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華凝專訪﹕牠讓我學懂以澄明心看生老病死

篤信佛教的暨華凝是愛狗之人,視寵物如至親。過去一年多,因為愛犬患上重病,需要貼身照顧,令華凝心力交瘁,直至近日愛犬離世,更使她傷心不已。然而,世間萬物的生老病死,也讓這位佛弟子對佛法有了更深刻的體會,正如她在悼念文中寫道﹕「萬物皆因因緣聚合而生滅,當下諸相本自空寂。今生感知盡是虛妄情緒,真正要修的是以澄明心接納一切。」

華凝與愛犬Mochi 的緣份始於十三年前,感情之深厚,早已超越了主人與寵物的關係。生性活潑開朗的Mochi,是當年丈夫送給華凝的生日禮物,小狗剛踏進家門,華凝就替牠皈依了。「Mochi來到後不久,我就按照佛教的儀軌在家替牠皈依。我希望替牠種下善因,他朝小狗若能往生三善道,便可再與佛結緣。」

飼養Mochi 前,華凝家中已有一頭愛犬,名叫「棉棉」,但她直言當初對待棉棉的心態,跟對待Mochi完全不一樣。「最初飼養棉棉時,我仍未信佛,心中只想擁有一隻完美無瑕的狗,所以我會帶牠去上培訓課程,希望通過跟導師學習,將牠訓練成我想要的模樣。但 Mochi 到來時,我已是佛弟子,明白到甚麼是眾生平等,所以不會把牠當作附屬於自己的寵物。」

正因如此,華凝並沒有將訓練棉棉的那套方法加諸於 Mochi身上,沒刻意教牠做這樣、做那樣,只想讓牠做隻快樂的小狗。「我希望Mochi 能夠以牠喜歡的方式,自由自在地生活。可以說,心態已完全改變。」

每天誦經持咒迴向給患病的小狗

2023年,Mochi 不幸患上癌症,腫瘤達八釐米,已不能動手術切除,只能靠吃中藥控制病情。但中藥味苦,令小狗十分抗拒,其後華凝就乾脆不再給Mochi 施藥,只是每天誦經持咒迴向給牠。

華凝坦言,以前她並非一個精進的佛弟子,很多時候誦經念咒途中都會打呵欠,但自從Mochi患病後,她每天都持咒迴向給愛犬,從〈大悲咒〉、〈藥師心咒〉到〈往生咒〉,從沒間斷。「我一直堅持,由牠確診初期每天念十分鐘,到牠臨終前每天念一小時。每個朝早我都會做早課,有時看見牠身體不適,也會即時拿起頌缽為牠持咒。」

「臨終前的那段日子,Mochi的身體已經非常虛弱,進食後會嘔吐,其後更加無法進食,但當我向著牠誦念《金剛經》時,牠會定神地看著我,這種情況以前從沒出現過。我感覺到牠正在聚精會神地聽,就算牠聽不明白,至少我也替牠種下了聽經的因緣。」

畢竟小狗年事已高,加上患病已有一年多,華凝直言她早有心理準備。「我從沒祈求菩薩延長Mochi的壽命,只希望牠無須承受心靈和肉身的痛苦,舒舒服服地往生淨土。即使未能往生淨土,也期望牠能往生三善道,來世做個佛弟子。老寶寶離開前,我也有為牠助念,所以牠走得很安詳。」

Mochi 臨終前,華凝也有替牠助念,好讓牠得到菩薩接引。最終,小狗是在非常平靜且毫無痛苦的情況下,安詳離世。

自Mochi確診患上惡疾到牠往生,在那一年半的日子,華凝一直悉心照顧愛犬。為了陪伴Mochi,她沒有出外旅行,更謝絕了許多社交活動。「期間Mochi的腫瘤曾爆裂過六、七次,遇上這種情況,我只能給牠吃救命藥止血,沒甚麼可以做到, 感覺就像跟死神搏鬥一樣。我知道很多患病的小狗在腫瘤爆裂後,很快就會死亡,想不到Mochi每次都能熬過去。臨終前牠甚至沒再進食和喝水,但也奇蹟地活了七天。儘管我不曾發願為 Mochi續命,但佛菩薩確實一直為我們加持。」

「最奇妙的是,Mochi 除了在腫瘤爆裂時感到痛楚,平日身體其實並無太大不適,單從外表看,幾乎全無病態。牠仍會跟我一起喝茶,仍會吃零食,生活一切如常。」華凝深信,若非菩薩護持,不可能會這樣。

