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人人都希望能「先知先覺」而非「後知後覺」── 談覺知與理「財」

( 圖:網上圖片)

上月為領袖才能及溝通課程(LCS)以「佛法理財學」為題,與年青朋友分享。不經不覺LCS已經走到第九個年頭,這個計劃獲佛教團體和熱心人士支持,每一年由上屆的舊生策劃。今年的主題是「走自己的路」,十數多課分别邀請各行業的講者就這個主題從不同角度分享。筆者收到主辦單位的題目時,建議同學可以參考佛學的角度將「財」的定義超越狹窄「錢財」的框框 。當然理財的道理不可能在一兩堂完全説清楚,要實際解决世間的貧富差距問題就更不容易。

從過去生產工業發展到現在的知識型經濟,勞動力組織的重要性被資訊管理取代。佛法不會有定價機制、交易規則、運算模型等具體的研究,但是佛法的世界觀對外在的事理和人內在的心識運作有很全面的理解,就大家在決策時對内外的環境都有獨特的見解。其中緣起法的無常無我,讓我們見因果、見互即互入的世界。我們要明白財富的由來和運用,確實需要有超越一期生命的因果道德觀,確立種善因得善果,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的信心。不然,對與生俱來各人條件的差距,很難理解信服。

所謂的管理,要管得好,就要先明理。否則管理不善還誤以為道理錯了。當今世界頂尖的首富對世事運作的理解都有一套哲學,令他們可以洞悉先機,先知先覺。正如常展法師在 LCS另一課上講解覺知的四個層次:(1)不知不覺,(2)後知後覺,(3)有知有覺,(4)先知先覺。這些投資界的高手都能夠比别人更有遠見。又或者由於對自己心識運作的了解,比一般人更能克服内心的貪欲和恐懼,在決策的時候更能減少失誤。全球最大對冲基金創始人Ray Dalio的《原則》(Principles) 總結了他多年來的思考模式和盲點;而巴菲特的最佳拍檔芒格在《窮查理的百科全書》(Poor Charlie’s Almanack) 亦指出工作清單可協助總結經驗,讓我們有系統、理智地作出決策。然而覺知是要培養的,如果缺乏覺知,很有可能是不知不覺,變成所謂的「側側膊,唔多覺。」

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人人都希望能「先知先覺」而非「後知後覺」。但是我們覺知的層次受局限,受制於現時的所感所想或者是當前的利益。前文介紹過的史丹福大學商學院教授Clayton Christensen提出企業和人生發展的迷思:當大家都很努力確保當下的決定符合利益最大化的同時,為何中長線的結果卻如此強差人意?為何專注每個季度盈利正增長的公司,在三五年後可以破產收場?讓小孩專注功課而不用做家務會換來「高分低能」?為升職加薪選擇加班而放棄和家人的一餐飯又有何不妥?Christensen指出這正是現今社會急功近利的盲點。為了取得當下確定可見的回報,又或者為了逃避短期的困阻,而放棄為更長遠的幸福和目標而努力,因小失大。正所謂若然未報,時晨未到。背後的道理說明所謂的長線和短線,有時不在於客觀的時數,而是在一分一秒當中,因緣的聚合和成熟。

除了時間上的盲點,我們亦需要培養在空間上的覺知。如果缺乏對人對事更寛更廣的角度,便會變得自我中心。自我中心的人其實並非很了解「我」,因為我的「見」在佛法上其實皆是各種條件的和合和執取。心有多大、世界有多大。無遠弗屆的科技新世代,市場的大小或盈利潛力就取決於我們的決策和解決問題能力有多大多遠。

佛法的「財」是我們修行路上的資糧。通過聞思修從觀察學習反思,按照持之有效的規律(戒)修正自己的行為,專心一致不退轉(定),從中生起洞察世事的能力(慧)。覺知的路是古來聖賢同修的路,希望我們的同學通過LCS計劃亦有信心有資糧結伴同行。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