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漢人比丘第一人朱士行──菩提人間 (五)

圖:網上圖片

原文

於是須菩提白佛言:「唯,世尊!菩薩行、菩薩行者為何事?」佛告須菩提:「菩薩行者,道行也,是故名為菩薩行。」須菩提言:「世尊!菩薩行者為在何處行?」佛言:「於五陰行,空於內外法,於六波羅蜜行,於內外空及有無空作四禪行,於四無形禪行,於四等行,於三十七品行,於三三昧行,於佛十力行,於四無所畏行,於四無礙行,於十八法行,淨佛國土行,教化眾生行,入於文字行,不入文字行,於陀鄰尼行,於有為無為性行;作行不令道有二,是則為道行,是則為菩薩摩訶薩空行。」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六《摩訶般若波羅蜜菩薩行品第七十二》(CBETA,T08n0221_p0116b06-16)

菩薩,是梵文菩提薩陲的簡稱,又稱大人或大士,是能自覺覺他的有情眾生。以上經文乃《放光般若經》一段,記錄了須菩提向佛陀請示何謂菩薩行及菩薩行者。佛陀開示菩薩道行於空於有,有形無形,有為無為中修行,不令道有二,為之道行。此經傳入東土,乃三國曹魏時期比丘朱士行歷盡艱辛而得。成大事者心懷大義,胸懷大志,華人傳統倫理視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傳宗接代乃人生大事,出家曾被視為逃避人生不如意的表現,為人子女是否在家侍奉雙親才為之盡孝?朱士行打破傳統禁忌的枷鎖,於白馬寺成為漢傳佛教受具足戒的第一人,與在他以前以離俗為僧的出家有別。

朱士行(203—282),三國曹魏高僧,法號八戒,原籍於潁川(今河南禹州)。少年出家,但未受戒。朱士行年輕時就懷抱著遠大志向,心離世俗的塵囂,為人志業清粹,氣韻明烈,堅正方直,勸沮不能移。這時期多有僧侶東往西來交流,印度律學沙門曇柯迦羅來到洛陽譯出《僧祇戒本》,並創行羯磨受戒,於曹魏嘉平二年(250),在白馬寺設戒壇,朱士行首先登壇受戒,成為中國歷史上漢傳佛教受具足戒的第一人!早在東漢末年,支讖和竺佛朔譯出《道行般若經》,朱士行出家後專注研讀經典,常住洛陽研究及講授《道行般若經》,然而他發現這部經典文句簡略,意義不完整,前後文理無法連貫。心中常以弘法為己任的他感嘆:「此經大乘之要,而譯理不盡。」故立志獨自西遊,求取《大品般若經》的梵文原本,是最早西行求法的漢人高僧。

朱士行在魏景元年(260)起行,自雍州(今陝西、甘肅)出發,通過河西走廊,到達敦煌,經西域南道,橫渡流沙,直抵于闐國,即今新疆和田一帶。當時于闐乃西域地區,天山南路的東西交通要道,印度佛教經由此地東傳到中國。朱士行在此獲得了《大品般若經》的梵文原本,就留在于闐抄錄,共有九十章,六十多萬言。抄畢後想派遣弟子弗如檀等十人將該經送回洛陽。其時于闐國大乘佛教盛行,但小乘、聲聞的學人勢力很強,並誣衊《大品般若經》為外道經典,會斷滅大法,對弗如檀等人橫加阻撓。朱士行為證此經乃是正法,主張以燒經為證,若火不能焚經,于闐國王就允許送經赴漢土。當他將《大品般若經》投入火中,火燄卻自動熄滅,整部經典絲毫無損。經過前後二十餘年,終於晉太康三年(282),如願由弟子弗如檀將經送回洛陽。又經過了十年,元康元年(公元291年)才在陳留界內倉垣水南寺由無叉羅和竺叔蘭譯出,是為《放光般若經》。朱士行本人則終身留在西域,世壽八十歲。

當時通往西域的旅途非常艱險,朱士行發願西行求取經典,經歷了千辛萬苦,渡過了流沙,克服了各種困難,最終求得經本,並設法傳回漢地,其不畏艱險,以為法忘軀的抱負,力證對佛法之信心若是堅定,所願必成!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