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藥師經》中提及發願作結的五色縷,是指哪五種顏色?原來這五色縷更代表另一種意思

我們可參考印順導師的《藥師經講記》來修學藥師法門。根據經文內容可歸納出四個修學方向:一、依藥師佛在菩薩因地時的十二大願;二、聞持憶念藥師佛名號;三、持藥師咒;四、修恭敬供養。

一、依藥師佛行菩薩道時的十二大願修行: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菩薩之「與樂拔苦」的「慈悲喜捨」精神願行,利益眾生,自度度人。兹摘錄在《大正藏》中,玄奘法師所譯的《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十二大願如下:第一「根本願,願生皆成佛道」: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曜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好,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與樂:佛與眾生平等)

第二「自身莊嚴,開曉事業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於日月;幽冥眾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與樂:物質性)

第三「無盡資生」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與樂:物質性)

第四「安立大道」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聲聞獨覺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與樂:精神性)

第五「戒行清淨」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無量無邊有情,於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設有毀犯,聞我名已,還得清淨,不墮惡趣。(拔苦:持戒修行,離苦得樂)

第六「諸根具足」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瘖、瘂、攣、躄、背僂、白癩、癲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 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拔苦:有關色身)

第七「身心康樂」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病悉得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拔苦:有關色身)

第八「轉女成男」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女百惡之所逼惱,極生厭離,願捨女身;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轉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拔苦:有關色身)

第九「回邪歸正」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情,出魔羂網,解脫一切外道纏縛;若墮種種惡見稠林,皆當引攝置於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拔苦:精神性)

第十「從縛得脫」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錄,縲縛鞭撻,繫閉牢獄,或當刑戮,及餘無量災難凌辱,悲愁煎迫,身心受苦;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拔苦:身心,精神性)

第十一「得妙飲食」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飢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拔苦與樂:身心,物質性)

第十二「得妙衣具」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無衣服,蚊虻寒熱,晝夜逼惱;若聞我名,專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寶莊嚴具,華鬘塗香,鼓樂眾伎,隨心所翫,皆令滿足。(拔苦與樂:身心,物質性)

二、聞持憶念藥師佛名號:念佛的根本原理是「常憶念佛的慈悲智慧德行,修學佛所經歷和開示的願行,圓滿成就如佛所教所證的真理。」簡言之,念佛法門即是大乘方便道的「念佛,學佛,成佛」過程。

藥師佛十二大願中,第五、六、七、八、十、十一、十二,七個大願裏有提及「聞持藥師佛名號而得度」的說法。當中道理,正如印順導師所開示,時時攝心於佛的德號上,其作用是藉著念佛的大智大悲功德,常切實反省懺悔以往的錯誤,從不斷修善離惡的過程中,自身心狀態和命運亦得以改善超越;這亦通佛教大、小二乘的 「聞、思、修、證」原理,從淨化身口意的修習,修福培德,除惡消障,最終達至徹底離苦得樂,入佛知見,證佛所證之境界。

三、持藥師咒:咒,梵語「陀羅尼 dhāraṇī」,中譯「總持」,其作用和意義是「攝 持一切善法功德,遮止一切罪惡災障」。行者修持佛菩薩的咒語,與念佛法門相同, 就是與佛菩薩的本願和德行相應,這即是與戒定慧或六波羅蜜等道品契合,因而達至德善增上,消災免難的效果。持咒須至誠恭敬,信心堅固,正念專注,穩定持久,與佛菩薩的大悲大智願行相應,便可體驗治病消災等各種不可思議功德。

四、修恭敬供養:在義淨法師譯的《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中,曼殊室利童子(菩薩)向釋迦佛報告供養藥師法門:「⋯⋯以諸香花、末香、燒香、塗香,作眾伎 樂供養形像。於此經典,若自書,若教人書,一心受持,聽聞其義。於彼法師應修供養,一切所有資身之具,悉皆施與,勿令乏少;如是便蒙諸佛護念,所求願滿,乃至菩提。⋯⋯世尊,若於此經受持讀誦,或復為他演說開示;若自書,若教人書;恭敬尊重,以種種華香、塗香、末香、燒香、華鬘、瓔珞、幡蓋、伎樂而為供養,以五色繒綵而裹祑之;灑掃淨處,置高座上。」

上述經文開示「供養法門」的修行:以種種花、香、莊嚴具等,恭敬尊重供養佛像和經典,以伎樂讚嘆,聞法、受持、讀誦尊經,為他人演說開示,自書寫亦教人書寫,以及供養護持說法法師等,這是與《華嚴經》中「普賢十願」,以及《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辯中邊論》中的「十法行」(書寫,供養,流傳,諦聽,自讀,憶持,廣說,口誦,思惟,修行)相呼應,是突顯「尊師重道」的宗旨,以恭敬供養三寶為先,繼而開展佛法的修習與弘揚,都是以「弘法利生,自度度人」為目標。

在《藥師經》裏有十二藥叉大將,向佛宣說守護皈依三寶和修持藥師法門的人:「⋯⋯此或有疾厄求度脫者,亦應讀誦此經,以五色縷,結我名字,得如願已,然後 解結。」經文中提及的「五色縷」,是「白赤黃綠黑」五種顏色的麻線,念佛持經咒發願時作結,用以莊嚴和表法的工具以助憶念,其內容可參考《大日經義釋》:「⋯⋯五色綖(線)者即是如來五智,亦是『信進念定慧』五法,以此五法貫攝一切教門。」 「如來五智」即是: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信進念定慧」是三十七道品中之五根和五力。由此可知,用五色縷作結修法,即是修行佛法,轉凡識成聖智,化苦惱為安樂的修道意志。

藥師法門,是著重現世令眾生離苦得樂菩提願和行,是世間及出世間的善法,主要是依藥師佛十二大願的內容和精神,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無論是念佛,恭敬供養三寶和持咒等之修學,皆需與佛菩薩的智慧慈悲心行相應,持之以恆,就能夠體現其不可思議的效果和功德。

延伸閱讀

依經實修(一):藥師法門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5%ae%9a%e8%b3%a2%e6%b3%95%e5%b8%ab/" title="Posts by 定賢法師"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定賢法師</a>

天台精舍監院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