將擔憂與忐忑化為修行動力

除了誦經持咒迴向給愛犬,華凝還發願多做義工,望能盡一己之力,讓更多人接觸到正信的佛法。「一直以來,我既有學習禪修,也有修習書法。想不到發願不久,羅漢寺就邀請我到佛教愍生講堂教授水墨禪。及後,常霖法師又主動聯絡我,邀請我參與『心呼吸』(由常霖法師和眾善長創立的慈善機構) 的活動,結果因緣際會之下,我又當上了『心呼吸』的水墨禪導師,同時接受了『心呼吸帶領人』的培訓。」

「接受培訓前,我參加了常霖法師帶領的攝影禪。起初我對這項活動懷有一點期許,希望能從中多學一些東西,但又是因緣際會之下,參加活動前我收到果如法師圓寂的消息[1],這驅使我再次拿起他的《茶禪一味》重看,一看之下,感覺簡直是如雷灌頂。」最終,華凝放下了一切期望,輕鬆自在地完成了為期四天的攝影禪活動,並直言「笑足四日」。

「從沒想過在Mochi病入膏肓的日子,我竟可以這樣開懷大笑。」她續說。

華凝表示,那是一種很微妙的歸零狀態,讓她得以放下一切,以澄明心重新去看佛法。「我把所有以前學到的知識盡拋腦後,純粹去體驗、去感受。常霖法師用心良苦,設了很多『局』引導大家去領悟佛法,期間我也有全情投入其中,但同時又能保持清醒,置身局外,那是一種很自在、很舒服、全然享受的狀態。」

愛犬患上不治之症,箇中感受可想而知,但誰會料到,這次考驗竟變成了一股修行的動力?「我經常說,Mochi是我的菩薩狗。老寶寶以牠的病軀不斷鞭策我,促使我努力修行。若非牠患上重病,相信我每天還是『hea』著過生活,不會那樣精進,做那麼多義務工作。」

「在歲月靜好的日子,偶然我也會看看佛學書籍,誦誦經,念念咒,但不會天天持之以恆,但Mochi患病後,我實在不敢怠惰。牠還在時,我甚至乘地鐵也會誦經念咒。信佛至今二十多年,我真的從沒試過如此精進。」

華凝修習書法多年,現為佛教愍生講堂及「心呼吸」的水墨禪義務導師。圖中所見是華凝書寫的《金剛經》與《心經》。

即使心知愛犬時日無多,但華凝沒被這場近在眼前的生離死別拖進深淵,反而覺得她跟Mochi一直在互相成就。「與其執著於消弭老寶寶的病苦,不如把握此機緣更努力修行迴向。擔憂與不捨在所難免,但必須認清這正是修離相的契機,不要因為牠的病苦而再生執念。」

華凝不諱言,她最大的心願就是他日可跟Mochi在淨土再見。「當初我向菩薩發願,只祈求讓Mochi往生西方淨土。當然我知道一下子未必能夠做得到,但至少也要為牠種下一個因,希望終有一天,大家可在淨土相見。」

「牠既以生命為我示現佛法,我也為牠點起心燈,照亮牠未來的每一段旅程。這是我對Mochi的承諾。」華凝說這句話時,聲音是一貫的輕柔,但語氣卻非常堅定。

Mochi 往生後,華凝坦言也有哭過,很多時候甚至會流著淚寫詩、寫文章,抒發內心的感受,字裏行間不但流露出她對老寶寶的愛,更展現了佛法帶給她的體悟。現在,她仍堅持每天做早課,也會繼續當義工,更希望通過分享自己的經歷和體驗,為別人帶來一點啟示,讓他們能夠以從容的態度去面對生老病死。

最後,我問華凝﹕「對於Mochi的離去,是否已經釋懷?」

她笑著答道﹕「已完全釋懷。雖然Mochi離世至今只有短短兩星期,但你看我並沒有愁眉不展,臉上還掛著笑容。說到底,我們的緣已經圓滿,真的無憾了。」

延伸閱讀
寵物情──陳奕迅的《無條件》


[1] 編按:果如法師(1951-2024年)是祖師禪林方丈,為法鼓山創辦人聖嚴長老的第一位出家弟子,亦是長老的傳法弟子,曾擔任法鼓山禪堂板首,以教導話頭禪見稱。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