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Twitter Youtube Instagram
訂閱通訊
简体
  • 主頁
  • 明覺專稿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諸佛菩薩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Menu
  • 主頁
  • 明覺專稿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諸佛菩薩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Buddhistdoor Global
  • 主頁
  • 明覺專稿
    • 所有明覺文章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諸佛菩薩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訂閱通訊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 Buddhistdoor Global
  • Buddhistdoor Español
Menu
  • 主頁
  • 明覺專稿
    • 所有明覺文章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諸佛菩薩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訂閱通訊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 Buddhistdoor Global
  • Buddhistdoor Español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明覺作者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9%84%92%e9%a1%a7/" title="Posts by 鄒顧"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鄒顧</a>

鄒顧

人在巴黎,到哪裏禮佛和禪修?在宗教共融的文化中感悟佛緣

鄒顧 2019-11-21

有「光之城」美譽的花都巴黎,四季遊客絡繹不絕。離開了市中心,在巴黎以東約一小時車程的梵得樂鎮(Ver…

全文 >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The Book of Joy)已翻譯成逾三十種語文(網上圖片)。

穿透生死、通往自在的喜悦之道──「我們只談喜悅!」記當今兩位重要宗教領袖的最後一次相遇

鄒顧 2017-11-01

藏傳佛教格魯派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和南非榮譽大主教屠圖(或譯杜圖)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宗教領袖。他們…

全文 >

僧學商三攜的佛教管理思路與實踐──記一個劈劃人間佛教新徑的研討會

鄒顧 2017-09-17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及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於今年八月下旬舉辦了「人間佛教的經濟與管理文化」論…

全文 >

你不是在織布,而是編織自己:日本織布達人城美紗緒以織布感悟生存價值

鄒顧 2017-05-08

你認為怎樣才是一塊「好」的布?工整完美的?日本織布Saori(さをり)創辦人城美紗緒告訴世界「美」的…

全文 >
位於印度勒克瑙的阿姆倍伽爾紀念公園內的雕像(圖:By Kg.iitb - Own work,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2795197)

推動平權 行菩薩道:印度憲法之父阿姆倍伽爾帶領賤民皈依三寶,復興佛教

鄒顧 2016-11-26

眾所周知,佛教源起於印度。但是基於多種原因,佛教其實曾於當地式微一段長時間,據歷史學家研究,要到18…

全文 >

多親近樹木使人長壽!哈佛大學研究怎麼說?

鄒顧 2016-04-26

中國人常言老如松柏,意味著樹木人長壽的關係。美國一項權威研究證明,居住在較為綠色的地區,確實可令人更…

全文 >

「蒙古嚴冬」把大草原變成怎樣?它為什麼出現更頻?傳統生活方式破壞和畜牧陷困境實令人擔憂…

鄒顧 2016-04-12

在蒙古,一種當地獨有、稱為dzud的災害正在肆虐。Dzud 是蒙古嚴冬,自古已經存在,但近年出現更加…

全文 >
雷斯薇展現「勇敢的美貌」

腐蝕性液體襲擊後身心受創,印度少女成為模特兒展現「勇敢的美貌」。ACID ATTACK 為什麼會發生?社會可以怎樣阻止不幸?我們也可以幫助受害者,怎樣做?

鄒顧 2016-03-01

雷斯薇 (Laxmi Agarwal) 現時是印度一位著名的年輕模特兒,今年廿六歲。十五歲時,因拒絕…

全文 >

「神農」范振清──慈悲心種出超級火龍果

鄒顧 2016-01-01

今年六十歲的台中外埔區佛家莊紅龍果園主人范振清,以種植火龍果馳名,曾獲得台灣農委會的神農獎和模範農民…

全文 >
前來退貨的顧客強迫售貨員吃掉食物(圖:聯合報)

別忘了,服務者也有尊嚴

鄒顧 2015-08-20

我們每天都在商場、公共交通工具和不同場合接受服務。我們也許曾因不滿服務而跟服務員爭執。有沒有想過,大…

全文 >

鬥牛:殘酷殺生還是文化遺產?

鄒顧 2015-07-23

鬥牛無疑是西班牙最著名的文化傳統之一,也很可能是全球各地傳統中最惹人爭議的其中一項,原因不單是牽涉到…

全文 >

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影響西方美術浪接一浪

鄒顧 2015-07-03

談到日本盛行於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浮世繪,最著名的大師應該要數葛飾北齋(Katsushika Hokus…

全文 >
護持佛門網:網上捐款 | 下載捐款表格 | 恒生銀行戶口號碼 : 789-668662-883

護持佛門網:網上捐款 | 下載捐款表格 |
恒生銀行戶口號碼 : 789-668662-883

搜尋

關於我們

佛門網內容豐富, 緊扣時代脈搏 , 提倡聞思修並重。 讀者可以在網站內的主目錄方便地找到各種内容, 並點擊進入各專題網站閱讀。

相關機構

贊助

佛門網應用程式

佛門網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 2023
關於我們 | 服務條款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Facebook Twitter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