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紫金憲古永遠在,毘盧性海萬世昌--上暢下懷老和尚與金頂毘盧派(上) 

前言

今年2024是恩師上暢下懷長老九十五歲誕辰紀念。長老法嗣金頂毘盧派,儘管一生親近過多位老和尚,所精通的法門不少,但晚年仍以金頂毗盧派的傳承為己任。他曾集合弟子,講解師門法派來龍去脈;而他本身的修為,也有多處與毘盧派始創者寶誌禪師,暗合道妙。由於此派在中國禪宗史上所載不多,恩師也很少述及自己行持上契合毘盧派之處,故特以此文,聊作小記,並紀念恩師為法忘軀,乾乾懇懇的精神。

禪門的五家七宗

中國禪宗,一般的說法,是從天竺菩提達摩(?-535)東傳,發展而成的。

達摩大師於梁武帝(蕭衍,502-549在位)年間到東土。他「一花開五葉」,其禪法傳慧可(487-593)、僧璨(?-606)、道信(580-651)、弘忍(601-674),至慧能(638-713)發揚光大,再開五家即:臨濟、溈仰、曹洞、雲門、法眼等南宗禪流派。五家之中的臨濟,又分出楊岐、黃龍兩派,便成了禪門的五家七宗。

在禪宗的派別流傳方面,師父暢懷長老也有跟弟子解釋過。他在2015年2月9日,集合弟子在天台精舍,講述金頂毗盧派法派的傳承。

法派傳承

禪宗的法脈,是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的,慧能之前,都是衣鉢相傳,但慧能之後,就不傳衣了。祖師把法傳給一個開悟的人,以心印心。

由此也演變成法卷的出現。法卷記載了一派有多少代、多少師。而接法的人,就叫法子。

不同宗派,各有家譜,有法脈詩偈作傳承,這叫演派。

出家人有外號和內號,外號是外人稱呼出家人的法名。內號是各宗派自家人互相稱呼,取名的順序,就是從演派而來的。師父「親」字輩,師父弟子是「傳」字輩。我們屬金頂毗盧派,此派的祖師,是寶誌禪師(418-514)。

寶誌禪師

與達摩大師同期的,還有兩位大德,寶誌禪師和傅翕(497-569), 他們並稱「梁代三大士」。

寶誌禪師,又稱志公。他也是一位禪師,不過他創立的金頂毗盧派,並不在五家七宗之內。

志公七歲於南京道林寺出家,隨其師鍾山僧儉(約466後在世)學習禪法。僧儉的師父畺良耶舍(383-422)是西域人,約於劉宋年間(420-479)到中土。據《高僧傳》所載,耶舍「三藏兼明,而以禪門專業」[1],而寶誌禪師禪法也傳承自耶舍。

耶舍經律論俱通,寶誌禪師跟他學習,應該不止禪宗一方面。經典所載的寶誌禪師博學多才,除了禪法出神入化,他還編寫《慈悲道場懺法》和水陸大齋,集合不同經論,敘述因果業報、倫理道德、戒律輕重、發趣菩提、離苦得樂,可見他也三藏俱通,只不過後人以他禪法,尤其神通禪為著而已。

金頂毗盧派

寶誌禪師禪法了得,所發的神通,更為兩朝帝君(齊武帝蕭賾和梁武帝蕭衍) 所折服。[2]他發展的禪派,稱金頂毗盧派。並演派二十八字:

寶樹成行德蓮香,志願極樂懷安養。

紫金憲古永遠在,毘盧性海萬世昌。[3]

依師父所說,能演派都是開悟的人,那麼這二十八字,應該是志公明心見性的心要,也是金頂毗盧派修行的要旨。

在認識志公的修為之前,有兩點需要釐清:金頂是甚麼?毗盧又是甚麼?

首先看看金頂。佛經把佛的身光比喻作金山。例如《金光明經》「如來之身,金色微妙,其明照耀,如金山王」[4],以金山比喻佛的智慧光明,遍滿全身,傳遍法界。這光能生一切善,遠離一切煩惱。依此類推,說毗盧派「金頂」二字意為清淨光明,也講得通。

但在佛門中,每一宗派都修清淨行,何以獨毗盧派用「金」字?

網上還有一講法,這派傳人見面,互相問訊,用毗盧遮那印,就稱之為「金頂禮」。

若如是,「金頂」則只是個打招呼手勢。問題是,佛弟子問訊都打毗盧印,那天下佛弟子都是毗盧派了嗎?

那如果是地方名呢?

