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禪修時的帽子:我在香港跑道場二十多年的深刻經驗之(三)

圖:Pixabay
圖:Pixabay

今次要講述一個很微小、大家會有點不在意、又很有意義的問題。

若干年前,我參加了一個道場的每周禪修活動。那裏環境不錯,法師和藹,義工友善,而且因為有國際化背景,間中有外來的法師作開示,內容比較新鮮。

我是夏天開始參加的,一直感覺不錯。只是到了冬天,問題就來了。有次晚修,我禪坐中正逐漸進入安靜狀態,突然被急拍醒。

「你要將帽子除下。」

「我頭髮比較少,空調風口在我的頭上,不戴的話我會覺得很冷。」

「這裏沒有人戴帽子的,你看,法師也沒戴,會逐漸習慣的,你這樣戴着對法師也不尊重。」

「不過實在我怕受涼啊。」我是真的受不了頭上的涼風。

這位義工,走了一圈問請示之後,指示我去了一個角落:「這邊沒有空調了,你可以坐這裏,不能戴帽子的。」

之後我再參加了多一次,知道不能適應,就沒有再去了。

再若干年後,又有一個幾乎可說是相反的例子出現。

我在冬天參加了另一個道場的禪修活動,輔導的師兄很關懷,不斷提點,要多穿點衣服,多用毛巾包著身體,尤其是後頸、後腰、和膝蓋。頭部要夠溫暖,戴帽子當然沒有問題。

「風寒是很厲害的東西,一有罅隙就會鑽進來,鑽進來之後,成病就好難驅除。」他不止一次提醒。

不過,數個月之後,到了夏天,他依然這樣提點我們,而且他個人還是像冬天這樣包裹着自己打坐,令人有些奇怪。

「不要讓冷氣鑽進身體…⋯」

其中有一位同期師姐,很風趣地說:「本來我想,不是應該越修越健康,越不怕風寒,為甚麼好像越修越怕涼風?」

我當時猜想,這可能是受道埸老住持的影響,他身體比較弱,怕受涼很正常,不過其他人就跟了他的口徑,這樣執行下去。

十來年前,我回歸法鼓山參加禪修,未開始活動之前,就比較著緊問輔導悦眾:「請問是否可以帶帽子啊?」

「當然可以,你看,天氣那麼冷,法師也戴著啊。」我同時看到法師戴著暖帽進場,也安了心。

對於剛剛參與宗教道場活動的新人來說,資深義工的話語,常常也代表著某種宗教的神聖,很微小的事,也會在心中蕩漾成大事,容易令人產生疑惑。

修行的意義,就是修正我們的心念、語言、行為之習氣。習氣力量何等強大,我們若是在道場,還是用平日的習氣,去回應所見所聞,也就失去了意圖修行的意義了。

活在當下,我們不沉溺在過去的哀傷與榮耀。不過,修行,回首還是有一條鮮明的軌跡的,時刻反省,繼往開來。

延伸閱讀
禪修——心的訓練與休息

分享: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9%ba%a5%e6%88%90%e8%bc%9d/" title="Posts by 麥成輝"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麥成輝</a>

資深出版人,20多年前開始探索人生究竟。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