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早在星雲大師心裏和行為裏的人間佛教:在生活喜樂中普濟眾生、在持戒修善中培養無量大心,在心佛眾生等無差別裏證成佛陀本懷

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的創辦人星雲大師昨日(2023年2月5日)下午安詳捨報。大師畢生提倡「人間佛教」,影響遍及全球。

星雲大師自1967年創建佛光山,力主佛教以入世之努力,求究竟之理,讓佛教之傳播走出傳統框架,在佛教史上具開創性地位。大師擅長以人人易懂通俗的方式解說佛法,用大眾化形式讓佛教融入生活,首創佛教唱片、電視弘法。2011年底落成的佛陀紀念館,是大師希望藉園區活動吸引大眾親近佛法的又一創舉。

星雲大師重視文字及傳播力量,除了自己執筆著述之外,更創辦佛教第一份綜合性日報「人間福報」,並設立人間衛視。2008年,大師以寫書版稅等成立公益信託教育基金,接連舉辦「POWER教師獎」、「真善美新聞傳播獎」與「華文文學星雲獎」等,在教育、新聞和文化界散播影響力。大師1998年起提倡「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三好運動,至今人人耳熟能詳。

星雲大師親自在其著作中寫下,說佛光山提倡人間佛教,這個理念,「不但早在我的心裏,在我的行為裏,也時時在我的思想裏。」大師指出,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就是人間的佛陀。佛陀出生在人間,修行在人間,成道在人間,度化眾生在人間,一切都以人間為主。人間的佛陀所展現的人間佛教,具有六個特性:

一、人間性:佛陀和我們一樣,有父母、有家庭、有生活,在人間的生活中,表現他慈悲、戒行、般若等超越人間的智慧。

二、生活性:佛教重視生活,對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行住坐臥,甚至對於家庭、眷屬的關係,參與社會、國家的活動等,都有明確指示。

三、利他性:佛陀降生世界,完全是為了教化眾生,給眾生利益,以利他為本懷。

四、喜樂性:佛陀的慈悲教義,就是為了解決眾生的痛苦,給予眾生快樂。

五、時代性:佛陀雖然出生在二千多年前,並且已經證入涅槃,但對於我們世世代代的眾生,都給予得度的因緣。 六、普濟性:佛教雖然講過去、現在、未來,但重在現世的普濟;空間上,雖然有無量諸世界,也重視此世界的普濟;講到眾生,雖有十法界眾生,更重在人類的普濟。

星雲大師以佛教的義理概括人間佛教的思想,提出以融攝、修持、奉行和發揚以下六點:五乘共法、五戒十善、四無量心、六度四攝、因緣果報和禪淨中道。

大師的總結是:以眾為我、心、佛、眾生,等無差別時,才是真正幸福圓滿的人生,也才是人間佛教的真正精神所在。

大師具廣長視野,為推動全球人間佛教,早於2005年選址香中文大學,成立「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中心致力於推展人間佛教學術研究與培養佛學研究人才。歷年來舉辦多次國際學術會議、學術講座,並出版學術著作、期刊,設立「佛學研究文學碩士課程」、「佛學管理文化證書課程」等課程。至2012年,星雲大師領導下在佛光山本部成立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是為此志業的全球思想兼學術中心。研究院旨在發揚佛陀人間佛教的本懷,建立當代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體系,收集人間佛教學術研究文獻,推動人間佛教思想普及化。具體項目包括推動人間佛教學術研究、培養佛教高等人才、保存現當代人間佛教史料、推動人間佛教思想國際化,以及成立人間佛教學術平台。

2021年8月,香港佛光道場與香港恒生大學共同成立人間佛教應用研習中心。未來將舉辦各項文憑課程、講座、出版及活動,以達到教化大眾淨化人心的目標,並實踐星雲大師「以教育培養人才」的宗旨。

從以上敘述所見,星雲大師從早年逐步在思想上建立了人間佛教的體系開始,從不間斷地以行動將這個體系付諸實踐。至今,大師之宏願以一步步實現起來。今大師雖已離世,人間佛教則會繼續茁壯成長,弘揚於世。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