中國古代佛教有哪些方稱金頂?我們熟知的,是峨嵋山的華藏寺。然而,峨嵋山在四川成都,而寶誌禪師的道場是南京道林寺,差距甚遠。毗盧派的金頂不可能是峨嵋山。

師父講法派的時候,也提過這個問題。他說中國稱金頂的地方很多,但志公禪師當時在南方,金頂毗盧的金頂應該在南京。同時,他又說宋、齊、梁、陳均建都南京(當時叫建康)。說南京有金頂也不以為過。

師父講經、講法、講歷史,資料的搜集未必很豐富。但他說他是個思想家,事實上,有些情況,以他思考推斷,也真差不遠。

我們再看一次志公的宗訣:

寶樹成行德蓮香,志願極樂懷安養。

紫金憲古永遠在,毘盧性海萬世昌。

若以此偈當作藏頭詩看,則見「寶」 、 「志」 、 「紫金」 、 「毗盧」。這可理解為寶誌之法,在於紫金毗盧間。

前文有述,志公在道林寺出家,道林寺位於南京的鍾山,而鍾山又有一別名,紫金山。

志公不止在紫金山出家,他大部分行化的時間,乃至往生,都在紫金山。紫金山,在他修行生涯中,極具代表性。[5]

如果師父知道志公出家和主要修行的道場都在紫金山,相信他會把「金頂」的範圍講得更肯定。

若金頂是指紫金山的話,則志公的一句「紫金憲古永遠在」,就是說紫金山道風源遠流長,依法淨修,「得入毘盧性海萬世昌」。

「毘盧」即毘盧遮那佛,梵文Vairocana,意為「光明遍照」,即如來智慧光明,遍照事理,無所障礙。

毘盧一般代表法身如來,「毘盧性海」即佛的體性無限,遍一切法界,猶如大海。

毘盧佛的概念,在志公之前,已進入中土。《雜阿含經》有載:「破壞諸闇冥,光明照虛空,今毘盧遮那,清淨光明顯。」[6]即讚頌毘盧遮那佛斷煩惱、顯淨智之德。

因此,從「毘盧性海萬世昌」,可理解此派修行目標,應如毘盧佛般,智慧光明,遍一切處,理事無礙,身心融和,自在通達。

再觀寶誌禪師宗訣前兩句「寶樹成行德蓮香,志願極樂懷安養」,其中「安養」,即為西方極樂世界。此兩句謂觀想西方寶樹蓮花勝境,一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總合四句,可見當時金頂毘盧派,禪那淨土兼修,真空妙有並行。重視透過身語修福培德,從而領悟佛性本源清淨。

梁朝時,不少學僧從寶誌禪師學法,如法朗(507-581)、新羅元曉(617-686)等。然而,即使其法暢達弘開,有關金頂毘盧派的資料並不多。該派何時成立,如何傳承,也未有明確的記載。此派傳至金代,曾被朝廷明令禁止,其流傳的障礙,就更大了。          

至明初昌海禪師(約1403-1424前後在世)重振法派,金頂毘盧,才再見興盛。

昌海禪師,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與當時的紅蓮禪師(約1400前後在世)、義金禪師(約1410前後在世),合稱「海金蓮三高士」。他曾奉詔赴京纂修大藏經,並任太原府僧綱司都綱,掌管各州府佛教事務。昌海禪師在明代德高望重,由他所繼承的金頂毘盧派也因此而漸漸興盛起來。由於傳至昌海禪師,已是志公宗訣「毘盧性海萬世昌」的最後一字,禪師遂續演四十字:

聞定靜宗道,慈福真法德。

正善印義祖,普弘信玄妙。

崇現本來少,性空圓明照。

思修常安果,親傳無為教。[7]

時至清代,金頂毘盧派在遼寧省規模漸盛,乾隆(1735-1796)中期開始,遼寧千山五大寺:龍泉、祖越、中會、香巖、大安,幾乎都是毘盧派僧人擔任住持。此後各家把毘盧派傳到東北各地,各有傳承。例如《千山龍泉寺續宗冊》記載先後演續各三十六字;而2011年,營口楞嚴寺圓山法師也演續四十字。[8]

但這是東北近代的傳承,跟南方的毗盧派關係不大。師父也說過,除非去東北依止接法,不然我們不可以用他們法派的名字。

(待續)

編按:標題經編輯修改


[1] 慧皎《高僧傳》卷三 (CBETA, T50, no. 2059, p. 343, c15-17)。

[2] 見《神僧傳(寶誌傳)》 (CBETA, T50, no. 2064, p. 969, c22-p. 971, a7)。

[3] 釋宣聖集:《禪門日誦(重編校訂)》(香港:香港佛學書局,1988年),頁18。

[4]《金光明經》卷四〈讚佛品第十八〉(CBETA, T16, no. 663, p. 356, c27-p. 357, a2)。

[5]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內典下.寺碑〉「於宋太始(467-471)初,出入鍾山,往來都邑,年可五六十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卷77,頁1322)。 《三寶感通錄》:「宋末沙門寶志者,……尋隱鍾山,百獸銜花,巖神獻果……且化緣畢,辭帝,歸鍾山入滅矣。 」(敦煌莫高窟藏經洞S.1624)。

[6] 《雜阿含經》,卷22(CBETA, T02, no. 99, p. 155, a16-17)。

[7] 釋宣聖集:《禪門日誦(重編校訂)》,頁18。

[8] 見於王佳:〈遼寧千山金頂毘盧派的法脈傳承和宗派特點〉,《世界宗教文化》,2018年第一期(2018年2月),頁133-135。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