脈搏 , 提倡聞思修並重。 讀者可以在網站內的主目錄方便地找到各種内容, 並點擊進入各專題網站閱讀。

相關機構

贊助

佛門網應用程式

佛門網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 2023
關於我們 | 服務條款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Facebook Twitter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